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58194539 上传时间:2020-12-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2020.4一、 现代文阅读(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摆脱同质性的、辨识度极高的写作,才能真正进入文学史。保持辨识度,就是保持差异性、异质性,这要求作家对于现代主义的“精神渐冻症”、颓废冷漠的美学观念等,具备强烈的反思批判能力。当下的中国文学有三种主要的写法。其一是消耗自然资源的“资源枯竭型”写作。这种写作无视乡土已经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现实,闭门造车。其二是自80年代后期至今、在青年写作者中颇具影响

2、的工匠式写作。这种写法浸染了世纪末的颓废情绪,对于书写中国特异的地域经验而言,这种写法是问题重重的。其三是立足于边缘经验的写作。这类小说可遇不可求,而且传递出的时代经验之间的紧张和对峙关系,也成了一种针对“现代主义”写作的异质性声音,对当代写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性。世界文学发展史可以带给我们新的启发。21世纪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多次颁给了亚非拉等后发达国家,比如略萨、莫言。这提醒我们,后发达国家的地域性经验非常珍贵,其神话系统还没有遭到现代性经验的污染和毁灭,是值得被发掘和书写的。诺贝尔文学奖还颁给了奈保尔、石黑一雄等具有移民背景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作家。可见,除异于西方文化的特定民族经验之外,不同文化

3、之间的差异性体验,也是滋生创造性表达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石黑一雄的获奖,是对虚无冷漠的现代主义文学传统的纠正。他的文笔浸润着日本的“物哀”美学传统,它对于爱、忏悔、牺牲等人类最光辉的感情,是抱以信念的。可以猜想,诗意而深情的东方美学,在世界文学的进程中发挥作用的时刻到了。我们必须打开自己视野的宽度。从时间上,要往现代之前看,从古老的东方古典美学中寻找新的细胞,植入当代文学的肌体。从空间上,要关注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和地区的生活现状,关注不同生活经验之间的差异性。在这种宽广的视野当中,调整自己写作的姿态、立场,找准真正具有价值的崭新题材,去表达自己。不能只求视野的深度,天天拿着现代主义美学的放大镜,

4、在经典作家早已涉足过的领域徘徊不前,在日常碎片的细节当中流连忘返。此外,最重要的是重新拾起人类的信心。现代科技对人性的挑战、战火纷飞的局部战争对文明的残害等,这些现状已经在渐渐摧毁人类的信心了。文学不应该加入这股破坏性的力量,而是应该在虚无中发现希望、在冷漠中发现热忱、在残忍中发现良善。肯定人类的价值,这是曾经的现实主义所主张的。如今,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新的现实主义,与其说它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态度和信念。这种新的现实主义并非盲目乐观,而是对人性闪光的瞬间保持肯定和信念。它与现实生活血肉相连,与真善美的价值血肉相连。它没有滑入纯粹形式主义的顾影自怜与哲学层面的虚无主义,而是保持着与生活的互动

5、、与现实的相拥。找到这种写法,就找到了文学最原始的力量与最基本的尊严。(光明日报2020年7月24日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下文学的三种主要写法问题重重,是我们应该反对的,而近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对象给了我们很多启示。B.石黑一雄的获奖表明,以“物哀”为代表的诗意而深情的东方美学传统,在世界文学的进程中发挥作用的时刻到了。C.当下文学需要一种与虚无、冷漠、颓废的西方现代主义不同的、辨识度极高的、新的写作手法新的现实主义。D.新的现实主义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基于对人性保持肯定的积极的信念,要求作家与生活紧密互动,与现代主义文学观念一刀两断。2.下列对

6、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开篇表达了写作要保持差异性、异质性才能进入文学史的看法,接着分析了当下写作存在的问题,然后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B.作者以21世纪以来一些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事例,证明了作家把创作根植在特定民族经验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体验当中的重要性。C.第四段作者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了作家打开写作视野宽度的方法,希望作家调整自己写作的姿态、立场,不可忽视日常碎片的细节。D.文章最后两小节从如何通过文学重建人类的信心这一角度去探究当下中国文学合理的写法和发展的方向。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代作家应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精神渐冻

7、症”、颓废冷漠等特点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批判能力,不能一味继承沿袭。B.21世纪以来,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亚非拉等后发达国家的作家,提醒我们其写作有自己独特珍贵的民族经验,其神话系统是值得被发掘和书写的。C.所谓“重新拾起人类的信心”就是指面对摧毁人类信心的现代社会,仍然对于人类最光辉的感情抱以信念,在虚无、冷漠、残忍中分别发现希望、热忱和良善。D.曾经的现实主义否定人类的价值,新的现实主义应与现实生活和真善美的价值血肉相连,所以二者大相径庭。(二)实用类文本(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改革开放40年,不仅中国的经济体量实现了跃升,社会分工也随之改变。40年来,“工

8、、农、兵、学、商”为主的单一职业体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职业体系在细化与新生中逐步重构。2020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颁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新增了347个职业、取消了894个职业。“影响职业变迁的核心因素就是生产力。”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说,自中国在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释放,经济实力持续跃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让职业分工愈加细化,职业结构出现内部分化。40年来,在职业变迁的增减中,既有生产力提高、需求升级带来的传统职业的细分与变迁,也有科技进步催生出的职业更替。面对已经出现或者即将出现的新业态、

9、新职业,多位受访专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建立新职业的行业规范,将之纳入议事日程。面对新技术对传统工作岗位的颠覆和新岗位的创造,诸多专家建议,劳动者也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更新知识。劳动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劳动者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勤奋、好学、创新,使自己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职业变化。 (摘编自在细化与新生中重构透视四十年职业变迁,瞭望第48期) 材料二:新职业的纷纷出现,为产业、行业、职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一种引导,从新职业的产生可以看到,在转换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进程中,将有越来越多的新职业亮相。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显示,截至

10、2020年6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过1000家;而在交通行业,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2020年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末,中国内地已有3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城轨服务人员已成为一支新的职业队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认为,新职业不断发布有利于形成好的导向,将给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及其服务的改进完善、大学教育专业设置调整和教学方法改革、劳动者就业等提供良性引导。(摘编自职业变迁折射社会新发展,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2月12日)材料三:职业变迁见证着时代变迁。有些职业被淘汰或走向没落、有些职业则成为新宠,职业体系的重构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文明的必然要求。

11、职业变迁成就了品质生活。今天,很多职业的兴起缘于人们就业需求的多元和细化,这些需求的产生跟物质生活极大进步和丰富有关。职业变迁更大的意义或者说启示在于一种求新求变的意识。实际上,依靠市场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市场和消费群体就在那里,就看你有没有填补空白或者发明创造的意识,有没有从公众需求出发的思维。当然,职业变迁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新问题、新博弈,发展中可能生出一些枝节,比如,传统产业调整后的劳动力过剩问题,网约车司机的素质和乘客的安全问题,网络主播带来的直播界限尺度问题,代驾的安全和责任承担问题,包括由此带来的服务平台与具体劳动者之间关系的确定。新职业中的新角色以及社会

12、其他成员都应该正视并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应迎接、顺应这种时代的发展变化,鼓励、珍视创造性劳动,培养、储备更多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摘编自工人日报2020年5月3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改革开放以来,职业体系发生显著的变化,职业分工愈加细化,职业结构出现内部分化。有的传统职业消失或走向没落,也涌现出新的职业类别。B.职业变迁是时代变迁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催生的积极变化。专家苏海南认为,这种变化对人力资源市场、大学教育、传统产业调整都将提供良性的引导作用。C.职业变迁可能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促进社会

13、的发展进步,制定新职业行业规范应该列入政府相关部门的议事日程。D.面对职业变迁的社会现实,劳动者应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之相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向着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迈进。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中国经济体量的跃升,也引发社会分工的改变,促成职业分工的愈加细化,整个社会的职业体系的重构已成为趋势。B.社会变革引发颠覆性变化,应该认识到职业变迁与每个劳动者的利益息息相关,也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变化中积极应对。C.职业变迁激活了整个社会求新求变的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这种创新求变提供了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在创

14、新中将更加良性地发展进步。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列举了重要数据,这些数据足以表明社会职业体系的重大变化,也显示出职业体系重构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现实性很强。6.围绕“职业变迁”,三则材料关注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作简要说明。(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草地上烧焦的十字架陈若羲敏敏很后悔没借部车子开来亚凯市。她在巴士站转了一阵才找到表舅说的七路巴士。站牌下的木头凳上坐着一位大块头的黑人老妇。“咳!”敏敏微笑地打声招呼,“等了很久吗?”老太太很友善地对敏敏露齿而笑。“还好,我也才到。”老太太盯着敏敏的脸瞧了一会,和气地问道:“韩国人?”

15、“我长得很像典型的韩国人,对吗?”敏敏有些忍俊不止。“唔,不像中国人嘛!”老太太颇有自信地辩解:“至少不像我见到的中国女人。喏,我日常打工的那条街上,中国女人衣着可时髦啦!她们上超级市场都穿戴得珠光宝气!”老太虽然饶舌,但不失风趣,敏敏也就姑妄听之。“不过你说的中国人,”她还是希望有所区别,“指的是香港来的吗?”“香港和台湾都有。信不信由你,我光从房子上就能一眼认出他们!”“不会吧,你在开玩笑!”敏敏觉得好笑。“你不知道,台湾人一来,总是大兴土木。那可都是一些五十万块以上,至少三房两厅的房子哪!但他们还觉得不够大,他们把车库扩大,甚至再加层楼。你以为一营军人要开来吧?不,只住三四口人而已。”“香港人不同了。他们一来先砍树。几十年的松树,漂亮得像棵圣诞树呀,一眨眼给锯掉了!接着就筑起一道高高的水泥墙,把自己圈在里面,活像坐牢似的。”“是吗?”敏敏虽有些迟疑,已深感惭愧了。“你说的那条街是哪里?”“波顿街。”“什么?那正是我要去的街嘛!”“真的?但是,你不会住那儿吧?”老太太侧过脸来,一脸狐疑的。“我一个礼拜上工好几趟,怎么没见过你?”“我也正要去打工。”她瞄一眼自己的牛仔裤,这个借口编得不算离谱。“原来如此。”老太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