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580612 上传时间:2017-06-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年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年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年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年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年佛山市中考化学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第卷(选择题 共 36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009 年 12 月 7 日18 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停止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A.CO B.CO2 C.N2 D.NH32. 2010 年 4 月 14 日,青海玉树发生 7.1 级地震

2、。在灾区为防止疾病传染,使用了 ClO2 对环境进行消毒。ClO2 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3. 今上半年,云南等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水是生命之源,应该爱护水资源。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A.通过蒸馏来净化水 B.通过过滤来净化水 C.用活性炭来净化水 D.用明矾来净化水4.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2N2 表示 4 个氮原子 B.氩元素符号:ar C.MgCl2 的名称:氯化镁 D.碳酸根的化学式: CO32-5.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闻气体的气味 B.量液体时读数 C.取用液体试剂 D.取用固体粉末6.下表

3、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小部分,其中碳元素的部分信息缺失,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认识错误的是( )5 B硼10.81碳6 N氮14.01A.该元素对应原子的质子数为 6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含有该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该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2、+4 价7.四位学生在一起讨论刚学习的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丁同学A.H2O B.H2SO4 C.NaOH D.CaO8. 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铝不与酸、碱反应 C.铝常温下不与氧气

4、反应 D.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9. 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能增加农产物产量 B.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预治缺铁性贫血 C.多吃水果、蔬菜可补充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D.把金属制品合金能提高金属的机械性能10. 右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11. 不同物质的溶

5、液的酸碱性不同,根据下表中 PH 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盐酸 CuSO4 溶液 NaCl 溶液 水 Na2CO3 溶液 NaOH 溶液PH 7 7A. pH7 一定是酸的溶液 C. pH=7 一定是酸的溶液 D.盐的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12. 化学反应要符合一定的原理和条件,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参加或生成 B.置换反应只能发生在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之间 C.复分解反应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D.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3.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A.NaOH 、CuSO4 、H2SO4 B.N

6、aCl 、Na2SO4、NaHSO4 高温C.NaCl、Ba(NO3)2 、HCl D.NH4NO3、NaOH、NaSO4 14. 在 M+RO2=2N 的反应中, RO2 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 44。已知 1.2gM 完全反应生成 5.6gN。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 B.N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8 C.参加反应的 RO2 质量为 12 D.2.4gM 与 5g RO2 反应生成 7.4gN15.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将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溶液

7、的质量一定相等 B. 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 溶液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 溶液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 1 分,选两个且正确的给 2 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题就为 0 分)16. 某气体可能含有 H2、CO、CH4 中的一种或两种。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干燥玻璃片上有水雾,用另一个蘸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边浑浊。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可能是( )A.CO

8、 B.H2 和 CO C.CH4 D.H217.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如 O2 与 O3。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 CO 和 CO2 B.金刚石与石墨 通电C.铝条和铝粉 D.红磷与白磷 18. 右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电解产物有氢气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H2O=2H2+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 B. 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2:1 C. 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1 D. 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为 2:1 第卷(非选择题 共 64 分)三、填空与简答题(共 5 题,共 32 分)19 (6 分)C、O、Ca 是初中常

9、见的三种元素,请选用期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1)黑色的固体 ;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3)能燃烧的气体 ; (4)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5)能作干燥剂的物质 ; (6)属于盐的物质 ;20 (6 分)下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铁是由 (填“ 原子 ”、 “分子”或 “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铜是由 构成的。(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 a= 时,该粒子是原子。当 a=8 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 、 “阳离子”或 “阴离子 ”)其符号为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

10、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21. (6 分) “绿化亚运”是 2010 年广州亚运会的主题之一。为减轻大气污染,必须要加强对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治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2)酸雨是指 pH 5.6(填“” 、 “”或“=”)的降水,煤的燃烧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原因是 。(3)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的重要途径。可将煤炼成焦炭,再将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 CO 和 H2。其中,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4)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在不消耗其它物质的情况下,可将尾气中的

11、 CO、NO 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和无毒的气体。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22 (6 分)作为推行“低碳经济”的重要科技进步,太阳能 光伏发电成为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亮点”。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三氯甲硅烷(SiHCl3 )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1)三氯甲硅烷(SiHCl3)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2) “精馏”也是蒸馏的一种形式。通过蒸馏可把液体混合物分离开,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 (填“熔点”或“ 沸点”)不同。(3)写出从粗硅到 SiHCl3(粗)的化学方程式 。(4)为了达到绿色化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上述生产流程中某

12、些物质可循环使用,这些物质是 (填化学式) 。(5)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 SiO2,含有少量 Al2O3。若要除去石英砂中少量的杂质,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化学式) 。23 (8 分)A-G 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 E 为黑色固体。下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 ,G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B 与水反应时会 (“吸收”或“放出”)热量。(3)实验室不用 A 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 C,原因是 。(4)写出 DF 的化学方程式 。(5)可用 Cu、O2 和 H2SO4 作原料制得 CuSO4,反应的过程是: (用文字表述)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 3 题,共 22 分)24 (6 分)下列为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10.6%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