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三十年重要作家考题汇编

上传人:博*** 文档编号:157922038 上传时间:2020-12-28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学三十年重要作家考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现代文学三十年重要作家考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现代文学三十年重要作家考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现代文学三十年重要作家考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现代文学三十年重要作家考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文学三十年重要作家考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学三十年重要作家考题汇编(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学三十年重要作家考题汇编小说类 散文类诗歌类戏剧类专题一 小说类简述叶圣陶早期小说创作艺术;(一)内容上,以描写小市民、小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著称; 叶圣陶立足于冷静批判立场,以严肃创作态度及忠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先后创作了低能儿、潘先生在难中等以教育为主题的小说。一方面展现了军阀战争下城镇居民颠沛流离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塑造了如“潘先生”般自私求安。精神空虚的小市民、小知识分子形象,从而暴露教育界的腐败和揭示小市民的精神病态。(二)形式上,巧妙的情节安排和工细的心理描写; 小说整体布局严谨,开头有写逃避,中间写曲折过程,结尾以逃难作结。首尾一贯,是叶圣陶小说的典型写法。而如第三章中描写人物

2、听闻战争到来的窘况,以此增加戏剧性,别具匠心。 且在跌宕的情节中作者善于通过描写人物心理变化以反映人物个性,如潘先生从车站出来时的几忧几喜的波折,较好地表现出其典型性格。(三)手法上,重于讽刺,风格辛辣而平静,语言冷静而客观; 作者善于将同情感与朴素纪实相融合,以事实的对照进行不动声色的讽刺,通过社会心理透视人物心理,以此反映人物。如通过描写潘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不动声色地反映出其内心的恐慌与焦虑。且其语言纯正洗练,讲究规范性。简述倪焕之的艺术成就;答:倪焕之是叶圣陶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与茅盾的子夜一同构成现代长篇小说的真正开端,具有重要的艺术成就。(一)史诗般的宏大结构; 小说展示

3、了广阔的社会画面,以倪焕之从辛亥革命胜利之初到大革命失败的十余年经历为主线,穿插诸多政治事件,如“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从而反映了此十余年间中国自乡村到城市的社会生活,凝聚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二)时代性的深刻主题; 小说中倪焕之这一形象可视为文学史中“知识分子心理变迁史”的典型人物,通过描写其投身革命,从不断追求到最终觉悟的过程,反映了其时代知识分子的彷徨与探索过程,显示出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艰巨性。(三)鲜明的现实风格; 作者采用以典型环境塑造典型形象的手法刻画人物,有意识地将人物置于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巨变的时代背景中,既展示了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又穿插真实的生活细节;既写出人物性格变化又写

4、出其发展依据;既写出人物个性又展示一定人物共性。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为现代长篇小说的创作与发展奠定坚定基础。(四)凝练隽永的语言; 作者发展了前期严谨凝练、朴实隽永的风格,更加注重炼字和深化意蕴,刻意追求语言的纯净和精辟,显示出其圆熟的技艺。 简述郁达夫小说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答:郁达夫至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和大胆的描写”引起广泛讨论,由此开辟了“自叙体”小说的创作潮流,形成其独特创作特色。自叙体的抒情小说; 郁达夫的作品侧重表现自我,带有浓厚的主观意识。大多以第一人称“我”作为主人公,如迷羊、薄奠;或虽采用第三人称却可视为其自身的化身,如化名为“于质夫”或是“黄仲则

5、”的银灰色的死、采石矶等。将郁达夫的作品串联进行解读,基本上与郁达夫的生活轨迹相合。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故事,更能感受到抒情主体的强烈情感宣泄,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 但这种自叙体不等于自传,仅为了传达出作者的创作目的:“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以求得“世人能够了解我内心的苦闷就对了。” 【此类小说,加之以郁达夫的身世及其于日本留学期间形成的弱国子民的强烈情结,与当时“五四”退潮后青年一代普遍存在的精神失落和经济、婚恋苦闷相呼应,造成了当时的“郁达夫热”。】结构的散文化倾向; 郁达夫的小说不追求曲折的情节和周致的构思,而主要描写个人情绪的流动与心理的变化,以直抒胸臆的手法,激烈的笔调表现主人公所

6、经历的生活,于中坦率地剖析自我,甚至以长篇独白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以抒情的真切构成情感的结构。如沉沦中通过人物的日记披露其内心的痛苦。 零余者形象的塑造; 所谓“零余者”即指“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到社会挤压却无力把握自身命运的小人物与弱者,一方面与现实社会势不两立,宁愿穷困也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另一方面痛骂世道并经过各种变态行为表示反抗。实质上可将之视为作者对自身精神困境的一种自叙,并经由此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如沉沦中便塑造出由于个性解放(包括性的要求)和爱国情怀受到压抑而导致绝望并麻醉、残杀自己的知识青年形象。时代病的揭示; 郁达夫的小说往往呈现出其独

7、有的感伤美与病态美,作者竭力抒发主人公的苦闷情怀,及由此而生的颓废和变态的心理言行,从中揭示出一种“时代病”,在“五四”退潮后具有相当的代表性。郁达夫一方面紧紧扣住青年知识者本身的心理和生理的变态,另一方面指出青年病态的制造者正是黑暗的病态社会,可以说郁达夫笔下病态的人物的命运是和祖国民族的命运相关联的。文笔的流丽清新; 郁达夫创作中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包含感情,富有色彩与节奏。 总之,郁达夫的“自叙体”抒情小说更新了传统的小说手法,丰富了小说的体式,以较高的美学价值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做出贡献。简述许地山小说的艺术特色;答:许地山是文研会风格最为独特的一位,五四期间开始创作小

8、说,主要关注人生问题,因其独特的经历而形成了其小说的别样风格,现试简述于下:(一)奇特的题材内容; 其作品大多以东南亚生活为题材,着力于描绘异域色调和地方风物,如仰光的瑞大光宝塔、风光旖旎的绿漪湖,予人以异国感受。(二)玄妙的宗教色彩; 许地山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使得其作品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在提供人生问题的答案时常加入佛教教义或基督教哲学的宗教成分,表现出对现实人生和终极人生的双重关注。其作品传达出一种人生态度:主张承受苦难,在认同与顺应苦难中把握自己的命运。如商人妇中惜官虽被丈夫遗弃且被骗卖给印度商人,她却始终保持对生活的信念,乐天知命。(三)坚毅的人物性格; 许地山小说中的人物多呈现出坚

9、韧的性格,面对苦难却忍辱负重,具有一定程度的现实教育意义。如早期作品缀网劳蛛中的尚洁,面对丈夫的误解与伤害总以从容坦荡、无怨无悔的态度面对,体现出勇敢面对命运的坚韧精神。又如后期作品春桃中的春桃,面对生活中的苦难艰辛,她却凭借对人生强烈的爱而坚强劳作。(四)浪漫的艺术风格; 许地山的小说多倾向于浪漫主义,喜以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情节曲折生动,富于传奇性。注重以情动人,融含蓄的情感与深沉的哲理于一体。叙述中常以新颖的象征和隐喻表达,文字清新秀丽,自然优美。 五、简述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的形象;答: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代表作,主人公莎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审美价

10、值和认识价值。(一)率性的个性主义者; 莎菲此形象,是一个走出家门,漂泊异地的知识分子女性,是五四以后觉醒的知识分子女性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她勇于脱离封建家庭,按个性主义者的理想独来独往。其率性而为,不屈从于外部势力,就连对人生感到绝望时也不顺从,宁愿在病中失眠、酗酒,用自我毁灭的方式来表达对顽冥不化的世道的不合作。(二)可悲的女权主义者; 莎菲对爱有着强烈的追求,然而求爱却失爱,既不愿为传统的中庸之爱而嫁入封建小家庭中,故而放弃了爱她却怯弱的苇弟。也不愿意为市侩之爱而出嫁,又放弃了她醉心却只会追求金钱的凌吉士,于是只能抱着这种“个人的孤独的灵魂的倔强”生活着。她既有着对爱情的冲动,却又理智地

11、思考着作为女性的地位与意义,从而陷入到可悲的难以找寻到出路的困境。(三)病态的知识分子形象; 相对于莎菲所处的五四退潮后的中国现实,莎菲无疑是“异质”般的存在。她执拗地寻求人生的意义却无所获,重感情却更爱幻想,鄙视世俗却又不时有沉溺声色的危险,因而陷入到精神苦闷的地步,实质上是五四退潮后追求个性解放的封建礼教叛逆者的心灵写照,正如茅盾所言的“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 叛逆的绝叫者”。显示出于五四运动中获得个性解放的青年知识分子在革命低潮中陷入彷徨的普遍性精神困境。六、简述张天翼小说的艺术风格;答:张天翼是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杰出的讽刺小说家,其小说主描写小市民的灰色人生和知识分子

12、的庸俗虚伪。代表作华威先生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经典名篇。现试列举其小说的艺术风格如下:(一)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张天翼坚持现实主义的原则进行创作,执着于现实,将讽刺的笔触伸入到旧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真实地反映出病态的社会人生,尤其是小市民和小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与底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其小说主要塑造出三类讽刺典型,一是庸俗的知识分子、小市民形象,如华威先生中的华威;二是充满名利竞争意识的愚昧下层劳动者形象,如包氏父子中的老包;三是虚伪狡诈的地主、官僚形象,如清明时节中的谢老师。总之,于社会各阶层人物均有所讽刺,以揭示出现实生活的黑暗。(二)匠心独运的讽刺艺术; 张天翼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现象中提炼出

13、富有典型意义的情节,以漫画式、粗笔勾勒的夸张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出人物的性格,使得人物生动形象,从而造成强烈的讽刺效果。再者,其善于将人物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的言行加以尖锐的对比,从而揭示人物性格,增强喜剧效果。如华威先生在不同的会议上高谈抗战,而在家中却对抗日青年破口大骂,于对比中无情地揭示其虚伪的性格。七、简述在其香居茶馆里的艺术特色;/ 沙汀短篇小说艺术特色【结合框内】答:在其香居茶馆里是沙汀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围绕着兵役问题,揭示出国民党统治的黑暗腐败。有以下艺术特点:(一)紧凑的结构安排; 小说仅截取兵役事件中的吃茶饼一个场面,对于事件的前因后果则通过人物的对话简略交代

14、,而事件的幕后操纵者却采用暗笔写法不明确点出,从而使整篇作品显得集中而紧凑。小说结尾出人意料而又突显主题,从而既具喜剧效果,也加强了全篇的讽刺力度。 【沙汀小说结构紧凑,故事性强,善于从矛盾最尖锐处入手,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言行凸显人物性格。】(二)强烈的讽刺效果; 讽刺是沙汀小说的重要特征,其极少直接出面议论,而保持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进行叙述,常于一些奇特而精彩的细节描写中,或是对人物的肖像、做派及谈话中表现出真切而冷隽辛辣的讽刺,于不卖弄处绵里藏针,看似平实却针针见血。如文中描写治保主任方治国和邢幺吵得不可开交的闹剧,到高潮时却因米贩子带来的消息而使得纠纷变为无谓的笑剧,从而暴露出

15、国民党兵役的黑幕,起到强烈的讽刺效果。再如贪官方治国竟得到县长“尽瘁桑梓”的嘉奖,于不动声色中达到嘲讽的目的。(三)独特的语言艺术; 小说讽刺艺术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作家对四川民间语言的纯熟运用。沙汀对四川方言土话刻意提炼而使用自如,使得叙事状人、勾写心理等方面显得风趣幽默,韵味深长。简述沙汀长篇小说的艺术风格;答:沙汀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著有长篇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合称“三记”,显示出沙汀长篇小说创作的成就,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一)严谨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沙汀的长篇小说创作均遵循生活本身的逻辑,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加以表现,显示出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即其所言的将“一切阻碍抗战、阻碍改革的不良现象指明出来,以期唤醒大家的注意。”如(二)杰出的题材选取角度; 沙汀的长篇小说善于从日常生活和社会风俗中选取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将对平凡事物的描绘与社会问题的揭示结合。其小说的主人公多是贫苦百姓、自由职业者和学生,通过描写来自农村、城镇底层的人民的生活,揭露出统治阶层对人民的欺骗、压榨与掠夺,饱含尖锐的抨击与控诉及抗争,故而平凡的日常生活画面中交融着如火如荼的气息与急骤的旋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古代文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