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联合体)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580608 上传时间:2017-06-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联合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0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联合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0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联合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0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联合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0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联合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联合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联合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0 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学情调研卷注意事项:全卷满分 8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 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 l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1节日里的下列景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A五光十色的焰火礼花 B不断闪烁的霓虹灯C变化无穷的音乐喷泉 D满屋飘香的茅台酒2实验室中运用 2008 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 是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3森林发生火灾时,救火的措施

2、之一是在火场附近的周围铲除一定宽度的树木和草类,形成一道“防火墙”,其理由是 A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B. 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C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 使火场周围通风良好4 均衡营养、科学合理地搭配食物,是维持健康的基本保障。右图的蔬菜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物质是A蛋白质 B脂肪C糖类 D维生素5. 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C是银白色的固体 D均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27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不可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酒 B白醋 C蔗糖 D冰块8为提高染发剂染色效果,一

3、般先用碱剂等对头发预处理。某碱剂在染发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为ACO 2 BO 2 CNH 3 DH 29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 1/5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10右图是某菜农使用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该化肥属于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沸腾时可将壶盖顶起,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水通电能分解,说明分子可分C体积的水和体

4、积的酒精相加不等于体积,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品红滴入水中逐渐扩散,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对该元素的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 34B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失去电子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13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 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8 D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 12116314右图是 KNO3 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Cl

5、 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BKNO 3 的溶解度大于 NaCl 的溶解度Ct 1时,100g KNO 3 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20 g KNO3 Dt 2时,NaCl 的饱和溶液与 KNO3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15下图表示水消毒时所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O2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水溶液呈中性D生成物 H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l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二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 1 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6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宏观与

6、微观 B. 化学与环境物质的构成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碱具有共性因为碱类物质都含有 H原子空气污染成分 主要是 SO2、CO 和氮的氧化物水污染原因 化肥农药任意使用、生活垃圾掩埋处理、汽车尾气的排放C 化学与生活 D. 化学与能源硬水和软水 可用肥皂水来检验化纤织物、纯毛织物用灼烧闻气味来鉴别沼气、酒精 生物能源,可再生能源石油、 煤 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417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A CO2 CO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干燥B HCl H2SO4 加入适量硝酸钡、过滤C H 2 O NaOH 加入活性炭、吸附、过滤D Cu SO4

7、 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过滤18亚硝酸钠(NaNO 2)是一种致癌物质。某兴趣小组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测 得某水样经过不同煮沸时间后 NaNO2 含量的变化(下表) ,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煮沸时间( 小时) 0 2 4 8 12NaNO2 的质量分数 0 0 0.014 0.028 0.056A反复充分煮沸的水中,NaNO 2 的含量逐渐增大 B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经常饮用反复煮沸的水C煮沸过程中水分子与水分子相互反应生成了 NaNO2D该装置充分利用了空气冷凝水蒸气进行反复回流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探究“CuSO 4 溶液显蓝色与什么离子有关?”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提

8、交的实验方案,其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 A观察 Na2SO4、K 2SO4 溶液的颜色B观察 CuCl2、Cu(NO 3)2 溶液的颜色C向 CuSO4 溶液中插入镁条,充分反应后观察溶液颜色D加水稀释后观察溶液的颜色20向一定量的盐酸与 CaCl2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 Na2CO3 溶液至过量,有关量随Na2CO3 溶液质量 (m)增加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5三、(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5 分)21 (7 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_,_;(2)实验室中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写装置代号)_,反应的化学方程

9、式为_;(3)实验室用金属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可选用 C 或 E 为收集装置,原因是氢气具有 _的物理性质。(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 (8 分)已知干燥剂“碱石灰”的成份是:CaO 和 NaOH,在潮湿的空气中极易变质。某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中一瓶放置已久的“碱石灰”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甲同学猜想:样品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作用,则 NaOH 易 ;CaO 会变质,其反应的类型为 反应。(2)乙同学猜想: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 CO2 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猜 想 实验设计 现 象 结 论取少量溶于水; 样品中含有 Na2CO3,且

10、还含有 CaO、Ca(OH)2 、CaCO 3 中的一种过滤,在滤液中滴入有气泡放出猜想成立(3)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图中操作的名称是 ,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玻璃棒6的作用是 ;溶液 D 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四、(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6 分)23 (9 分)与氯化钠相关的问题研究:(1)右侧是一个概念图,请在图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2)若要配制 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0.9% 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现有下列操作:溶解;称取氯化钠固体;过滤;量取蒸馏水;计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 C D(3)作为盐类物质的氯化钠可通过以下

11、途径制得,请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氯化钠的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1价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中和反应制得氯化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其他生成氯化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举一例) ;在滴有石蕊试剂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溶液至过量,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是:。24. (7 分) 为测定蜡烛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比,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装置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 a导管口抽气。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实验数据如右下表。(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 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蜡烛 装置 装置反应前的质量/g 15.8 18

12、2.3 212.2反应后的质量/g 14.4 184.1 216.6盐金属+非金属 氧化物+酸 碱+酸 碱 +盐 盐+盐酸+盐7(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3)装置和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 (填“能”或“不能”)。(4)理论上,装置和装置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 。(5)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五、(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3 分)25 (10 分)碳有个庞大的家族。(1)碳单质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用途,请在以下空格处填写物质名称: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之一 ;(2)碳和部

13、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在物质的分类中,CO 属于 。 (填标号)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碳酸溶液的 pH 值 (填“”或“”或“=” )7。(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是 等三种。(4)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节能减排。从右图中可看出: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增加的因素有 (填编号) ;通过海洋消耗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温室效应的后果是 26 (3 分)AH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 B 为黑色固体,D 为红色固体单质,8F 为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物质 B 的化学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