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理论之思维PPT课件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57984251 上传时间:2020-12-29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理论之思维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认知理论之思维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认知理论之思维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认知理论之思维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认知理论之思维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知理论之思维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理论之思维PPT课件(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一:为什么说思维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问题二:理科生比文科生聪明。理由:前者长于抽象思维,后者长于形象思维。这种看法正确吗? 问题三:从思维的种类角度,谈谈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所关注的学生思维类型的侧重点。,第三章 认知理论:思维,(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部联系及规律性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特征。,第一节 思维概述一、什么是思维,间接性指思维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以一定的事物作媒介来认识事物。 (例1:础润而雨。拓展时空推知过去与未来及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存在,是认识的范围扩大,认识能力增强。) 概括性指思维是对

2、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反映。 (例2:cabbage eggplant potato tofu 找出不同类的一项 例3:鸡蛋打在地上,鸡蛋就破. 使人的认识更加广泛、深刻),(二)思维的特点:间接性和概括性,区别:1、从反映的内容看,感知觉只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表面与个别现象及其外部联系的反映;而思维是对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及其必然联系的反映。 2、从反映的形式看,感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思维是在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借着于一定的事物为媒介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3、从反映水平看,感知觉属于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初级

3、阶段、起始环节,是思维的源泉和基础;而思维属于理性认识,是感知的深化和飞跃,是认识过程中复杂、高级的阶段,是认识事物的重要环节,并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 。 共同点:联系:P116,(三) 思维与感知的关系,感觉:,颜色鲜艳、芳香扑鼻,知觉:,鲜花非常美丽,思维:,根据记忆推断春天来了。,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 感知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感知觉:,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红卫兵、毛泽东、林彪、喊口号,根据记忆推断出这是文革时期的照片。,思维是对人脑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应。,概括为交通工具,如:不管男人女人,大人小孩,中国人外国人,好人坏人都概括为“人”,1.依

4、据凭借物的不同: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2.依据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成果的特点: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3.根据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三)思维的种类,定义:依靠动作进行的思维。 如,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又要玩球。一旦动作停止,对该动作的思维也就停止了 如请一个2岁的小朋友把放在桌子中央的玩具拿下来?儿童没有任何“想”的表现,而是马上去“拿”。他伸长胳臂、踮起脚尖,拿不到;偶尔扯动桌布,桌子上的玩具移动了一点,儿童马上用力拉,玩具就到手边。儿童最早的思维就是这样依靠动作进行的。,动作思维,尝试错误,定义: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 如计算3+47,不会对

5、抽象数字进行加减,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具体形象计算。 不能理解“黑暗的旧社会”,具体形象思维,定义:用抽象的概念“词”来进行的思维。 如有的幼儿知道“见到女的叫阿姨,男的叫叔叔伯伯” 早期看电视时,可以说出好人、坏人,这时已经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 孩子懂得了“5”、“8”这些数字可以是任何事物的数目,“5”既可以是5个苹果,也可以是 5张桌子或5把椅子。 例:,抽象逻辑思维,下面这些都是什么人,见面后我们用什么称呼比较合适?,抽象思惟一般有经验型与理论型两种类型。 经验型者 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实际经验为依据形成概念,进行判断

6、和推理,如工人、农民运用生产经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多属于这种类型。 理论型者 以理论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进行判断和推理。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思惟多属于这种类型。经验型的思惟由于常常局限于狭隘的经验,因而其抽象水平较低。 (下面三种思维的关系),抽象思维,在正常成人身上,上述三种思维往往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单独运用一种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极少。从思惟的发展来看,经历着从动作思惟到形象思惟,再到抽象思惟的过程。 由于素质、职业和训练状况不同,在某些人身上哪种思惟占优势,并不表明思惟发展水平的差异。,三种思维之间的关系,辐合思维是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向一个方向思考,得出唯一结

7、论的思维。 辐合思维是一种有条理的思维活动。例如,由AB,BC,CD,得出唯一结论:AD。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得出大量不同的结论的思维。 例如,教师发现一名学生缺课,就会想出这个学生缺课的各种可能性。发散思维得出的各种结论是否适当,需要通过辐合思维进行检验。 尽可能多的写出铅笔的用途 (3分钟),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对已有知识经验没有进行明显的改组,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叫做常规思维。 例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定理、公式解决教师讲过的例题相同类型的题目,就是常规思维。 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明显的改组,同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叫做创造思维。 例如,小说家创造小说、工程师研

8、制出一种新仪器,都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高级的思维过程,它是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 思考:一辆小汽车冲出马路撞到了大树上,请问原因是什么?(3分钟),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3.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4.思维的逻辑性和独创性,(四)思维的品质,思维的广阔性是指一个人思维的广度方面的特征。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一个人思维深度方面的特点,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善于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一个人能否根据客观标准进行思维并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过程灵

9、活程度方面的思维品质。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快慢方面的思维品质,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思维的逻辑性是指一个人思维条理性方面的思维品质。,思维的逻辑性,(一)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与分类 (三)抽象与概括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二 思维的过程(认知加工方式),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现象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方面或个别属性、特征的思维过程。 例如,把神经系统区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将中枢神经分为脑和脊髓,将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间脑;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又分别担负不同的功能。通过这种分析,人们就很清楚地了解了神经系统的结构。,(一)分析与综合,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组成部分、方面或个

10、别属性、特征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 通过综合可以认识事物的各结构要素或各个属性之间的关系,以把握事物的整体结构和规律。 (练习操作题),由16根火柴组成的5个正方形(图A),请移动其中3根火柴,使之成为4个正方形。,操作题,图A,答案后面,答案,思考:,请用6根火柴构成每条边都等于1根火柴长 度的4个等边三角形。,思考:,比较就是将各种事物的心理表征进行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异或相同的关系。 比较是以分析为基础的,只有将各种事物的心理表征分解成各个部分、属性或特征,才能对这些部分、属性或特征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要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或相异的关系,因此,比较也离不开综合。 例如,到商店买

11、电视机,总要先了解一下各种品牌的电视机的性能、结构、价格等特点,这就是分析。通过对不同品牌的电视机的特点的一一对比后,还要结合在一起比较,这就是综合。通过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比较活动,才能最后决定买什么品牌的电视机。,(二 ) 比较和分类,比较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方式。比较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决策活动中,而且广泛地表现在各种认识活动中。只有通过比较,人们才能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将事物归于不同类别,并最终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较的作用,分类是一种通过比较,依据事物的一般特性,把事物分门别类的思维操作手段。 分类的实质,是为了认识事物之间的种与属(或属以上等级)的关系和联系。 例如生物学的

12、分类,就是以“种”为单位,由低到高的类别层次为“种”、“属”、“科”、“目”、“纲”、“门”。在分类上所属层次越多。,分类,抽象与概括是更高级的分析与综合活动。 抽象就是将事物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舍弃事物的非本质属性。 例如,人们对各种钟、表的抽象就是,将“能计时”这个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大小、形状等非本质的属性。 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将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 例如,我们把“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意思是无论一个图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如何,只要它具有“由三条线段组成”和“封闭图形”这两个特征,就是三角形。,(三 )抽象与概括,系统化是在人

13、脑中把一类事物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组成统一系统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材料进行分类、编写提纲、列图表等,都是系统化的工作。 具体化则是在人脑中把抽象和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应用到具体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或实际工作中,应用一般原理来解决具体问题,就是具体化的表现。 通过系统化,可以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明确、清晰和完整;通过具体化,则可以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得到深化和发展。,(四 )系统化和具体化,(一)问题解决的概念 (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三 问题解决,问题(problem)是指疑难问题,也称难题,而不是指个人仅凭经验就可直接加以处理的问题。 “你做过早

14、操吗?” “早操为什么有利于身体健康?”,(一)问题解决的概念,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就是由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经过一系列具有目标引向性的认知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心理历程。问题解决者的最初状态称为当前状态,而所要达到的目标称为目标状态。,河内塔问题(Tower of Hanoi problem)。在一块木板上有1、2、3三个立柱,在1柱上串放着三个圆盘,小的在上面,大的在下面(当前状态)。让被试将1柱上的三个圆盘移到3柱(目标状态)。条件是:每次只能移动任何一个柱子上面的一个圆盘,但大的圆盘不能放在小的圆盘上,移动的次数越少越好。要将当前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中间必须经过一

15、系列操作步骤,也称为中间状态。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而问题解决就是从当前状态经过一步一步的中间状态,最后达到目标状态。,1.问题表征 2.设计方案 3.执行方案 4.评价结果,(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1.问题表征 个体运用相关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它包括三个方面: 任务的初始状态,即问题所给定的条件; 任务的目标状态,即问题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完成任务的算子,即从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化的基本策略或方法。,确定问题到底是什么找出相关信息而忽略无关的细节。 两个任务:1)语言理解 2)集中问题的所有句子达成对整个问题的准确理解。 关系命题比指定命题难于理解。,在抽屉里有黑色和棕色两种短袜混在

16、一起,黑袜和棕袜数量之比为4:5,请问:为了得到一双相同颜色的短袜,你要从抽屉中取出多少只短袜? 俩火车站相距50千米,某周六下午2:00,两列火车分别从两站相向而行,正当火车驶出站时,有只小鸟从第一列火车出发飞向第二列火车,到达第二例火车后,又飞回第一列火车,如此反复,直到两车相遇。如果两列火车的速度都为每小时12.5千米,小鸟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请问在两车相遇之时,小鸟飞行了多少千米? 对于许多问题图形表征可能更为有效,(一)动机与情绪 (二)对问题情境的知觉 (三)定势的影响 (四)原型启发 (五)功能固着的影响 (六)无关信息的干扰 (七)个性特点,三、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1.动机与问题解决 动机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同。心理实验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果。 动机太强使人心情过于紧张,不易发现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