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淋巴结节结核PPT课件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57745612 上传时间:2020-12-2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6.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纵隔淋巴结节结核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纵隔淋巴结节结核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纵隔淋巴结节结核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纵隔淋巴结节结核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纵隔淋巴结节结核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纵隔淋巴结节结核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纵隔淋巴结节结核PPT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例讨论,病史,患者,女性,17岁,消瘦、乏力、食欲减退。,CT平扫 轴位,CT平扫 冠状位,CT增强 动脉期 轴位,CT增强 动脉期 冠状位,CT增强 静脉期 轴位,CT增强 静脉期 冠状位,请大家讨论,纵膈淋巴结结核,概述,纵膈淋巴结结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原发性病因不明,表现为(慢性)淋巴肉芽肿。 原发性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特别是AIDS 病患者,而健康人群中不常见。 2、继发性多由邻近部位结核感染波及,多来自肺部结核。 继发性纵膈淋巴结结核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但是近年来随着儿童计划免疫的全面实施,其发病率见低,成人发病率明显增加。,CT诊断价值,CT能很好地显示纵隔淋巴结核

2、的结节大小、边缘、密度及肺内有无伴发病变,而增强CT扫描更能显示中央低密度衰减区和周边强化的结节,加上随访,对诊断纵隔淋巴结核,甚至对确定是否活动期有很大帮助。,影像学表现,1、病变形态与边缘变化 病灶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变化分 3种: 1 )边缘清晰,周围脂肪间隙存在; 2 )边缘不清,周围脂肪间隙模糊; 3 )病灶融合成边缘不规则团块形, 气管、 支气管受压。,2、 密度变化 1)平扫时就可见结节内中央低密度 ,增强后周边呈环 形强化。 2)增大的淋巴结是多灶的小、低密度交错,部分淋巴 结粘连,平扫界限不清,增强后可见区域粘连的淋 巴结不完整的强化环而中心低密度影部分相连。 3)结节

3、也可以是均质的,没有低密度衰减区,而且结 节相对较小。 4)部分病灶伴有钙化。,3、 肺内伴发病变 A: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肺内纤维条索钙化灶未见活动性 病变. B:发现右肺近纵隔结节影.,鉴别诊断,纵膈淋巴结结核需与纵膈淋巴瘤、纵膈型肺癌、肺门淋巴结转移瘤等相鉴别。,淋巴瘤,淋巴瘤双肺转移,诊断要点:纵隔淋巴瘤肿大的淋巴结分布以前纵隔和支气管旁组最常见,可融合成块,肿大淋巴结有融合包绕大血管的趋势也可致血管移位,多见于青年或青少年,其次为老年,临床有发热等,其他部位多有淋巴结肿大。,纵隔型肺癌,转移性肿瘤,转移瘤:常有原发病史,并常以肺癌多见,其受累部位常位于上腔静脉与气管之间,隆突下及支气管肺

4、区,血管前间隙受累较少见,而且增强强化不明显 。,胸内甲状腺肿,胸内甲状腺肿,胸内甲状腺:1)常位于胸骨后间隙,主气管常受压 移位 2)钙化常见, 3)肿块常向颈部延伸, 4)可有明显强化。,胸腺瘤,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起源于未退化的胸腺组织,临床伴有重症肌无力症状。多见于30一50岁,平均发病年龄44岁。,CT肿块沿升主动脉、上腔静脉生长,与右心缘分界较清,内可见一粗条状钙化影。,畸胎瘤,1)囊性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 2)发病年龄小于胸腺瘤 3)肿块内可有多种成分,脂肪,骨,钙等 4)囊变多见,纵隔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或囊性畸胎瘤为囊壁不厚而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内容多为密度偏低均匀一致的液

5、体,囊性畸胎瘤,恶性畸胎瘤,神经源性肿瘤,小结,好发于中、青年肿大淋巴结以多发为主,单侧多于双侧, 多累及气管周围,右侧多于左侧,文献报道这可能与肺的淋巴引流及右侧纵隔组织松软等有关。 肿大淋巴结形态多较规则,边界清晰或不清晰, 病变早期较少融合,后期相邻区域淋巴结因包膜破溃也可融合为较大不规则团块。 肿大淋巴结 CT 平扫多表现密度均匀,部分较大病 灶因中央坏死可出现稍低密度区,CT增强扫描均可明确显示病变强化特征,即结节状、 环状、 分隔状及不均匀强化,薄壁或者厚壁环形强化具有特征性。,A,体检发现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增大,气管旁淋巴结增大。 B,颈部淋巴结肿大,气管旁纵隔内肿大淋巴结呈环形强化。 C,前纵隔明显肿大淋巴结,相互融合,胸腔及心包少量积液。 D,肺癌患者,近日出现声音嘶哑,CT示主肺动脉窗淋巴结肿大。 E,纵隔一巨大淋巴结,肿块轮廓光整,明显强化。 1)纵隔淋巴结转移 2)淋巴瘤 3)淋巴结结核 4)结节病,关于胸腺瘤,下列描述中哪项说法正确 A,常见于儿童及20岁以下者。 B,直径大于10cm者,恶性变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C,无论良恶性,胸腺瘤均有完整包膜。 D,肿瘤内部有钙化,则提示良性。 E,恶性者易发生血行转移,但很少发生胸膜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