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单元汇编之燃料及其利用74734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580619 上传时间:2017-06-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0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单元汇编之燃料及其利用74734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单元汇编之燃料及其利用74734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单元汇编之燃料及其利用74734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单元汇编之燃料及其利用74734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单元汇编之燃料及其利用74734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单元汇编之燃料及其利用747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单元汇编之燃料及其利用74734(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年全国中考化学单元汇编之燃料及其利用(10 武汉 29) (4 分)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给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燃烧不当也会造成极大的损害。(1)燃烧不完全燃烧既浪费资源,产生的气体又对环境造成污染。为研究影响物质燃烧的因素,现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将燃烧匙内小木炭块灼烧至红热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塞紧橡皮塞。将注射器内氧气迅速推入集气瓶内,观察到木炭发白光。该实验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燃烧的剧烈程度还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如 (举一日常生活实例)(2)小明、小刚同学在研究灭火的原理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分别在两个小铁盒中倒入少量植物油并点燃,小明用坩埚钳把小铁盒

2、放在冰水共存的水面上,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该实验证明了灭火的原理是 ,小刚同学将一块湿抹布盖在小铁盒上,火焰也立即熄灭,他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答案:29 (1)氧气的浓度(或氧气的含量、氧气的纯度、氧气的质量分数、氧气的体积分数)将煤做成蜂窝状,燃烧更剧烈(或木材架空后燃烧更旺等)(2)环境温度降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将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10 武汉 2).“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家庭生活的主流。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近距离出行时,用自行车替代机动车B.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C.大量实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D.推广使用氢氧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

3、(10 哈尔滨 2).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A. B. C. D. (10 哈尔滨 34).(4 分)某同学做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整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写出 A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在水中取下胶塞,试管中液面上升(如图 B 所示) 。请用理化知识解释试管中液面上升的原因 答案:(1)5O 2 点 燃 2P2O5(2)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 B 试管内液面上升。(10 哈尔滨 13).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水是循环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会减少B.石油分馏可

4、得到汽油、煤油等多种产品C.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D.更多的利用太阳能可减少环境污染1.(10 娄底 13)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A B C D1.(10 邵阳 24)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

5、.跳楼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1)可燃物 (2)开门使室内空气形成对流,使室内氧气更充足 (3) A (4)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1.(10 日照 1)2009 年 12 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各国共同协商对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二氧化碳 B.臭氧 C.甲烷 D.二氧化硫2. (10 日照 4)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是A煤 B.太阳能 C.天然气 D.石油1.(10 茂名 15)煤能源是我国现阶段主要能源之一,但煤燃烧排放的 SO2 会污染环境。某发电厂采用“亚

6、硫酸钠循环法”吸收 SO2,其基本过程是:用 NaOH 溶液在低温下吸收烟气中的 SO2,得到 Na2SO3;将生成的 Na2CO3 溶液继续吸收 SO2,得到 NaHSO3;将生成的 NaHSO3 吸收液加热再生,回收释放出的纯 SO2 气体,并将得到的 Na2SO3 返回吸收系统。(1)SO2 遇雨水会形成_。(2)写出下列过程的化学方程式:NaOH 溶液吸收 SO2:_;NaHSO3 吸收液加热再生: _。(3)氢气是未来的绿色能源之一。若你戴上一副能够看清分子、原子等微粒的眼镜,则观察到得氢气燃烧过程的景象是_。(1)酸雨 (2)2NaOH+SO2=Na2SO3+H2O 2NaHSO3

7、+SO2+Na2SO3+H 2O(3)1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分别分成了 2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然后 2 个氢原子与 1 个氧原子结合成 1 个水分子(答案合理即可)2 (10 邵阳 28)2009 年 12 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低碳生活”成为热点话题。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造成的危害是_(均答一点) 。(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科学家正在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化成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请你举

8、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做法:_。(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引起温室效应(或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也可) (2)植物的光合作用 CO2+4H2=CH4+2H2O (3)随手关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8(10 红河 19) (2)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 和 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 1 2条件是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今年红河州遭受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天干物燥易引发火灾,我们每个人都要增强防范意识。一旦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 增大空气的流通, 1使燃烧更旺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 2是 隔离(或清除)可

9、燃物 。1 (10 年云南玉溪 9)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1.(福 建 省 福州 8 )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1,(10 年云南玉

10、溪 13)使用下列能源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风能 B.太阳能 C.氢能源 D.煤(10 株洲中考)5下列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或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中,表示错误的是A剧毒品 B爆炸品 C禁止放易燃物 D禁止吸烟1 (福 建 南安 4.)今年 4 月 22 日是第 41 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倡导低碳生活” 。 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某些工业废水处理后可循环使用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禁止秸秆就地焚烧,提倡用秸秆代替煤作燃料 进行火力发电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所有

11、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10 株洲中考)16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A实验 1 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实验 2 中自磷燃烧,说明实验 2 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 1C实验 2 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10 株洲中考)9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等都是石油产品B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是天然气C酸雨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D为了解决“白色污染 ”问题,应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1.(2010 广州 27)某同学根

12、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 和实验 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3)实验 和实验 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4)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式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天然气浓度在 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挖掘时防止和减少摩擦火花的产生。上述措施可以防止爆炸式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 。1.(10 广州 24)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主要议题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上海世博会也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理念。(1)现代生产、生活所消耗的巨额能量,主

13、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由于这些化石燃料的组成中含有 元素,因此燃烧时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2)汽车的燃料主要是汽油、汽油的成分复杂,本题用 C8H18代表。C 8H18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公共汽车和出租车的耗油量(均以汽油为燃料)和载客量如下表:公共汽车 出租车百公里耗油/kg 17.1 9.12平均载客人数/人 30 2乘公共汽车行驶一百公里,人均排放二氧化碳 kg。乘出租车行驶相同距离,人均排放二氧化碳是乘公共汽车的 倍。(1)碳(2)108 C 8H810O 2 点 燃 4H2O+8CO2 1.86 1.681. (10 义乌 1)下列措施符合“生态义乌”理念的是 (B) 将垃圾分类处理 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上路 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大力提倡植树造林A. B. C. D. (10扬州)25. (10 ) 能源“非石油化 ”是战略目标,发展以 CH4 、CO 2等为原料的“C 1化学”成为当今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通常天然气中含有H 2S等有毒气体,下图为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1)甲烷-氧气燃料电池是将_能转化为_能的装置。CH 4在空气中燃烧时,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