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进士第一村考(1)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57746542 上传时间:2020-12-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进士第一村考(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华进士第一村考(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华进士第一村考(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华进士第一村考(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进士第一村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进士第一村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进士第一村考(1) 关键词:我国古代进士,曹村进士八十二,名副其实第一村中华进士第一村位于浙江温州瑞安曹村镇。曹村距瑞安市区 18.7 公里,温州市区 64 公里,平阳县城 34 公里,地处飞云江下游南岸。后晋年间( 936-947 ),曹氏第十一世祖曹霭、曹霅、曹昌裔三兄弟为避闽乱,从福建长溪迁居许峰。经过 200 多年的繁衍,发展成为一支庞大的家族,从此许峰就叫曹村。南宋绍兴二十七年( 1157 ),曹逢时首登进士第,曹村文风渐盛,一时人才辈出。据曹氏族谱统计:“登进士甲科者 29 人,武进士者 6 人,特奏名进士者 21 人,太学进士者 38 人,武学进士者 6 人,乡贡进士者 9

2、人,胄贡进士者 35 人,漕贡进士者 16 人”。 1 曹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进士村。 2003 年,曹村新建牌坊,上书“中华进士第一村”。曹村能不能称中华进士第一村,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游人的关注。为了郑重其事,瑞安市有关部门邀请笔者对此进行考证。一、我国古代之进士考证中华进士第一村,主要是考证曹村进士的人数,看它是否全国第一。考证人数,首先必须搞清进士的概念。何谓进士?进士“意即贡举人才”。 2 在封建社会,向皇帝贡举人才,隋朝以前实行“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用考察举荐的方式选用人才。这些办法有很大的不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政权掌握在豪强大族手中。从隋炀帝开始,设立

3、进士科,采用分科取士,通过公开考试来选用人才,史称“科举制度”。 3 这是世界上最早、最科学、最民主的选官制度,考卷面前人人平等,“朝为田舍翁,暮登天子堂”。其公平、民主程度,使今天的西方民主的人士赞叹不已。唐代进士考试一年举行一次。考生来源:一是由国子监、地方州县学校的保送者“生徒”,二是经州县考试选拔出来的自学者“乡贡”。考试的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法律科),明字(文字科),明算(算学科),道举(玄学科),童子(十岁以下能通一经者),开元礼(开元时的礼仪),三礼(礼记、仪礼、周礼),一史(考史记),三史(考史记和前后汉书),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进士科之外,其他各科称“诸

4、科”,考中均称进士。 4 举子主要集中在进士、明经两科。明经科着重考儒家经义,进士科着重考诗赋和政论。考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称“礼部试”(又称“省试”),习称举进士。考试合格称“登科”,“赐进士及第,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的名义”。进士第一名称“状元”,或称“状头”。这是取得出身资格的考试,具备了做官的条件。做官还要经吏部的“释褐试”,考中脱下布衣穿上官服做官。 5 宋代进士考试最先一年一次,后来改为三年一次。考试的科目有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传、三礼、学究、明经、明法,神宗时增设经义、诗赋、明经行修科,南宋高宗设立博学宏词科、八行科。 6 举子来自太学、漕举和解试。解试由各州府

5、进行考试,次年将合格的考生解送礼部。 7 太学是宋代培养人才的最高学府,上舍上等,立即“引见释褐”,可直接授官;上舍中等“免礼部试”,可直接参加殿试;上舍下等“免解试”,可直接参加礼部考试。 8 漕举又称“漕试”、“牒试”、“胄试”、“别试”。宋代为防止考官舞弊,规定有关官员子弟、亲戚、门客牒送国子监、转运司考试。考试合格,即赴礼部应试。 9 宋代(太祖赵匡胤)增加了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合格才称进士,所有考生成为“天子门生”。殿试及第即行授官。 10 殿试的名次:太宗太平兴国八年( 983 ),“始分三甲”。孝宗乾道二年( 1166 ),“御试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第二甲,赐

6、进士及第并从事郎;第三甲、第四甲,进士出身;第五甲,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称“榜眼”,南宋以第三名为“探花”。 11 这是“正宗”的甲科进士。宋代有特奏名进士。宋史记载:“凡士贡于乡而屡黜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积前后数举,参其年而差等之。遇亲策士则另籍其名以奏,经许附试,故曰特奏。”太平兴国二年( 977 ),太宗御殿复试,得进士 109 人,诸科 200 人。“又阅贡籍,得十举以上至十五举进士、诸科 180 余人,并赐出身。九经 7 人(考试)不合格,亦怜其老,特赐同三传出身。凡 500 余人,皆赐袍笏”。 12 建炎初年( 1127 )高宗下诏:下第进士年四十以上

7、,六举经御试、八举经省试,五十以上四举经御试、五举经省试,河北、河东、陕西特各减一举;元符(哲宗)以前经过省试,两举不限年龄,一举年五十五以上的,各道转运司允许直接赴京廷试。这年秋天,四方士集行在,帝亲试于集英殿。“第为五等,赐正奏名李易以下 451 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特奏名第一人附等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第三人赐同进士出身,余赐同学究出身。” 13 这是皇帝的恩赐进士。明清进士考试也三年一次,考试科目按旧制。乡试之后,各省举人(省城考试中举称举人)集京会试。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为题,考试形式重八股。考中称贡士,然后再参加殿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

8、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通称进士。”明朝殿试后进行授官。清朝一甲前三名也在殿试后授官,授翰林院修撰和修编。其他进士还要进行朝考,按等第分授庶吉士、侍中、御史、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太常,再次授推官、知州和知县等。 14 除了文科进士,还有武举进士。通典记载:唐武举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 702 ),由礼部主持。每年武举考生和明经、进士的乡贡一样,由各州举选。考试的项目有马射、步骑、平射、马枪、负重等,高者“授以官。” 15 宋代武举三年一次。天圣八年( 1030 )仁宗亲试武举十二人,先试骑射,然后试策,

9、“以策为去留,以弓马为高下。”南宋武举与科举、三舍法并重。孝宗乾道五年( 1169 ),武举殿试才和文举一样,“始给黄牒,榜首赐及第,余并赐武举出身。” 16 明朝洪武十三年( 1387 )朱元璋采纳礼部的建议,“立武学,应武举,其武臣子弟令于各直省应试。”宪宗成化十四年( 1478 ),采纳太监汪直的建议,诏武举,乡试、会试按“文科例”。孝宗弘治十七年( 1504 )“改定武举三年一次,张榜赐宴。” 17 清代武举与文举一样,各省武子集京会试、殿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武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一甲一、二、三名分别称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 18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10、武进士。二、曹村进士八十二对照以上历代有关进士史料的记载,来看曹村进士的人数。根据明代嘉靖瑞安县志、万历温州府志、清代乾隆温州府志、嘉庆瑞安县志及瑞安市志的记载,曹村甲科进士 26 人:绍兴丁丑(二十七年, 1157 )王十朋榜:曹逢时,严州司户,福州教授。淳熙辛丑(八年, 1181 )黄由榜:曹易,台州通判,四川茶司。淳熙甲辰(十一年, 1184 )卫泾榜:曹杭,黄州教授。绍熙庚戍(元年, 1190 )余复榜:曹叔远,涪州通判,遂宁、袁州知府,工部侍郎,秘书省监,国史馆修编,礼部侍郎兼侍讲,徽猷阁待制,宋史有传。嘉泰壬戍(二年, 1202 )傅行简榜:曹豳,隆兴府靖安县主簿,大理寺秘书丞,浙

11、东提刑点狱,左司谏,福建知州,工部侍部,礼部侍郎,宋史有传。嘉定戊辰(元年, 1208 )郑自成榜,曹觱,刑部侍郎。嘉定辛未(四年, 1211 )赵建大榜:曹泳,庆元司法参军。嘉定丁丑(十年, 1217 )吴潜榜:曹靖,新州知府。嘉定庚辰(十三年, 1220 )刘渭榜:曹黼,福州帅参。嘉定庚辰(十三年, 1220 )刘渭榜:曹子辰,司理参军。绍定壬辰(五年, 1232 )徐元杰榜:曹邰,惠州知州。瑞平乙未(二年, 1235 )吴叔吉榜:曹良平,沿海制置三司。嘉熙戊戍(二年, 1238 )周坦榜:曹愉老,沿海制干,大理寺丞。淳祐辛丑(元年, 1241 )徐俨夫榜:曹良度,审计司干。淳祐甲辰(四年, 1244 )留梦炎榜:曹元发,户部侍郎。淳祐丁未(七年, 1247 )张渊微榜:曹良朋,礼部侍郎,监察御史。淳祐庚戍(十年, 1250 )方逢辰榜:曹茂冲,定海令。共2页: 1论文出处(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