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完善施工图审查制度_戴晓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797324 上传时间:2017-09-0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要完善施工图审查制度_戴晓华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要完善施工图审查制度_戴晓华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要完善施工图审查制度_戴晓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要完善施工图审查制度_戴晓华(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2 页 建筑时报 /2014 年 /4 月 /14 日 /第 005 版 设计 要完善施工图审查制度 戴晓华 建筑时报刊发的“施工图审查制度思考”系列文章,对当前的施工图审查的制度与执行中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完善施工图制度的建议。笔者也就此提出一点看法。 在中国国情的大环境下,无论施工图审查制度存在多大的问题,积极的作用还是主要的,存在的问题是次要的,是可以设法改进和完善的。 反思施工图审查制度一文,对于其“逐渐积累八大弊端” ,虽然是反映了现实中的大量事实,但是也有不少地方是有夸大和偏颇的。其开头的结论“建设行政决策层要做的是马上建立长期全面监察、敲打设计单位的监管

2、体系,从源头抓起,让每个设计单位视施工图质量如生命,切实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负责,肩负起该负的终身责任制,而无须再由什么机构来保驾护航。 ”其意思显然是最好完全取消施工图审查制度。限于篇幅无法逐条讨论,但总的来说感觉这样的建议是比较空洞和不切实际的。在 ABBS 建筑论坛对此问题的讨论中,举出了很多目前众多设计单位设计质量低下的事例,比如“人行通道只有 1.4米高”等低级错误,大部分是属于设计单位自己应该审核解决的,却放任自流,没有审核出来,再没有施工图审查的环节,仅靠设计单位和设计师的自觉性,是不行的。这也是和整个社会各行各业的质量审查、监管的必要性是同样的道理。 施工图审查作为一种强制性的

3、行政许可,确实与行政许可法有一定的矛盾,但是作为建设管理部门的行政法规,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是要实际执行的。由政府及其委托的审查机构进行的施工图审查,也是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的。所有的施工图设计成果,都要通过各省少量的施工图审查单位进行审查,确实增加了设计过程的环节,增加了建设单位的费用,其实这个费用实在是很少很少的,只是理论上说,国家的行政许可由建设单位来缴费,也说不通。 费麟先生在文章中说,国际上通行做法是由政府有关城建管理部门重点审查施工图设计的安全、卫生和公共利益方面的问题,而不是全面审查是否符合规范问题。这大概是指主要审查“强制性条文”了。但是,众多设计规范中的内容,又如何保证贯彻执行

4、呢?而且各种设计规范也只是规定了一些最低的标准,如何保证设计质量尽量高一些的水准呢? 笔者提出解决这些问题一种原则性的框架: 第一层次, 设计质量还是要以设计单位负责为主,加强自我审核的责任;第二层次是设计质量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审查,可以由自己的设计质量管理部门或聘请的设计专家个人进行审查;第三个层次是建设单位可以委托施工图审查企业或其他设计企业进行审查, 第四个层次是由省级唯一的和国家级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设计审查 (不仅限于施工图 )机构进行审查。 其中,第一个阶段包含在设计单位本身的职责和设计费用之中,这方面无需多说,主要是要解决设计单位为降低人工成本,大量只用年轻人为主画图,缺少有

5、经验设计师把关的现象,避免出现“人行通道只有 1.4 米高”等低级错误,但使用不合理等高级错误也要避免,促进设计单位提高设计水平,以高水平的设计争取较高的设计费。第二和第三个阶段是由建设单位负责和付费的,第四个层次才是由行政部门负责和付费的。每个层次中,需要审查的项目应该是越来越少,前一个层次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进入下一个层次。这样就避免了过多的不必要的施工图审查,也避免了施工图审查单位过大的权利,施工图审查单位的意见不是一锤子定音的最后结论,后面可能还会有对它的审图意见的审查。施工图审查单位是企业,不是政府部门或政府委托的部门,建设单位可以面向全国选择施工图审查单位,施工图审查单位可以是专门的,

6、也可以是设计单位 (一般是甲级 )兼任的,即一个设计单位可以为另一个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成果审查,大家可以互相审查。 第 2 页 共 2 页 建设单位内部,如果有完善的设计管理部门,设计质量管理也是其中的职责,避免建设单位设计管理部门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对设计单位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指手画脚的状况。如果实在缺少资深的技术人员,可以聘请设计专家个人,根据项目的需要,按个人的专业进行独立的审查,而不一定都要全面的审查。专家一般应该是注册师,以个人身份受聘。这样的审查人员或设计顾问,既是注册师执业服务的一种类型 (这种类型在国内很少有采用的 ),充分发挥注册师的作用,也可以弥补一些建设单位和中小型设计单位专家型人员的不足。建设单位给专家少量的服务费,减少了施工图审查单位的中间环节,减轻了负担。 省级唯一的和国家级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设计审查 (不仅限于施工图 )机构,解决少量的重大疑难问题。应该由省内和全国确有很高专业水平和职业声望的专家来担任,其中大部分是有各种高级称号的专家担任,如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少部分由公开招聘的渠道,自我推荐、设计师群体推选产生,形成最权威的机构,隔一定的时间调整一次。最高层次的审查也不是没有监管的,但监管主要用调整人员来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