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中语文 死水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58200235 上传时间:2020-12-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高中语文 死水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川省高中语文 死水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川省高中语文 死水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高中语文 死水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高中语文 死水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死水课题死水课时授课班级考点、知识点体会诗歌中“以丑为美”的反讽艺术手法;理解“死水”的寓意。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 体味本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提高学生现代诗歌阅读鉴赏能力;体会诗歌中“以丑为美”的反讽艺术手法。2、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死水这一意象的寓意。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诗人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重、难点、体会诗的“三美”及反讽手法的运用。、学习诗人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学习内容学生活动一、 导语播放歌曲七子之歌,这是什么歌,它的作者是谁?闻一多,这

2、是闻一多先生的一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1.聆听歌曲,导入新课。2.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诗歌,把握朗读节奏与语调,体味诗歌情感。自己品读,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为下文意象探究奠定基础。3.学生通过诵读,合作讨论,自主探究,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二、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后改名闻一多,现代诗人、学者。1922年留学美国,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1923年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8年,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闻一多的诗具有极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诗歌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以及社会批判意识。三、指导朗读 齐读正音听配

3、乐朗读个别学生有感情朗读四、诗文赏析 1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明确:愤激之情。希望它“丑”上加“丑”,加速灭亡。2第二、三节涉及的意象特征分别是什么?明确:“翡翠”破铜之绿、“桃花”烂铁的锈、“罗绮”油腻的光、“云霞”霉菌、“绿酒”一沟臭水、“白沫”臭水上的泡沫共同特点:鲜明的外表,丑陋、令人作呕的内在。3作者为什么说“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明确:这是一首激愤之诗。闻一多已经觉醒,他已经有点“大彻大悟”。一方面,对死水,也就是对黑暗,他不存幻想,它是丑恶,断然产生不了美;另一方面,他没有真的绝望,他不是心如槁木死灰,他

4、痛恨这丑恶的死水的存在,他痛恨,当然是要否定它,是要让死水死亡。“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并不是真的撒手,真的“让”,而只是一种激愤之语。朱自清对这首诗看法是:“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为了希望,他才让丑恶来开垦,他是要让丑恶彻底地暴露。”4“死水”的特点和象征意义是什么?特点:肮脏、腥臭、死气沉沉。象征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1)即注释中所说的:据他的朋友饶孟侃回忆:“死水一诗,即君偶见(北京)西单二龙坑南端一臭水沟在感而作。这当是“死水”的本义。(2)从写作时间看:当是象征美国那黑暗的社会。诗人曾于1922年赴美芝加哥大学留学,深切感受到种族歧视和民

5、族压迫,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热情。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写了许多充满爱国反帝的诗篇,七子之歌死水一诗是当时的代表作。诗人在此时写这样的诗,足见作者对美国那黑暗的社会的态度那是一沟绝望的死水。(3)从发表时间看:诗人于1925年回国,他看到的却是军阀混战的旧中国,当时的段祺瑞政府血腥屠杀请愿的爱国学生,执行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眼前的景象让诗人悲愤不已,所以,北洋军阀政府也是那沟“绝望的死水”。(4)也有人说,“死水”当是象征黑暗旧中国的现状。理由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闻一多对祖国的美好希望破灭,1928年他编成自己的第二部诗集,取名为死水,连诗集的封面都是自己设计的,用黑底金字,表示对眼前这

6、个社会的绝望。然后与诗坛告别,走进了学者的书屋。5如何理解“绝望的死水”?“死水”是指那时的中国现实。“死水”再加上“绝望”,这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的否定,这表现了闻一多的鲜明的批判精神。 6“三美”原则的体现音乐美:每句诗分别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组成2232或2322或3222音尺,最后以双音节收尾,虽然音尺的排列顺序不完全相同,但是其总数却完全一致,在变化中保持整齐,参差错落兼以抑扬顿挫,每节换韵,偶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具有音乐般的美感。 绘画美:用色彩绚丽的词语来表现社会的丑恶现实,形成绘画般的鲜明形象。 建筑美: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一行九个字,做到了节拍匀称,句式整齐。五、艺术手法1寄寓和象征2反讽手法的运用3以动衬静:(第四小节,以青蛙的叫声衬托死水的死气沉沉)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