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58363141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已知甲地(32N,120E)和乙地为对跖点,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 上图中与乙地最接近的地点是图中的( )A. 点B. 点C. 点D. 点2. 甲地与乙地之间的实地距离约为( )A. 1万千米B. 2万千米C. 3万千米D. 4万千米【答案】1. A 2. B【解析】考查经纬度、经纬网的判读和应用。【1题详解】甲地(32N,120E)和乙地为对跖点,则乙地的坐标为(32S,60W);读图,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运用经纬度分布规律可知点的

2、坐标约为(30S,60W),点的坐标约为(50S,170W),点的坐标约为(30S,120E),点的坐标约为(50S,45E),因此与乙地最接近的点为点,故选A,B、C、D错。【2题详解】甲地(32N,120E)和乙地(32S,60W)同在一个经线圈线,由甲到乙所跨的纬度度数为180(由32N向南到赤道再到南极点最后由南极点到32S),经线上纬度每相差一度其弧线长度约为110km,因此两点的总长度为180*110km等于19800km,即约为2万千米,故选B,A、C、D错。下面A,B,C,D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下列四个条件: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位于我国境内,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

3、. 符合上述的该点P地是( )A. B. C. D. 4. 该点P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A. 东北方B. 东南方C. 西南方D. 西北方【答案】3. D 4. A【解析】【3题详解】考查经纬网的应用。据图可知,A、B项位于南半球,故A、B项错误;C项没有位于我国,故C项错误;D项位于低纬度,位于我国境内,位于北半球,位于东半球,故D项正确。【4题详解】据图可知,P点位于新加坡的东部,位于新加坡的北方,故P点位于新加坡的东北方向,故A项正确。【点睛】经纬网的应用利用经纬网定“方向”(1)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

4、球,纬度值大者在南。(2)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若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3)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靠近北极点的在北,劣弧范围内,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点在东;南极点则相反。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以下题。5. 图中X地位于P地的方向是( )A. 南方B. 北方C. 西北方D. 东南方6. 从X地到P地经过( )A. 西半球B. 东、西两半球C. 东半球D. 南、北两半球【答案】5. C 6. B【解析】【5题详解】读图可知,此为

5、北半球,根据地区自转方向可知,向东经度增加的为东经,因此X的经纬度为(80N,25W)。北京的经纬度为(40N,116E),故X地位于北京的西北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6题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向东纬度增大的为东经,因此P点为(70N,5E),而X点为(80N,25W),两地均位于北半球,需跨过20W东西半球分界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一架飞机走最短距离从地飞往地,其飞行方向应是()A. 一直向正西方飞行B. 先向东北方,后向东南方飞行C. 一直向正东方飞行D. 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飞行8. 某人从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地,其距离约为(

6、)A. 6600千米B. 5000千米C. 3330千米D. 4200千米【答案】7. D 8. B【解析】试题分析:【7题详解】地球上两地间的最短航线为过两地间过球心的大圆的劣弧。(1)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或经线圈上,其最短距离为两地间经线或经线圈所在的劣弧。(2)若两地不在同一条经线或经线圈上,则经过两地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首先确定两地的相对东西方向。若两地同在北半球应该是先偏北再偏南,若同在南半球应该先向偏南再向偏北,若两地不在同一半球需要讨论。图中两地同在南半球且地在地正西,因此地飞往地的最短航线是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飞行。故选D。【8题详解】经线的长度相等,1的经线长

7、度约为111km,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向两极变短,1的赤道长度约为111km,任意1的纬线长度约为111kmcos 千米(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1的60纬线长度是1/2111km。经过计算,从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地,其距离约为5 000千米,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和应用。下图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9. 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20000、130000、14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 B. C. D. 10. 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000,等高距

8、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 B. C. D. 【答案】9. A 10. B【解析】【分析】考查对地图比例尺、坡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9题详解】坡度与两点间的垂直距离h与水平距离L之比相关,比值越大则坡度角越大。四幅图等高线密度相同且等高距相同,说明四幅图中h相同,而四幅图的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20000、130000、140000,即图中相同的距离代表的实际距离由小到大依次为:、;h相同的情况下,L越小则比值越大即坡度越大,因此四图坡度由大到小为:、,故选A,B、C、D错。【10题详解】若四幅图等高线密度相同且比例尺相同,即L相同,此时

9、h越大则垂直距离h与水平距离L的比值越大,即坡度越大。四幅图的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等高距越大,说明h越大,因此四幅图坡度最大的为,最小的为,坡度由大到小分别为:、,故选B,A、C、D错。【点睛】在等高线图中,影响坡度陡缓的因素为: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若比例尺、等高距相同则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若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则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若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则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1. 若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A. 甲B. 乙C. 丙D. 乙和丙12. 若图示甲、乙、

10、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B. 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C. 甲大于乙,乙大于丙D. 乙的比例尺最小【答案】11. B 12. D【解析】【分析】考查经纬网和比例尺的应用。【11题详解】读图,甲乙丙三艘船航行的路程均跨越了5经度,但甲乙丙所处的纬线不同,而纬线上经度每相差一度长度相差并不相等,纬度越高则长度越短(110km*cos,为当地纬度);甲乙丙三地,纬度最低的是乙,最高的是甲,因此三地航行距离由长到短为乙、丙、甲;三艘船同时到达,所花时间相同,则航行距离越长的速度越快,故速度最快的是乙,选B,A、C、D错。【1

11、2题详解】比例尺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若图示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即三幅图的图上距离相同,则代表的实际距离越大(实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由上题可知,乙代表的实际距离最长(实际面积最大),甲代表的实际距离最短(实际面积最小),丙居中,因此比例尺最小的为乙,最大的为甲,丙居中,故A、B、C错,选D。【点睛】在任意一条纬线上(假设该纬线的纬度为),经度相差一度对应的实际弧线长度大约为111*cos千米。因此两地若在同一条纬线上,只要知道两点经度差就可以估算出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由于cos的取值随纬度的增大而减小,因而经度每相差一度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下面是“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

12、成下面小题。13. 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14. 在剖面图四点中,属于MN、XY的交点是( )A. B. C. D. 15. 如果该地形图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那么甲、乙、丙、丁四点中降水量最少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13. B 14. C 15. D【解析】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地形对降水的影响。【13题详解】等高线图中,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的为山脊,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的为山谷,因此甲点和丙点位于山脊附近,为分水岭附近,难以发育为河流,A、C错;乙处位于山谷附近,两侧水流易在此汇集形成河流,B对;丁

13、点位于两座山脉之间的鞍部位置,水流易向地势低的河谷汇流,丁点难以形成河流,D错,故选B。【14题详解】读图,两点的交点海拔在600-700米之间的鞍部位置,在MN一线上,交点以北海拔较低,以南地区海拔也较低,因此交点为MN一线的最高点,对应的是点;在XY一线上,交点西侧的山地海拔在800米以上,交点东侧的山地海拔也在800米以上,交点位于两座山地之间地势较低的鞍部位置,对应的点是,故选C,A、B、D错。【15题详解】如果该地形图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暖湿的气流从东部海洋吹来带来了充足的水汽;图中甲乙位于山脉的南部、丙位于山脉的东部,三地均位于东南季

14、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而丁为位于山脉的北部,属于背风坡,降水量小,因此四点中降水量最少的是丁地,故选D,A、B、C错。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小题。 16. 图中河流流向为( )A. 先向北,再向东北B. 先向南,再向东南C. 先向东北,再向西北D. 先向东南,再向西南17.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150米B. 199米C. 278米D. 400米18. 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A. B. C. D. 19. 如果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当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时,夏季不能看到但冬季能看到日出的点是( )A. 甲村B. 乙村C. 地D. 地【答案】16. D 17. C 18. B 19. B【解析】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其应用。【16题详解】图中指向标显示右上角为正北方向,则右下角为正东,左上角为正西,左下角为正南;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图中等高线向上侧弯曲,因此河流的流向大致为向下流,流向为先由西北流向东南,再由东北流向西南,故选D,A、B、C错。【17题详解】读图判断等高距为100米,陡崖为等高线重叠处且有三条等高线在此重叠,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