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平均数1-人教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58308930 上传时间:2020-12-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平均数1-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平均数1-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平均数1-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平均数1-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平均数1-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平均数1-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1平均数1-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0-92页例1、例2,处理第92页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第1、3题。课程标准: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教材分析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元)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此外,教材在这儿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

2、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移多补少”,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而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等。在教学当中要让学生明白,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

3、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统计知识,会看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所以,教学本单元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认识了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在本单元出现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横向条形统计图以及一格表示10个、100个或更多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可以让学生通过迁移类推进行学习。同时,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预测,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

4、要使用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例如,在进行一项决策时,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其结果便能对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就体现了统计的一个主要功能:通过有限样本的数据分析来推断总体样本的大致情况。教学目标1. 理解平均数的统计含义,学会用“移多补少”和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2. 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理解统计平均数的虚拟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到平均数的敏感性,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 用数据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平均分的意义直观的理解什么是平均数。难点:理解平均数的虚拟性,感受平均数的敏感性。教学准备

5、:课件,演草纸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2分)师:同学们,为了增强同学们的体质,促进大家的健康成长,我们区各个学校开展了“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瞧,小红、小亚、小巧和小丁正在进行1分钟投篮比赛呢?想不想了解现场的比赛情况。学情预设:生齐说“想”二、 引出课题,探究方法1. 平均数的意义(6分)师:我们先一起去看看第一轮投篮的情况。(1) 第一轮,小红投中5个,小亚投中4个,小巧投中8个,小丁因为临时有事没有来,这一轮谁的水平高?学情预设:生齐说“小巧”(2)师:小红和小亚不服气,要求再来一次,你们说给不给他们这个机会?师:我们来看一看第二轮的结果:小红投中5个,小亚投中5个,小巧投中

6、8个,这轮小丁也赶到了,他也投中了8个。那么这一轮谁的水平高?学情预设:生说“小巧和小丁”(3) 师:小红和小亚还是不服气,强烈要求再来,于是他们又投了第三、四、五轮,他们的成绩分别如图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小红55555小亚45678小巧86696小丁9878(4)师:到底谁的水平最高呢?怎么比?学情预设:生可能说小亚,因为她越投越多,生也可能说把进球总数加起来,比总数,有的学生可能反对,小丁少投了一轮师:比较一下这些同学的方法,到底哪种方法最公平合理?师:比总数,小丁比其他三人少投一轮,不公平。所以,比平均数最合理、最公平。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均数”。(揭示课题)2. 探

7、究求平均数的方法。(1) 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师:哪位同学投篮的平均数我们一眼就能看出?【预设生:因为小红每次都投中了5个,所以她的平均数就是5。】师:请你估计一下哪个数能代表小亚投篮的一般水平?【预设生:可能说可能是6,因为6是中间数,也可能说移多不少,把多的移给少的几个就同样多了。还可能说我是计算出平均数因为5个连续的自然数,正中间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师:这里的每一个球都能拖动,谁在统计图上能验证一下小亚的平均数?(请学生操作电脑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移动的过程)师:通过实验验证,小亚投中的平均数果然是6个。通过移多补少每一份都同样多,是6个,就能代表小亚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吗?

8、生:(齐)能!小结: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通过移多补少后得到的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导出“移多补少”)板书师:(出示小巧的统计图,如图)看来,“移多补少”的方法确实很方便!能否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来找出小巧的平均数呢?(结合学生交流,师再次呈现移多补少过程)(2)利用计算得出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师:还有什么方法能求出平均数?学生尝试练习师:你是怎么想的?算式是什么?小巧:(8+6+6+9+6)5=7(个)板书师:小巧投的平均数是7个,7个是小巧哪一轮投篮的个数,【预设生:哪一轮都不是?】【预设生:因为这是平均数,

9、是算出来的,实际投球时不一定和平均数一致。】师:是的,就像同学们所说的,平均数只是一个统计量,是一个虚拟的数,不能代表实际投篮的个数。师:小亚的平均数“6”个和第3次投的6个的意思一样吗?【预设生:第“3”次投的6个是实际投进的个数,平均数“6”是虚拟的。】师:是的,这两个数相同,纯属巧合。计算小丁投中的平均数。(9+8+7+8)4=8个板书:观察这两个算式,说说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导出:总数份数=平均数。板书师: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求和平分。师:比如,在这里(出示图1),我们就说7是8、8、6、7、6这五个数的平均数。那么,在这里(出示图3),哪个数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呢?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10、。3、 探究影响平均数大小的因素1. 感受平均数的敏感性1) 师:经过计算,确定是谁的水平最高?【预设生:小巧和小丁的水平最高】师:看来这次的冠军属于小巧和小丁了,你们同意吗?可有个小伙伴不同意,会是谁呢?【预设生:小巧和不同意】师:为什么小巧不同意呢?【预设生:因为她与小丁的分数很接近。】师:如果你是小巧,你会提出什么要求?【预设生:如果我是小巧,我会要求小丁再补投一轮。】2)师:对于小丁来说,在冠军就要到手的情况下,让他补投一轮有没有风险?师:补投一轮后,小丁的平均数会不会变?为什么?【预设生: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如果正好投中了8个,平均数还是8,如果投中的比8小,平均数小于8,如果投中的比

11、8大,平均数大于8。】2.平均数的对应性1)你们猜,小丁补投中了几个呢?(媒体出示11个)小丁把握住了这次机会,投中了13个,他的现在平均数还是8个吗?师:既然补投了1个,小丁的平均数该怎样计算呢?【预设生:师巡视有没有用(13+9+8+7+8)4的】师强调:投的是5轮,而不是4轮。平均数还可以是小数。师:所以,总份数与份数相对应。可以是平均数。 对应(板书)导出:总数份数=平均数。小结:看来平均数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数,每一个数据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平均数大小的变化。4、 巩固练习1.“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我们班的学生还进行了踢毽子比赛。下面是第1小组女生队和男生队踢毽比赛的成绩。女生队 男生队姓

12、名踢毽个数杨羽18曾诗涵20李 灵19张 璐19姓名踢毽个数王小飞19刘 东15李 雷16谢明明20孙 奇15要想知道是男生成绩好还是女生的成绩好怎么办?问题1:用移多补少法求女生的平均数好,还是用计算的方法好?问题2怎样求男生的成绩。(用计算的方法较好)你想对孙奇同学说些什么?2.投篮结束后,他们又参加了一次游泳培训。在游泳馆的公告栏上,他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信息。(1)下面是游泳池在不同时间测的水温情况。时间(时)7101316平 均水温()24272825 20 26 29(2)国庆假期期间,游泳池第一天入场130人,第二天、第三天共入场570人。国庆长期期间游泳池平均每天入场多少人?正确

13、算式是( )(130+570)2(130+570)3(130+570+570)33.下面这个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借助平均数的特点来解决。课堂作业小胖的身高是135厘米,他在平均水深是120厘米的游泳池中学习游泳,会遇到危险吗?为什么?作业五、全课总结孩子们,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今天的习我们不仅学会了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而且很好的理解了每个平均数的具体含义,知道了他在生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又积累了很多新的学习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解决更多的问题。板书: 平均数 移多补少 (8+6+6+9+6)5=7(个) (6+8+5+9)4=7(个) 对应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