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探索基础教育的中国道路

上传人:丽*** 文档编号:158039904 上传时间:2020-12-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探索基础教育的中国道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品)-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探索基础教育的中国道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探索基础教育的中国道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探索基础教育的中国道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探索基础教育的 中国道路 “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党和国家始终积极发展教育事业, 不断扩大投入,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近日,“ 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中国话语和中 国道路 ” 专题论坛在上海举行。与会专家深入探讨基础教育70 年发展的中国经验、中国话语、 中国道路。 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进 步。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认为,中国基础教育创造了大国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奇迹, 为世界教育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在发展定位上,中国把义务

2、教育作为重中之重, 着力推进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在发展内涵上,中国以全面发展方针为指导,不断提高教育 质量。在发展方式上,中国倡导“ 效率与公平并重” 。在发展手段上,中国强调以信息化带动教 育现代化,同时坚持“ 请进来 ” 与 “ 走出去 ” 相结合,不断加强基础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一 系列极具本土特色的教育改革实践与教育基本理论相互融合,逐步汇聚成基础教育的“ 中国话 语”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提高国民素质和服务国家发展方 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 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从“ 经验输入 ” 走向

3、 “ 经验输出 ” ,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水平的发 展道路。中国教育研究的生长点和立足点,应该聚焦于中国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坚持教育 自信,明确中国特色,挖掘中国经验,讲好中国话语,提供中国方案。教育研究工作要始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为发展素质教育提供智力支持,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 量。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袁振国表示,总结、回顾、探讨“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和成就” , 特别是从现代话语体系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是新时代的要求。当前,学术界对我国基础教 育改革经验总结的深度还有待提升,未来的

4、研究应基于对教育问题的解决,来阐释教育领域 的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 总结凝练基础教育的“ 中国经验 ”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授杜成宪表示,70 年来,中国的教育实现了由移 植模仿为主的导入式教育向自主探索、创造的开放型教育的转变,由教育的贫国弱国向教育 的自足之国乃至大国强国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教育发展的“ 中国模式 ” ,即在经济落后、 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差异悬殊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后发国家模式。 教育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提出,我国各级各类教 育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高 收入

5、国家平均水平。在教育公平方面,形成了发展先行是硬道理、学生资助是硬举措、缩小 差距是硬要求、增加投入是硬支撑的“ 中国经验 ” 。未来应进一步在内涵发展中推进教育公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近年来,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公平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 究院教授秦玉友表示,农村教育投入体制不断完善,为农村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70 年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经历了统一列支、两条腿走路、乡村自给、以县为主、 多级共担等多个发展阶段。未来在农村教育投入体制方面,应建立健全投入能力与投入责任 间的平衡机制,兼顾民间资本投入教育的

6、营利性与公益性。 基础教育是民族教育最重要的起点。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孙杰远认为,70 年来,我国 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形成了国家主导、全面参与、文化传承、差异共生、国家认同的经验模式。 具体的政策经验表现为:因地制宜,逐步普及义务教育;形式多样,保障学生就学权利;加 大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双语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师资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团结教育,增强学生国家认同;远程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 70 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在各领域形成了鲜明的“ 中国特色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朱旭东分析了70 年来中国教师教育的发展之路,提出了未来教师教育体系建构的中国道路。 他认为,未来中国应着力构建一流综合大学教师教育体系、“ 互联网 +” 教师教育体系、区县教 师教育体系和教师教育学科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聚焦“ 新基础教育” 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 基础教育改革之路,他认为,“ 新基础教育” 有三大使命:一是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理论;三是扎根中国民族文化传统和当代中国实践,走出 基础教育实践和教育学研究的中国之路。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认为,中国的教育学者 要研究中国的教育问题,以中国的教育实践为重要的研究资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