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原菌——【医学微生物学精品讲义】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57956197 上传时间:2020-12-29 格式:PDF 页数:60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畜共患病原菌——【医学微生物学精品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人畜共患病原菌——【医学微生物学精品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人畜共患病原菌——【医学微生物学精品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人畜共患病原菌——【医学微生物学精品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人畜共患病原菌——【医学微生物学精品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畜共患病原菌——【医学微生物学精品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畜共患病原菌——【医学微生物学精品讲义】(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畜共患病原菌人畜共患病原菌 范雄林范雄林 Tel: 027-83650639 Email: 华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华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一、一、人畜共患病原菌人畜共患病原菌概述概述 二、二、布鲁菌布鲁菌病的诊断与治疗病的诊断与治疗 定义定义 种类种类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寄生宿主寄生宿主 危害危害 发病增加的原因发病增加的原因 一、一、人畜共患病原菌人畜共患病原菌概述概述 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病(zoonosis)的定义)的定义:是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人和脊椎 动物的、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又称为人兽共患病,属于传 染病中的一个分支。 人畜共患病原微生

2、物的定义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的定义: 能够引起脊椎动物和人发生某些传染 病的病原体,称为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 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病(zoonosis)的)的种类种类:多 全球约有200种人兽共患传染病 我国有120种左右,并且有逐年增加之势。 细菌细菌 病毒病毒 螺旋体螺旋体 衣原体衣原体 支原体支原体 立克次体立克次体 埃立克体埃立克体 无形体无形体 真菌真菌 寄生虫寄生虫 20世纪世纪70年代迄今,全世界共新年代迄今,全世界共新 发现了发现了42种传染病,其中种传染病,其中人兽共人兽共 患传染病占患传染病占1/2以上以上,如流行性,如流行性 出血热、莱姆病、尼巴病、巴贝出血

3、热、莱姆病、尼巴病、巴贝 西虫病、艾滋病等。西虫病、艾滋病等。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多种多样 呼吸道传播,如:结核病、禽流感; 消化道传播,如: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 皮肤粘膜接触传播,如:钩端螺旋体病 按病原体寄生宿主分类:按病原体寄生宿主分类: 有以寄生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动物是此类疾病病原体的主要宿主, 通常在动物中相互传播,偶然侵入人群,引起人的疾病,如:狂犬病、 鼠疫和布鲁氏菌病等; 有以人为主感染病原体的,通常在人间传播,偶然感染动物,如:人 型结核病和甲型流感等; 有某些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中均可寄生、保存,如:钩端螺旋体病等; 有某些病原体必须以人和某种动物分别

4、为其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缺 一不可的一类人兽共患传染病,如有钩绦虫病、无钩绦虫病、囊尾蚴 病等。 危害危害:是多方面的是多方面的 严重地损害人群健康和生命 相当程度地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的发展受阻又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 国计民生的需求 某些疾病是突如其来的,防不胜防,引起社会恐慌 (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猪型链球菌) 发病发病逐渐增多的原因逐渐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方面的、 综合性的综合性的 科学技术进步,诊断水平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的深入,致使认识的人兽 共患病越来越多。如牛型结核病、猪流感、禽流感、猪链菌感染等。实 际上,相当一部分人兽共患病属于此类。 因兴修水利、开矿

5、山、修铁路、勘探石油、砍伐森林及狩猎等活动,将 原本在动物中存在和流行的疾病引入人群,成为人兽共患病,也是导致 人兽共患传染病增多的原因之一。如莱姆病、巴西出血热、森林脑炎、 土拉伦弗氏菌病、埃博拉热等。 病原体变异或基因重组等导致毒力增强,既侵犯人又能侵袭动物成为人 兽共患病。典型代表是HIV引发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金黄色 葡萄球菌产毒株、猪型溶血性链球菌侵犯人、猪频繁发生、高致病性 禽流感的出现(H5N1,H9N2)等。 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食品国际化交往增加,人流活动频繁,如疯牛病,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等。 二、布鲁菌病(二、布鲁菌病(Brucellosis)

6、诊断与治疗诊断与治疗 布鲁菌病(Brucellosis)又称波状热、,简称布病, 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变态反应性传 染病,具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特点。人类主要是由 家畜传染患病传染病。临床以长期发热、关节疼痛、 肝脾肿大和易转为慢性化为特征。是我国法定报告是我国法定报告 的的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OIE)将其列)将其列 为为B 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Undulant fever 39.5 37.0 在疫区,布病已得到广大牧民及医务人员的重视, 对本病已有一定的诊断意识。而在非疫区,

7、由于往 年布病发病率低,属少见病,临床医生往往容易忽 略或是误诊本病。 内内 容容 1病原体及布病的概况病原体及布病的概况 2布病临床特点与诊断布病临床特点与诊断 3 布病治疗与预防布病治疗与预防 (一)布鲁菌分类与命名 12 布鲁菌(brucella)属在分类学上属于根瘤菌目,布鲁 菌科,布鲁菌属。 一般按照宿主将布鲁菌属的表型鉴定:分为6个种19个 型。 牛种布鲁氏菌有8个型,即1-7型和9型;羊种有3个型 ,即1-3型;猪种有5个型,即1-5型;这3个种是人的主要 致病菌,其它还有犬种、沙林鼠种和绵羊附睾种。 B. abortusB. abortus 13 B. melitensis B

8、. suis (二)布鲁菌基本特性 14 革兰阴性球杆菌,大小0.50.70.61.5 m。涂片观察 菌体呈不规则单个排列,羊种菌呈球菌状,猪种菌呈球杆 菌状。无鞭毛和菌毛、不形成芽孢和荚膜,依菌体形态不 能鉴别本属各种别。 在血平皿培养基上菌落为乳白色半透明状。布氏琼脂培 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在阳光下看到为油滴状菌落,在暗色 背景时呈现半透明菌落,具有鉴定意义。 (三)抵抗力 15 布鲁菌属对干燥、低温有较强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 体传播。布鲁菌属在自然水体中可以生存5天4个月, 在自然土壤中可以存活4天4个月,在皮毛中可以存活 45天4个月;在鲜牛乳中可以存活2天18个月。 对湿热、紫外线、常

9、用的消毒剂、经典抗生素等比较 敏感。湿热90,514分钟;干热100,29分钟, 直射紫外线510分钟能杀死布鲁菌。对常用的各种普通 浓度的消毒剂及一些化学药物抵抗力很弱,0.2%漂白粉 处理2分钟或0.1%高锰酸钾作用7分钟,均可杀死布鲁菌 (四)组学特征和基因的表达调控 16 基因组特征: 布鲁菌的基因组为两个独立且完整的环状DNA染色体, 大小分别为2.1106bp和1.15106bp(猪种3型的基因组 只含一个染色体,大小约为3.2106bp)。G+C含量在 55%59%之间,各生物种的DNA高度同源(在90%以上)。 基因组中无质粒,也无温和噬菌体,有插入序列(IS)存在, 但在各菌

10、中拷贝数有所不同。16M菌是羊种1型菌,是重 要国际参考菌株。有3 198个ORF,分布在两个染色体上, 大染色体上有2 060个,小染色体上有1 138个。 近年基因型分型应用有很大的发展和研究,通过检测基 因特异片段,鉴定布鲁菌属或种,或者进行相应分型。 (四)组学特征和基因的表达调控 17 蛋白质组学: 对布鲁菌蛋白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蛋白的克隆表达 及免疫原性研究、用于区别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外膜 蛋白和型分泌系统相关蛋白和胞质蛋白等是近年来研 究的热点。尤其外膜蛋白,因其处于菌体最外层的外膜 上,与布鲁菌的致病和免疫等更加直接相关,成为研究 的重点。已经被发现的布鲁菌表面的主要外膜

11、蛋白(OMPs) 根据分子质量大小将它们分为七类。 布鲁菌细胞膜是一个三层膜的结构,最内层的膜被称为 细胞质膜,外层膜被称为外周胞质膜,最外层膜被称为 外膜。布鲁菌的外膜包括脂多糖、外膜蛋白和磷脂层。 其中脂多糖和外膜蛋白是布鲁菌的主要抗原,有些具有 免疫原性,有些与细菌的毒力有关。 东北农业大学师生因动物实验感染布鲁菌 28名 内蒙古逾百检疫员感染布鲁菌 飞鹤乳业数十位员工被证实感染 ( (五)布鲁菌病的公共卫生事件五)布鲁菌病的公共卫生事件 世界疫情分布世界疫情分布人间疫情人间疫情 据报道,有据报道,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布鲁氏菌病疫情,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布鲁氏菌病疫

12、情,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 各地,人布病发病率超过各地,人布病发病率超过1/10万万的国家有的国家有19个,如蒙古、原苏联、希腊、意个,如蒙古、原苏联、希腊、意 大利、阿根廷、阿尔巴尼亚、老挝、黎巴嫩、匈牙利、伊朗、爱尔兰等。大利、阿根廷、阿尔巴尼亚、老挝、黎巴嫩、匈牙利、伊朗、爱尔兰等。 (六)布病疫情概况(六)布病疫情概况全球全球 世界疫情分布世界疫情分布畜间疫情畜间疫情 有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绵羊、山羊存在布病流行,主要集中于非洲和个国家和地区的绵羊、山羊存在布病流行,主要集中于非洲和 南美洲等;有南美洲等;有101个国家和地区的牛有布病存在,主要分布于非洲、个国家和地区的牛有布病存在,主要

13、分布于非洲、 中美洲、南美洲、东南亚及欧洲南部等中美洲、南美洲、东南亚及欧洲南部等 (六)布病疫情概况(六)布病疫情概况全球全球 (七)布病疫情概况(七)布病疫情概况中国中国 2013年发病年发病43,486例,较去年同期增长例,较去年同期增长9.51% 2010年中国布病发病地区分布年中国布病发病地区分布 布病疫情概况布病疫情概况武汉市武汉市 自自2010年报告布病以年报告布病以 来,共有来,共有47例布病疫例布病疫 情。情。 首例布病疫情调查处理报告首例布病疫情调查处理报告 前言前言 2012年7月9日下午17时,东 西湖区疾控中心在疾病监测 信息网上发现同济医院报告 了一例布鲁氏菌病疑似

14、病例。 12日16:00经过省、市实验室 检测结果,结合该病例的流 行病学及临床症状,确认为 武汉市首例布鲁菌病病例。 疫情概况疫情概况 患者徐某某,35岁,6月1日因不 明原因发热、全身疼痛先后在当 地卫生院、东西湖区人民医院、 蔡甸中医院就诊,病情未见好转。 6月30日,以“间断高热20余天” 入住同济医院感染科病房,临床 症状主要为不规则发热、乏力、 关节疼痛及生殖器官炎症,医院 骨髓培养结果提示,高度怀疑布 菌感染,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抗 病毒、护肝及补液治疗,病情趋 于稳定,7月8日患者自行出院居 家治疗后转卫生院住院继续治疗。 间断高热20天,体温39度。入院第3天(约病情第3 周余

15、)出现左侧睾丸肿痛,超生证实为左侧睾丸炎 及精索炎。肺CT:双下肺纹理增多,考虑炎症。超 生:血吸虫病肝。骨髓增生略减低,异淋2%,血片 10%;所有病毒检测均阴性,肝功轻度受损;骨髓 培养:布菌;血培养:表葡。 武汉市首例布病疫情报告武汉市首例布病疫情报告 发病就诊及确诊经过发病就诊及确诊经过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接触多者发病多 人群分布 职业:患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 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皮 毛工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 男多于女。 流行时间分布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以家畜流产、生产季节为多 流行地区分布 牧区农区 农区城市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接触:接触:通过皮肤粘

16、膜,常见于与病畜通过皮肤粘膜,常见于与病畜 接触的畜牧兽医、饲养放牧人员、挤奶接触的畜牧兽医、饲养放牧人员、挤奶 工、接羔人员、布病专业工作者和畜产工、接羔人员、布病专业工作者和畜产 品加工企业等职业人群中,国外报道通品加工企业等职业人群中,国外报道通 过接触感染的病例占过接触感染的病例占50%50%以上。以上。 消化道:消化道:主要是通过食物或饮水,布主要是通过食物或饮水,布 鲁氏菌经口腔或食道粘膜进入机体,国鲁氏菌经口腔或食道粘膜进入机体,国 外报道喝奶感染率外报道喝奶感染率50%50%,吃肉感染率,吃肉感染率13%13%, 国内尚未见系统报道。国内尚未见系统报道。 呼吸道:呼吸道:常见于吸入被布鲁氏菌感染常见于吸入被布鲁氏菌感染 的飞沫及尘埃。的飞沫及尘埃。 因因 素素OR 95%CIOR 95%CI 宰杀病畜宰杀病畜4.7 4.7 1.91.9- -12 12 照料病畜照料病畜3.2 3.2 1.41.4- -7.3 7.3 喂养家畜喂养家畜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