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158309037 上传时间:2020-12-3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6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上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七七上上语语文文第第六六单单元元第第 1 19 9 课课皇皇帝帝的的新新装装知知识识梳梳理理! 第 19 课皇帝的新装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童话的特点;理清童话的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二、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 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 家。他的 160 余篇童话在近 150 年中被翻译成 140 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出生于鞋 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 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 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

2、新装等。 三、文体知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 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凡鸟兽虫 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被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他们人格化。 四、字词积累 骇(hi)人听闻滑稽(j)头衔(xin) 钦(qn)差大臣勋(xn)章陛(b)下 随声附和(h)御聘(y pn)称(chn)职 不惜:本课指不觉得可惜,舍得。 炫耀:本课指夸耀。 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 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救药,用药

3、救活。 妥当:稳妥适当。 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附和,跟着别人说。 勋章:一种较高等级的荣誉证章。 五、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中心人物? 人物:皇帝、骗子、老大臣、官员、侍从、百姓、小孩; 中心人物:皇帝 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几个情节? 以新装为线索;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 3.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为什么骗术能步步行通? (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 用。 (2)骗子胡说那件衣

4、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无能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 职、是聪明还是愚蠢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4.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因为骗子说“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大臣们怕人说自己不称职, 老百姓怕人说自己愚蠢,皇帝既怕被人说不称职,又怕被人说愚蠢,所以都不敢说真话了。 5.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 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

5、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 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 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6.为什么老百姓刚开始不敢说真话,后来却又敢说真话了? 老百姓开始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好像他们都看 见了皇帝穿着的“新衣”。大人们说的都是假话。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 没有穿呀!”说的是实话。老百姓们私下里低声地把这孩子的话传播开来,最后都说“他实在没有穿 什么衣服呀”,也都说了实话。 老百姓胆小怕事,他们怕触犯皇帝,又怕受人讥笑,因而不敢讲真话。但老百姓的顾虑

6、远不像官员那么 严重,比大臣们要少点私心。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因而能把真话传播开来。 7.这场骗局为什么是由一个小孩子来说出真相的? 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 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说明了小孩子既天真又大胆、率真,从一 个侧面反衬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虚伪。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8.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 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7、。 七上语文 第六单元第 20 课天上的街市知识梳理! 第 20 课 天上的街市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 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 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1918 年开 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 在中国文坛上骁勇地驰骋了 60 多年,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 一面光辉旗帜。1978

8、年 6 月 12 日病逝于北京。 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歌颂十月革命,谴责帝国主义,斥骂中国反动派,赞美叛逆的英 雄,以狂飙突进和雄壮宏伟的精神,开创了一代革命诗风,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创 作的历史剧,无论是抗战时期的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作品,都成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收在塔橄榄海涛抱箭集归去来等集子中的小说、散文,或控诉当时黑暗的 社会现实,或记录作者思想跃进的历程,保存了中国革命史的一些资料。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 20 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

9、望和 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 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四、赏析、解读全诗 1联想、想象的定义。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关系或具有相似关系。 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2讲解第一节诗。 (1)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接着诗人又仰望 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2)这节诗中哪两处运用了联想? 由街灯联想到明星,由明星联想到街灯。 (3)在第一节诗中运用了

10、哪些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如何? 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 “点”;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街灯亮后不会有 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 3讲解二、三、四节诗。 (1)第二节描写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而现实又是怎样的? 街市:繁荣、光明、富裕。现实:荒凉、黑暗、贫穷。 (现实)形成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第三节描写的天河是怎样的?现实又是怎样的? 天河:自由。现实:不自由。 (现实)形成对比,抒发作者的痛苦与悲愤,对自由的向往。 (3)第四节

11、写牛郎织女欢聚,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能鹊桥相会 一次。 (4)写天上是如此的美好,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如此幸福,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时代 背景理解) 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诗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定然是不甚宽广”“定然在天街 闲游”都用“定然”这个词,为什么要这样写? 作者坚信这样的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6)“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朵”作为流星的量词,有什么妙处? 朵,本来形容花,这里形容流星像花

12、儿一样璀璨美丽。 五、总结全诗 本诗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 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七上语文 第六单元第 21 课女娲造人知识梳理! 导读: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文女娲造人,讲述了相传女姻以泥土仿照自己抟土造人, 创造并构建人类社会;又替人类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两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传为 主职姻缘与情爱的皋袜古神。 1.文学常识 袁珂,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神 话山海经校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神话论文集古神话选

13、释等。其中,中国古代 神话是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2.文体知识 神话是关于神或英雄人物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 往。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等书中保存了一些神话传说的片断,如黄帝擒蚩尤、 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3.文章主旨 本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远古时代人们对人类自身起源的好奇、探索,以及在 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 4.重点内容 “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有何表达效果? “工作着,

14、工作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女娲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地劳动,一位勤劳母 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5.修辞手法的运用:反复的作用 反复的表达作用主要有:(1)可以强调、突出重点,渲染气氛;(2)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3) 可以增强叙述的条理性和生动性;(4)可以加强语言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七上语文 第六单元第 22 课寓言四则知识梳理! 第 22 课寓言四则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居:停留。 及:待,等到。 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道:讲述。 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对:应答,回答。 得一人之使:多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多得到

15、一个人的劳力。 五、课堂小结 穿井得人这则寓言选自吕氏春秋察传。“察”即细查明辨,“传”即传闻。穿井得人 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个有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误传为从井挖出了一个人。告诉我们对 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察的道理。 杞人忧天列子 一、作品简介 列子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冲虚真经 , 且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其学说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是中国古代先秦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其 书发扬黄老之幽隐,辞旨纵横,是道家义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课文及翻译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

16、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 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 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 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注释: 杞:春秋时期国名,在今河南杞县。 崩坠:崩塌,坠落。 身亡(w)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