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出题规则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57771367 上传时间:2020-1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出题规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出题规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出题规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出题规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出题规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出题规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出题规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出题规则 引导语:以下是的为大家找到的硕士答辩出题规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般情况下,主问委员提问时会遵循下列原则: 1.。主问委员给每位答辩者一般要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问题,这些要提的问题一般会按照先易后难的次序提问。所提的第一个问题一般会考虑到是学员答得出并且答得好的问题。学员第一个问题答好,就会放松紧张心理,增强“我”能答好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在以后几个问题的答辩中发挥出正常水平。反之,如果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就答不上来,学员就会背上心理包袱,加剧紧张,产生慌乱,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后面几个问题的答辩,因而也难以正确检查出学员的答辩能力和学术水平。 2.。为了正确地检测学员的专业

2、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有时需要把一个大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并采取逐步深入的提问方法。如有一篇浅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文,主问委员出的探测水平题,是由以下四个小问题组成的。(1)什么是科学技术?(2)科学技术是不是生产力的一个独立要素?在学员作出正确回答以后,紧接着提出第三个小问题:即(3)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一个独立要素,为什么说它也是生产力呢?(4)你是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通过这样的提问,根据学员的答辩情况,就能比较正确地测量出学员掌握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如果这四个小问题,一个也答不上,说明该学员专业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如果四个问题都能正确地回答出来,说明该学员基础知识掌握得

3、很扎实;如果能回答出其中的23个,或每个小问题都能答一点,但答得不全面,或不很正确,说明该学员基础知识掌握得一般。倘若不是采取这种逐步深入的提问法,就很难把一个学员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情况准确测量出来。假如上述问题采用这样提问法:请你谈谈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员很可能把论文中的主要内容重述一遍。这样就很难确切知道该学员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是好、是差、还是一般。 3.。一般地说,在三个问题中,应该有一个是关于基础理论知识的题目,有一个是要求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题目。在基础题中,可提名词概念,部分段意简述;分析结构;论述与论题相关的观点;从不同角度检查学员对问题的研究程度。在基

4、础题中,针对不同学历,提出不同的要求。一般说来,大专学员着重考查对概念(范畴)的理解,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本科学员着重考查对基本原理、知识及范畴的融会贯通,并能从各自的内涵与外延,准确地、系统地表述;研究生着重从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定律的产生和形成,以及目前发展完善的情况。学员毕业论文的特点在于运用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从多年来的不同班次的论文来分析,大专班学员只能是一般应用,即能用理论说明问题。对这个层次的考查,着重点应放在理论与实际的有机联系上,不是理论与实际两张皮,或者二者联系得很勉强。本科班学员实际能力考查的着重点应放在理论与实际的融会贯通方面。研究生的考查着

5、重点自然是触类旁通,用关于某一专业的知识,推出同类中其他事物及规律性。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应用的范围更广,甚至还应要求从“比较学”上看问题,并具有较强的能力。 4.。即在三个问题中,既要有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又要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同时,对某一篇论文所提问题的深浅难易程度,应与指导教师的建议成绩联系起来。凡是指导教师建议成绩为优秀的论文,答辩委员所提问题的难度就应该大一些;建议成绩为及格的论文,答辩委员应提相对浅一些,比较容易回答一些的问题。 1、考察论文的真实性 2、考察相关知识与应用能力 3、考察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一)、研究生向答辩委员会报告自己硕士论文的

6、简要情况(时间约20分钟)。 答辩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1)论文的内容、目的和意义;所采用的原始资料;(2)硕士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 (3)成果、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 撰写论文答辩报告的注意事项: 1、突出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2、介绍论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 3、强调论文的新意与贡献 4、说明做了哪些必要的工作 (二)、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问题,进行答辩(时间1015分钟)。 提问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2)论文所涉及的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3)考察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关问题。 答辩提问的类型: 01、对选题意义提问 02、对重要观点及概念提问 03、对论文新意提问 04、对论文细节提问 05、对论文数据提问 06、对论文薄弱环节提问 07、对建议可行性提问 08、对自己所做工作的提问 09、对超出论文范围的提问 10、没有标准答案的提问 答辩提问时须知: 1、应用能力与知识宽度的准备 2、作好常规性问题的准备 3、细节问题不可忽视 4、对自身能力的考查 5、对论文可行性把握提问和回答问题时间约30分钟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