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物理(二)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57929878 上传时间:2020-1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物理(二)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物理(二)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物理(二)教师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物 理 (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1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选址于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散裂中子源就是一个用中子来了解微观世界的工具,如一台“超级显微镜”,可以研究DNA、结晶材料、聚合物等物质的微观结构。下列关于中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并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B原子核中的中子与其他核子间无库仑力,但有核力,有助于维系原子核的稳定C散裂中子源中产生的强中子束流可以利用电场使之慢化D若散裂中子源中的中子束流经慢化后与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流速度相同,此时中子的物质波波长比电子的物质波波长长【答案】B【解析】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查德威克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故A错误;中子不带电,则原子核中

3、的中子与其他核子间无库伦力,但有核力,有助于维系原子核的稳定,故B正确;中子不带电,则散裂中子源中产生的强中子束不可以利用电场使之慢化,故C错误;根据德布罗意波波长,若散裂中子源中的中子束流经慢化后的速度与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流速度相同,因中子的质量大于电子的质量,则中子的动量大于电子的动量,则此时中子的物质波波长比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短,故D错误。2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rr0阶段,分子间作用力先变小后变大B在rr

4、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分子势能减小C在rr0阶段,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D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大,动能最小【答案】B【解析】当两分子逐渐靠近时,在rr0阶段,分子间作用力先变大后变小,A错误;在rr0阶段,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则当两分子逐渐靠近时,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分子势能减小,B正确;在rr0阶段,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逐渐靠近时,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分子势能增加,C错误;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D错误。3如图所示,一闭合的金属圆环从静止开始下落,穿过一竖直悬挂的条形磁铁,磁铁的N极向上,在运动过程中,圆环的中心轴线始终与磁铁的中轴线保持重

5、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于金属圆环来说,在AB段磁通量向下B条形磁体的磁感线起于N极,终于S极,磁感线是不闭合的C自上向下看,在AB段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D自上向下看,在AB段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答案】C【解析】在圆环还没有套上磁铁之前,圆环中磁通量方向向上,故A错误;磁感线是闭合的,故B错误;根据楞次定律,AB段感应电流是顺时针方向,故C正确,D错误。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

6、弹力可能为零C若加速度足够小,则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D若加速度不断的增大,斜面对球不仅有弹力,而且该弹力是一个定值【答案】D【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像,分析受力情况,如图,受重力mg、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F2和斜面的弹力F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小球所受的合力为ma,即重力、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三个力的合力等于ma,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不等于ma,故A错误。设斜面的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竖直方向:F1cos mg,水平方向:F2F1sin ma,由看出,斜面对球的弹力F1大小不变,与加速度无关,不可能为零。由看出,若加速度足够小时,F2F1sin mgtan 0,故BC错误。若

7、F增大,a增大,斜面的弹力F1大小不变,故D正确。5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实线MN是一条方向未标出的电场线,虚线AB是一个电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电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aB,电势能分别为EpA、Ep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一定从A向B运动B若aAaB,则Q靠近M端且为负电荷C无论Q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一定有EpAEpBDB点电势可能高于A点电势【答案】C【解析】由于不知道电子速度变化,由运动轨迹图不能判断电子向那个方向运动,故A错误;若aAaB,则A点离点电荷Q更近即Q靠近M端;又由运动轨迹可知,电场力方向指向凹的一侧即左侧,所以,在MN上电场方

8、向向右,那么Q靠近M端且为正电荷,故B错误;由B项可知,电子所受电场力方向指向左侧,那么,若电子从A向B运动,则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若电子从B向A运动,则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所以,一定有EpAEpB,求解过程与Q所带电荷无关,只与电场线方向相关,故C正确;由B项可知,电场线方向由M指向N,那么A点电势高于B点,故D错误。6如图,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与二极管一起接在u220sin50t(V)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55 的电阻,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电流表为理想电表。则()A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为110 WB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110 WC电流

9、表的读数为l AD副线圈输出的电流方向不变【答案】A【解析】因为原线圈上接有理想二极管,原线圈只有半个周期有电流,副线圈也只有半个周期有电流U1mU2mn1n2,所以副线圈电压的最大值U2m110 V,设副线圈电压的有效值为U2,则,解得U255 V,副线圈的输出功率110 W,原线圈的输入功率P1P2110 W,故A正确,B错误;电流表读数 A,故C错误;因为原线圈上接有理想二极管,原线圈中电流方向不变,原线圈中电流增大和减小时在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副线圈输出的电流方向改变,故D错误。7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C从图示位置分别以相同的速度v0水平向左抛出,最终都能到达

10、坐标原点O。不计空气阻力,x轴所在处为地面,则可判断A、B、C三个小球( )A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动量变化率之比为111B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之比为123C初始时刻纵坐标之比为123D到达O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之比为149【答案】A【解析】由于三个小球做平抛运动,由动量定理得mgtp,所以,所以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动量变化率之比为111,故A正确;根据xv0t,水平初速度相同,A、B、C水平位移之比为123,所以它们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3,初始时刻纵坐标之比即该过程小球的下落高度之比,根据Hgt2,初始时刻纵坐标之比为149,重力做功为mgH,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

11、之比为149,故B、C错误;到达O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分别为:、,所以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之比为123,故D错误。8如图所示,某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电压为U1的电场加速后,射入水平放置、电势差为U2的两块平行导体板间的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沿平行于两板的方向从两板正中间射入,穿过两板后又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边界线竖直、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设粒子射入磁场和射出磁场的M、N两点间的距离为s(不计重力,不考虑边缘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仅将水平放置的平行板间距增大,则s减小B若仅增大磁感应强度B,则s减小C若仅增大U1,则s减小D若仅增大U2,则s增大【答案】B

12、【解析】对于加速过程,有qU1mv02,得v0,带电粒子在水平导体板间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可将射出电场的粒子速度v分解成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设出射速度与水平夹角为,则有:cos ,而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运动轨迹对应的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可得,半径与直线MN夹角正好等于,则有:cos ,所以s;又因为半径公式R,则有s。可知增大平行金属板两板间距时,s不变,选项A错误;s随U1变化,s与U2无关,仅增大U1,s将增大,故C、D错误;仅增大磁感应强度B,则s减小,选项B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

13、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如图所示,一玻璃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让太阳光或白炽灯光通过狭缝S形成细光束从空气射向柱体的O点(半圆的圆心),产生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现保持入射光不变,将半圆柱绕通过O点垂直于纸面的轴线转动,使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恰好垂直。在入射光线的方向上加偏振片P,偏振片与入射光线垂直,其透振方向在纸面内,这时看到的现像是( )A反射光束1消失B透射光束2消失C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都消失D偏振片P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90角,透射光束2消失【答案】AD【解析】自然光射到界面上,当反射光与折射光垂直时,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且反射光的偏振方向与纸面垂直

14、,折射光的透振方向与纸面平行,因此当在入射光线方向垂直放上透振方向在纸面内的偏振片P时,因垂直于纸面无光,则反射光束1消失,A正确,B、C错误;偏振片转动90,平行于纸面内的光消失,则透射光束2消失,D正确。10如图所示,绝缘固定擦得很亮的金属板A水平放置,其下水平放置接地的铜板B。两板间距为d ,两板面积均为S,正对面积为S,且SS。当用黄光灯照射金属板A上表面时间1秒后移走黄光灯源,此时A、B间一带电液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在忽略电容器漏电的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带电液滴带负电B增大正对面积为S或增大两板间距d,带电液滴仍然处于静止状态C其他条件不变,若改用紫色光源照射金属板A上表面

15、时间t秒后,液滴一定将向上运动D其他条件不变,若改用光强更大的黄光源照射金属板A上表面时间1秒后,液滴一定将向上运动【答案】AD【解析】A板发生光电效应,电子“跑走”极板剩余正电荷,A、B板间形成方向向下的匀强电场,由液滴处于静止状态可知Eqmg,故带电液滴带负电,故A正确;增大正对面积,根据C,可知C将变大,根据U,可知U将变小,根据E,可知电场强度减小,带电液滴受到电场力减小,故带电液滴将向下运动,故B错误;光电效应产生的电子个数与光子个数有关,由于无法确定紫光光源在单位时间产生的光子个数与黄光灯源的对比,故无法判断,故C错误;改用光强更大的黄光源照射金属板A上表面,不存在漏电的情况下,A板的正电荷将越积越多,A、B板间电压也将越来越大,液滴受到的电场力也将大于重力而向上运动,故D正确。11如图所示,地球质量为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