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月日)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579801 上传时间:2017-06-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月日)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月日)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月日)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月日)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月日)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月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月日)(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2009 年工作总结和 2010 年工作要点一、2009 年工作总结 2009 年是新的绿化市容局第一个完整的工作年,是“迎世博” 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的关键年,也是我局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绿化市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积极发挥机构改革后的体制优势,紧紧抓住世博机遇,在推进事业发展、提升管理水平、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生态和市容建设协调推进,城乡环境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绿化林业建设成效明显。重点推进大型公共绿地、世博会场馆区配套绿化建设,加快屋顶绿化、桥柱绿化等立体绿化建设。全市新建各类绿地 1096 公顷

2、,其中公共绿地 582 公顷。积极推进外环生态专项建设,辰山植物园除温室部分基本建成。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推进林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完成关于2009-2011 年推进林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推进落实了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和黄浦江水源涵养林失地农民保障问题。完成长江防护林等其他防护林二期工程建设工作,完成造林2.6 万亩,实施封育 1 万亩。 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管理进一步加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组织开展“绿盾三号 ”行动,完成第七次森林资源“一类调查 ”任务。组织开展了第 28 届“ 爱鸟周”系列活动、“大熊猫上海世博行 ”等活动。基本完成崇

3、明东滩互花米草控制与治理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上海西郊淀山湖湿地修复工程,完成一期工程工可报告和环评报告的编制和上报工作。编制完成长江口湿地保护区和合理利用对策研究报告,积极参与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建设,不断扩大本市湿地保护工作对外影响力。 市容景观建设加快推进。进一步加强户外广告规范管理,配合规划部门编制和完善上海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阵地规划,开展户外广告市管区域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各区县户外广告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全面展开,为规范户外广告管理及恢复审批工作奠定了基础。按照上海市中心城重点地区景观灯光发展布局方案的要求,推进区域性的景观灯光实施方案的制定。加快景观灯光建设,迎世博景观灯光各项建设任务取得积极

4、进展,中心城区完成 1800 余幢楼宇灯光建设或改造。黄浦江两岸 8 处创意(动态)灯光建设顺利。 生活垃圾安全处置和基础设施建设逐项落地。加强生活垃圾管理,完成 2246 个居住区和 1449 个办公场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新方式推进工作。加强市级处理设施的监管,提高处理质量,控制处理设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安全、平稳运行。全年处理生活垃圾 710 万吨,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82.3%。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老港填埋场四期渗沥液处理扩建工程和青浦、长宁田度环卫基地等设施。启动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相关项目,基本建成老港填埋场西侧防污染隔离林工程。基本建成市

5、区生活垃圾集装化转运系统和浦东 800 吨/日中转站。农村村容环境逐步提升。完成 1183 个“上海市整洁村” 的跟踪检查工作;认真开展“整洁镇 ”试点工作。结合 “百镇千村”清洁保洁行动加强农村环境保洁,各区县农村保洁员上岗总人数超过 2.5 万人。加强郊区镇级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管理,有效降低了简易堆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迎世博 600 天行动有序推进,市容市貌显著改观 户外广告整治稳步推进。全市累计拆除各类户外广告设施 3.3万余块,整治店招店牌 4.6 万余块。禁设区范围内的楼顶、墙面广告设施及展示区、控制区范围内违反规划要求的广告设施基本拆除,全市户外广告过多、过密、过滥的问题明显改

6、观。 中小道路和重点水域环境水平不断改观。针对部分中小道路市容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全市累计完成 1159 条中小道路环境治理,有效改善了中小道路环境面貌。加强了黄浦江、苏州河水域和两侧陆域市容环境保洁,重点整治趸船 168 艘、支流河口 204 个。组织开展了“迎五一” 、“迎国庆”、“ 迎新年”清洁城市行动,中环线内 10 个区七类环境薄弱区域的脏乱问题 70%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环境污染点明显减少。 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达标工作落实有效。以市容环境联席办公室为平台,组织开展了街镇责任区达标活动,推进作业、管理、执法、责任单位“四位一体 ”管理模式,并与市文明办联手,借助文

7、明社区建设的载体加大推进力度,完成了 94 个街道(镇)责任区管理达标创建,并初步建立了常态整改纠错机制。 乱设摊综合治理不断深化。根据“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堵疏结合、因势利导,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治理原则,按照“ 堵要严、疏要实”的要求,实施禁止与疏导相结合的治理工作,落实严禁、严控、控制三种区域和针对不同设摊类型的差别化管理措施。本市中心城区乱设摊总数控制在 8000 个左右;跨门营业总数控制在 2200个以内,本市中心城区集聚占道乱设摊基本处于可控状态。 铁路轨交国省道沿线市容环境整治成效显著。铁路、轨道交通、国省道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基本完成。铁路轨交国省道沿线暴露垃圾基本清除,摊亭棚得

8、到规范,“三乱” 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水域环境明显改观,8 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被拆除。 公共交通枢纽区域市容环境整治全面完成。全市两大机场、两座火车站、40 个轮渡站、44 个公交枢纽站、36 个长途客运站的市容环境明显提升。 渣土整治取得突破。编制完成了上海市建筑渣土整治方案及上海市建筑渣土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加强建筑渣土专项整治,初步建立了“一区一价、对口消纳、区域专营、卸点付费” 的建筑渣土管理新机制,在全市建筑渣土申报总量同比上升 15%的情况下,偷乱倒总量同比下降 22%。加强渣土车辆信息化管理,对部分运输企业、建设工地及中转码头安装了卸点付费监管系统;2300多辆有资质的渣土车已全

9、部安装行驶记录仪。 绿化景观优化工作推进有力。全市累计完成绿地整治 2747 公顷,绿地调整改造 662 公顷,立体绿化 34 公顷;更新行道树设施约 4.4万套。完成西藏南路等进入世博园区 11 条主要通道的绿化景观优化方案。地铁站点绿化恢复工作得到有序推进,8 号线二期、11 号线嘉定段、7 号线等 36 个站已恢复绿化约 38 公顷,2、9、11 号线的12 座站点绿化恢复工作正在抓紧实施。 公园品质切实提升。累计完成 26 座老公园改造。积极推进公园无障碍设施改造,完成上海动物园、上海植物园等 5 座市级公园无障碍改造。开展“迎世博、学礼仪、学英语” 培训,加强公园窗口建设,服务水平进

10、一步提升。 公共厕所建设与服务得到强化。新建环卫公厕 230 座,新增世博应急保障拉臂式厕所 42 座,新增社会单位公厕对外开放 507 座,新增、更新公厕导向标志 2918 块。 违法建筑治理初见成效。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拆除违法建筑若干规定,建立了市拆除违法建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违法建筑举报制度;全市共拆除违法建筑 531 万平方米,其中拆除新增违法建筑 36 万平方米。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街面和重点区域的违法建筑增长态势。 3、城管执法工作稳步提升,城市管理更加有序 队伍建设取得突破。积极推进徐汇等 5 个区城管大队“参公管理”工作,724 名城管队员参加过渡考试。认真开展黄浦、松江等

11、 11 个区城管大队人员身份情况的梳理工作。深入开展基层分队规范化建设,68 个分队完成创建申报工作。强化城管队员执法培训,全年共培训执法队员 2700 余人次。强化督察工作,坚持行为规范督察与执法实效督察并重,全年督察执法队员 3 万余人次,发现和处理执法实效问题 11725 万起,不断提升队伍形象和执法实效。 执法勤务改革得到深化。推行区域差别化执法管理模式,明确了不同区域不同管控标准,采取差别化、精细化的执法勤务模式和工作措施,提升了全系统的执法效率和质量。加大行政执法协调力度,有效减少城管执法“盲区” ,提升了区际结合部的执法管理实效。大力推进联动执法机制,健全市、区两级城管综合执法联

12、席会议制度,主动联合公安、工商、食药监、房管、规土等管理部门,提高城市管理执法的有效性,确保了城市的正常、有序运行。 执法成效进一步凸显。加大对违法建筑、乱设摊、乱倒渣土、“乱张贴、乱刻划、乱涂写” 等城市顽症的执法力度,积极开展 “清洁城市”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城市“ 脏、乱、差”现象。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实事项目,积极推进农村拆违、城中村整治、无证无照餐饮店整治及流浪乞讨救助等工作,有效维护了城市有序安宁的社会秩序。全市共开展行政执法检查 113.5 万余次,行政处罚案件 14.1 万余起。 4、服务民生落实有效,市民群众切实受惠 强化“民呼我应 ”,为民排忧解难。按照“倾听市民诉求

13、,服务民生需求”的要求,强化群众投诉问题的解决力度。全年共受理各类群众投诉举报、咨询等约 10.2 万件,其中绿化林业、市容环卫投诉量分别同比下降 46%、20%。深入开展“ 夏令热线” 服务、暴露垃圾整治、环卫公共设施保洁等各项便民服务行动,力争把问题解决在群众投诉前,得到市民群众好评。全市环卫系统公厕已全部实行免费开放。拓展公园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开展公园每日免费为游客供应开水、每周开展家庭养花义诊、每月开展健康医疗咨询等服务。开展“同创共建 ”,加强社区服务。优化改善老居住区绿化环境,完成 350 个老居住区绿化调整改造,树木生长挡风遮阳矛盾基本缓解。开展“十万盆花进家庭” 活动,140

14、多个街道(乡镇), 450 多个居委会参与。提升环卫公共服务水平,新建压缩站 89 座,新建垃圾房 207 间、改建 3472 间,新建倒粪站 11 座、改建 308 座,新设废物箱 1.23 万只、更换 1.62 万只。其中二级旧里以下区域新建垃圾房20 间、改建 382 间,新建倒粪站 8 座、改建 174 座。加强保洁管理服务,消除了一批道路与街巷弄口、通道、无名街巷等的保洁空白区域,中心城区基本形成 30 分钟、2 小时、24 小时解决问题运行框架。建立了城管执法百支分队进千个社区服务制度,240 余支分队落实结对社区 2300 多个。健全城管执法部门 24 小时值班制度,市民可以全天

15、候实现诉求信息的沟通和反馈。 坚持“兴林富民 ”,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发展林下经济,依托林业养护社,积极探索各种林地复合经营模式,总结推广原南汇区果园插种蔬菜、崇明县林地养鹅、宝山区和嘉定区林地养鸡、松江区林地养獐等林地复合经营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加强经济果林指导管理,对全市 34 家“服务世博果品供应基地” 的果品生产全过程监管力度,确保果品安全。举办了 2009 迎世博上海优质果品展活动,为郊区果农提供果品进入市区便利。落实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各项工作,与嘉定区政府共建马陆镇大裕村新农村示范点。 5、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长效管理基础不断夯实 法制建设深入推进。配合市人大有关部门和法制办,完成上

16、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拆除违法建筑若干规定、上海市森林管理规定以及 6 部迎世博临时通告的修订、制定工作。及时做好出台的各项法规、通告贯彻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先后编制完成 20 多项配套规范性文件,着手编制上海市森林管理规定配套的 7 项文件。完成进一步加强本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起草工作,现已进入审批程序。积极开展立法制定的研究、储备工作,基本完成了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修改初稿的研究、编制工作;开展了上海市城管执法条例编制的研究工作;启动流动户外广告、渣土垃圾等长效管理立法研究,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行政审批改革不断深化。围绕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清理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程序,完成了 79 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梳理取消、整合、归并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推行“一口进、一出口、内网审批、一部门主办、并联会签、限时办结、结果公示”的局行政审批运行模式,优化管理流程,并加强审批后的监管工作,逐步解决以批代管、批而不管的问题。规范行政审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