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语文《酬赠诗四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58128487 上传时间:2020-12-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学年高中语文《酬赠诗四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学年高中语文《酬赠诗四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学年高中语文《酬赠诗四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学年高中语文《酬赠诗四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学年高中语文《酬赠诗四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学年高中语文《酬赠诗四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年高中语文《酬赠诗四首》学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酬赠诗四首生命旅行的真谛一个胆小如鼠的骑士将要进行一次远途旅行,于是他竭力准备好应付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他带了一把剑和一副盔甲为的是对付他遇到的敌手,一大瓶药膏为防太阳晒伤皮肤或毒藤刮伤皮肤,一把斧子用来砍柴火,一顶帐篷,一条毯子,锅和盘以及喂马的草料。他出发了,叮叮,口当口当,咕咕,咯咯,似乎一座移动的废物堆。他来到一座破木桥的中间,桥板突然塌陷,他和他的马都坠入河中,淹死了。临死前那一刻,他很懊悔,他忘了带一个救生筏。微感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赏读: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

2、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坏。爱之,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隐公三年赏读:喜欢子女,应该用道义去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溺爱,会使子女走上邪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赏读:千里长堤,是由于一个小小的蚂蚁洞而溃决的。用来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赏读: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欢乐之后才欢乐。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一、作者视窗节妇吟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他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

3、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酬乐天频梦微之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代表作有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近试上张籍水部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越州 (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全唐诗存其诗两卷。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运城),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唐

4、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柳河东集柳宗元集。二、写作背景节妇吟:此诗另本题下注云:“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名作。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将拒绝之意表达得极为委婉,

5、李师道读后,也觉无可奈何。酬乐天频梦微之:这是一首和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元和五年,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七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司马。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两地迢迢数千里,通信极为不易,好友的来信自是倍加珍贵。白居易赠元稹一首诗,问元稹何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见您。白诗不直说自己苦思成梦,却反以元稹为念,这表现了对元稹处境的无限关心。因此,元稹一接此诗,老朋友的深情令他深深感动。赋诗一首回告白居易:我本来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和你在梦里相逢,过去也曾多次梦见你,但此刻,我的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颠倒,所以“唯梦闲人不

6、梦君”,这就把对好朋友的惦念、感激,和欲梦不得的凄苦之情表达得入骨三分。近试上张籍水部:这首诗又题为“闺意献张籍水部”。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官水部郎中的张籍。张籍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写成,所以

7、张的答诗也是如此。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会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朱的赠诗写得好,张的答诗回得妙,珠联璧合,成为文学史上传诵的佳话。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是个具有远大抱负的进步诗人,早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积极进行政治活动。不幸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又被分发到更遥远的边荒之地的柳州,世称“柳柳州”。这诗便是他任柳州刺史时所作。当时,他正当壮盛之年,“一斥不复,群飞刺天”(韩愈祭柳子厚文),政治上不断遭受到沉重的打击,使得他心情愤激不平,终年生活在忧危愁苦之中。新唐书本传说他“既窜斥,地又荒疠

8、,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这诗里一连串的奇异的想象,正是他那“湮厄感郁”心情的写照。三、基础梳理1字音识记(1)妻妾()(2)罗襦()(3)执戟()(4)缠绵() (5)夫婿() (6)剑铓()答案(1)qi(2)r(3)j(4)chnmin(5)x(6)mn2词语释义(1)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_(2)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_(3)事夫誓拟同生死:_(4)唯梦闲人不梦君:_(5)画眉深浅入时无:_(6)海畔尖山似剑铓:_(7)若为化得身千亿:_答案(1)丝绸做的短袄(2)苑:园林。良人:古代妇女对丈夫的称呼(3)打算(4)不相干的人(5)合乎时尚(6)刀刃的顶端(7

9、)怎么能够3名句背诵(1)还君明珠双泪垂,_。(2)山水万重书断绝,_。我今因病魂颠倒,_!(3)_,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_?(4)_,散上峰头望故乡。答案(1)何不相逢未嫁时(2)念君怜我梦相闻唯梦闲人不梦君(3)洞房昨夜停红烛画眉深浅入时无(4)若为化得身千亿文本感知1节妇吟这首诗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珠时的心理,塑造了一位顾全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曲折地表达了诗人不便说明的婉拒之意。2酬乐天频梦微之这首诗通过写不同寻常的梦境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写出了自己的凄苦处境。3近试上张籍水部这首诗写了晨起时一对新婚夫妇的对话,是一幅洞房春晓的闺意图。作

10、者借此表达对张籍提拔或奖掖自己的希望。4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这首诗写贬官异地的思乡之情。诗题“寄京华亲故”,意在借此诗诉说自己迫切的归思和惨苦的心情,希望京城故旧能施援手,使自己不致客死他乡,终老此蛮瘴之地。结构图示节妇吟妾(拒绝)乐天频梦抒念旧之情酬乐天频梦微之梦微之不梦写凄苦心境近试上张籍水部新婚应试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形象乡心师生探究一、节妇吟、近试上张籍水部和酬朱庆馀三首诗都是采用比兴手法以诗代简、表达情意的佳作。请细细品味,说说各诗的立意构思。提示张籍的节妇吟,是张籍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又不便直言硬说,才假托节妇口吻,委婉地推辞,不但表明了己志,而且将唐王朝渲染得辉煌威武

11、,具有不可抵御的力量,也婉言劝谏李师道不要背叛朝廷,可谓立意深远,构思精细。“此诗为文昌却聘之作,乃假托节妇言之。徒令千载之下,增才人无限悲感。”(清黄周星唐诗快)近试上张籍水部一诗构思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唐代士子向名人行卷,此为时风,但能够如此贴切、含蓄地表明自己的心思的,却少之又少。新婚女子第一次见公婆的惶恐不安,很好地契合了朱庆馀面对这次重大科举考试时的忐忑心情。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使得此诗颇具文采。难怪张籍看到此诗,立即写下回诗:“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酬朱庆馀)此诗亦运用了比兴手法,将才华横溢的朱庆馀比做美丽清新的采菱姑娘,诗的后两句进一步

12、肯定了她的才艺出众,虽然有许多其他的姑娘,她们身上穿的是齐地出产的贵重丝绸制成的衣服,可是那并不值得人们的看重,反之,这位采菱姑娘的一串珠喉,才真抵得上一万金。朱的赠诗比得好,张的回诗比得妙,珠联璧合,传为了诗坛佳话。二、古诗中常通过记梦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白居易梦微之即是如此。元稹酬赠诗酬乐天频梦微之写梦却别出心裁。请试加分析。提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诗通过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却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世所常有,写人之常情,而元诗用不能入梦写心境,是世所罕有,写人之至情。念旧之心,实为迫切,如在梦里相见,即使虚假,也能安慰己心,然而,因为病体难安,身心被疾

13、病折磨得神魂颠倒,在梦里都很难见到好友,因而倍添凄梦之情。三、请说说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提示(1)寄情于景。秋来气爽之时登高望远,本是令人心旷神怡之事,但由于作者被贬于此,抱负不得伸展,前途未卜,因而愁思满怀。挺拔峭立的山峰,在他眼里也化作支支剑锋,仿佛要割断自己的万丈愁肠。(2)利用形象思维来揭示诗人内心世界。身在贬所,登上高峰“望故乡”而不得归,为了安慰自己的思乡情绪,希望化身千亿,每个自己都站在山巅之上远望故乡。名句品评(1)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品评原诗是写节妇的忠贞守节,既然难以两全,只有还珠,“双泪垂”写还珠情态,指对“君”的感激;“何不相逢未嫁时”是对“君”的表白,似乎“君”比“良人”更重要,但事已如此,绝不可能改弦易辙。古人遇事不便明说,每每多喜欢借写男女之情表示心意,此处便是例证。(2)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品评“梦”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做梦包含了希望与绝望之间极深沉、极痛苦的感情。用入梦写苦思,是写人之常情的惯常手法;而元稹却别出机杼,用不能入梦写心境,写人之至情,就是事所罕有了。在此基础上元稹更推进一层,把不能入梦的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