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58326384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四首课题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课型预习展示课课时一课时4、 齐读、背诵这两首诗。5、 小组检查默写情况。6、 达标测评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欣赏渡荆门送别诗,选出有错的一项()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B、“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楼。C、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式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2、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_3、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

2、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中的“天镜”和“海楼”分别指什么?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_4、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_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1、诗歌以“”和“”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2分)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C“万里来

3、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 后的憔悴悲愁之绪。七、总结与反思学法指导栏学习目标1、了解诗相关的背景知识。2、了解诗的思想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情感。3、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学习重点 1、了解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2、背诵并默写两这首诗。学习难点体味情景交融的意境,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 检查前两首诗的背诵和默写情况。二、自主学习1、走进作者:渡荆门送别作者 , 代诗人,字 ,号 ,有“ ”之称。登岳阳楼作者 , 代诗人,字 ,号 ,此诗的写作背景是 2、熟读这两首诗,

4、读的时候注意读音、节奏、韵律。3、参阅课下注释或查找工具书,疏通每首诗的大意,解释以下加点字词的意思。仍怜故乡水 帘旌不动夕阳迟 徙倚 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 三、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渡荆门送别1、首联运用怎样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2、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3、自选角度对颔联进行简要赏析(提示:可从动词入手赏析) 4、从尾联来看,全诗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 登岳阳楼1、熟读该诗,疏通文意。2、本诗综合运用了叙事、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通读全诗,说说叙了什么事?写了哪些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赠送文档,欢迎留存! 教师资格证面试答辩攻略想要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

5、, 笔试是考生面临的第一道入门关 卡,而面试则是考生面临的决胜关卡。 教师资格证的面试考试一 般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抽题备课、 试 讲、答辩等方式进行。考生按照有关规定随机抽取备课题目,进 行备课,时间 20 分钟,接受面试,时间 20 分钟。考官根据考生 面试过程中的表现, 进行综合性评分。 答辩这部分虽然所占的比 例没有说课或试讲的分值大, 但是对于考生来说可谓是相当重要 的,甚至会对考生的成绩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谈谈 教师招聘考试中面试问答的常见内容及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教育知识。 这类题目内容是在问答题中比较常见的。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 基础理论和教育

6、基本理念的熟悉程度。 这类题目中经常会涉及笔 试中的教育基础理论的问题, 但是问题的侧重点更加注重教学及 教学的理念,考生们要引起关注。在这些题目中,近年来比较热 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成为很多地区青睐的问题角度之一。 对于新课 程改革, 考生需要知道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就是: 一切为了学 生的发展。在答题的过程中,要更多的顾及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教师放在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上。 这类题目的复习要求考生 在考完教育基础理论后还不能完全丢掉教育理论, 还要立足于教 学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深加工,以便完整的应对此类题目。 接下来,就是学科专业类这类题目可谓是每次必考的题目。题目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向

7、,一是对考生说课、试讲方面的补充提问。这类问题经常是对 试讲内容的追问或试讲内容的细化。 在回答此类问题时最重要的 就是要结合前面试讲的整体设计思路进行作答, 不要脱离自己说 讲的内容, 造成相互矛盾的情况。 二是对学科专业设计理念方面 的提问。 这里的问题相对较为细致, 可能是对某一个环节和设计 理念的询问。 在这里对考生的分析教材和设计教材内容的要求就 比较高。所以,这也对考生熟悉和准确把握教材提出了要求。针 对内容设计方面, 考生要专注于在课程的导入、 新授课重难点和 板书设计等方面多加注意, 这里往往会成为考试问题涉及的侧重 点。三是教育教学理念同教学实际相关联部分的提问。 经常会被 问到的是遵循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在设计时如何体现学生的主 体地位, 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还有的会涉及到课程设计的 理念等方面。 这些都是要将教育理论同所讲的学科专业相结合的 题目。这类题目的出现就提示考生在设计所考察的讲课内容时就 要考虑到设计一些环节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体现学生主动性的 环节, 同时配有教师的指导和引导环节, 这样就能从容的回答此 类题目。 总而言之,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中的答辩二字听起来容易,准 备起来还是需要技巧,多加思考,多加练习,因此才可以得到更 大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