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关村&amp#183;保定协同发展论坛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57731206 上传时间:2020-12-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中关村&amp#183;保定协同发展论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中关村&amp#183;保定协同发展论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中关村&amp#183;保定协同发展论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中关村&amp#183;保定协同发展论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中关村&amp#183;保定协同发展论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中关村&amp#183;保定协同发展论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中关村&amp#183;保定协同发展论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中关村保定协同发展论坛 保定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是一片发展的热土。当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从“顶层设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保定依据自身独有优势,面临着难得机遇,承担着重大责任。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来到保定、一切搞定”。这是“大保定”向所有创新创业者发出的最诚挚邀请,也是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实现协同发展的行动指南。 第十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期间,由保定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关村杂志社、保定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保定节能环保产业联盟承办的“中关村?保定协同发展”论坛于2016年5月19日下午在北京龙城丽宫国际酒店举行。该论坛是自2015年4月28日保定中关村创

2、新中心正式落户保定之后,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保定第二次携手合作之举,会议以“发挥中关村创新引领作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题,旨在集合两地官产学研力量,推动和扩大京保两地合作成果,加快中关村与保定市协同创新发展的步伐。出席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中共北京市房山区委书记曾赞荣,北京市丰台区区长冀岩,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召虎,科技部中国科技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姜正新,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张涛,北京市西城区副区长张利星,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理事长胡珏,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环京节能环保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家协会会长、

3、绿创环保集团董事长姜鹏明,北京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秘书长蔡满堂,北京科技协作中心副主任周小柏,保定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扈德辉,中国光电网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苑宝义,中关村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卫汉青。同时,出席此次会议的保定市领导有,中共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保定市市长马誉峰,保定市委副书记、副市长许立群,保定市委常委、副市长曹蕾,保定市副市长杨猛,保定市副市长蒋栋,保定市委秘书长杨文堂、保定市政府秘书长刘峰。论坛召开同日,中关村杂志社保定运营中心正式落户保定节能环保产业联盟。社长卫汉青表示,希望通过中关村杂志社保定运营中心这把钥匙走进保定的创新大营,为保定市全面对接中关村元素、

4、发挥中关村引领作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携手打造京津保发展轴房山与保定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文化渊源深厚,文化交往相宜,多年来双方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特别是在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创建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合作中,两地实现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当前房山正在以打造京保协同发展目标,全面深化与中关村的合作,加速建设生态宜居示范区和中关村南部创新城,力争在科技创新、金融创新、文化创新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中关村新兴产业基础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的全面建设,保定作为京保石战略节点,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两地的目标一致,愿景相同,同时双方在高校资源、高新技术人才、空间地域

5、、环境生态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我相信保定和房山一定会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凝聚共识,抢抓机遇,在促进交通一体化、旅游产业协作,生态共建共治、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找到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平台。在打造协同发展创新共同体、建设京津保科研人员创新格局等方面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同承携手打造京津保发展轴和京津冀世界级三轴中的示范轴。相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鼎力支持,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联通等央企的真诚协助,北京市相关部门和区县的全力参与,保定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动,在大家的通力合作相互配合下,打造协同发展创新共同体、建设京津保创新创业特区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成果,助力京津冀协

6、同发展创造新成绩,必将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有更大的作为。创新驱动是保定发展战略保定是经济重地,首都的南大门,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富有创新基因的城市,这里有国家科学技术获得者等一大批科学家灿若繁星,为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保定也是一座大学城和科技城,全市拥有17所高校、25万大学生、11万科技人员、18家院士工作站、56个全国学会服务站、21个产业创新联盟和41家创客空间。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达到175个,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地级市中首个“创新驱动示范市”。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保定纳入中部核心功能区,明确保定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确定了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等目标要求,保定的

7、发展被纳入重大国家战略。按照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和规划纲要要求,全力打造保定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撑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外资进入京津乃至北方市场的桥头堡。强力实施协同发展创新驱动环境支撑三大主体战略,特别是把创新作为引领保定发展的第一动力,谋划建设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白洋淀科技城、长城汽车新技术中心、涿州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园等重大创新平台。为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关村被誉为中国硅谷,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自2015年4月28日,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揭牌运营以来,双方的合作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借力本届科博会,保定将坚定不移地把创新驱动作为新

8、常态下实现新发展的战略选择,作为推动京津保联动发展的金钥匙,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升平台承载力,提升社会创新力,使保定的科技创新水平跃升到行业前沿和产业的高端,特别是发挥好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科协、中关村、丰台、房山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力争再引进一些协会服务站、研发中心、联合试验室,再引进一些高端战略合作者,再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园区,在创新发展上争取更大的作为。清华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清华大学一贯重视与地方政府合作,把京津冀作为校地合作重中之重,建立了省校战略合作关系,依托清华大学综合学科优势,开展科技、人才、教育和产业全方位的合作。 在河北省长期合作的基

9、础上,校地双方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共建实体化研究院,在2002年与河北省签署了协议,共建河北省发展研究院,并在廊坊建立了总部和科技孵化器,在固安建立重大产业孵化器。河北研究院成立十多年以来,成为清华大学和河北省紧密联系的纽带,有效促进了科研成果更多更有效的转化。清华大学已把支持和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学校重大决策。学校将以创新为引领,做好进一步顶层设计,深入开展技术创新,有力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保护,积极开展机制创新,把科技成果更加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的企业家和相关的管理服务人才,完善校内统筹协调机制、研究建立清华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院,整合各方面资源

10、,通过国际技术转移推动重大创新示范应用,建设经济社会大数据平台等有效的方式进行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创新创业特色人才培养为纽带,输送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学校将围绕河北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实验区、新型城镇化城镇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定位,建设和履行好在河北的中试产业化基地,助推河北钢铁、石化等产业升级,加速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以节能环保作为重点领域,逐渐推动氢能汽车为代表的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应用。辐射带动河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京津冀区域做好示范作用。京津保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学校将支持河北研究院建设,联合其他院校共同建立京津冀发展机构,

11、并联合相关企业建设产业园区,探讨在白洋淀科技城建设国际技术转移科技园区,探索共建科教创新促进中心,探索专业教育培训领域的国际合作,探索健康管理、医疗诊断、养生、养老等领域的产业化项目的实施,针对保定已经建立的包括太阳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高效节电、新型储能、输变电等自动化的六大产业电力体系,依托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建立低碳智慧能源研究中心,用清华大学的技术优势,结合当前智慧能源技术前沿,在保定地区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低碳、智慧能源示范工程。该示范工程将为下一步能源互联网大规模的产业化和推广打下更好的基础。推进区域“山水林田湖”建设习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

12、,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的保护和修复十分必要。京津冀区域是世界上公认极度缺水的区域,相当部分水体受到了污染。随着北京周边建设用地快速扩张,粮食和农田系统受到破碎化影响。整个京津冀地区居民点的扩张,对于山水林田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尤其是整个区域氮肥过量使用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严重的警告。所以,在京津冀地区,生命体存在着区域山水林田湖利用破碎化导致的区域系统功能“源”和“汇”的功能丧失。京津冀区域对绿色农产品有巨大的需求,但京津冀粮食产能边际化和水资源稀缺,无法提供优质的农产品,阻碍了良好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些迫切需

13、要我们围绕着山水林田湖生态综合体开展协同创新。建议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开展以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绿色协调发展协同创新:第一坚持顶层设计与问题导向,开展区域协同创新;第二,实施国家重大国土整治与利用工程,创立试验示范区,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国家创新平台,实施跨学科土工信农跨部门(国内外合作、政产学研究结合)协同发展。设计和成立保定围绕涞水、涿州、白洋淀组成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建立示范区实施综合生态国土整治与利用工程。这将是一个涞水山里太行山和燕山山脉的水源地,到平原地区直至白洋淀,从空间结构布局所组成的典型的山水林田湖和京津冀生态发展典型区

14、。白洋淀组成重要的湿地作为华北之肾、华北地区空调器和晴雨表作为重要生态的功能,以涿州以及上游涞水和下游白洋淀组成的山水林田湖独特的代表性区域,对于研究和实施引领示范区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农业大学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和农业人才培养的排头兵,成立了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通过整合兄弟单位和协同创新整合资源要素,希望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孵化的工作,使区域生态得到改善。全球化看京津冀协同创新近两年来,在科技部带头下,我国科技园区国际化脚步加快。2016年,中关村全球创新中心在硅谷成立。我们与国内的高新技术园区、大学、企业合作,在中心内部设立了研发区、孵化区和人才的交流区,这里有80

15、%以上是美国人或欧洲人,真正实现了国际化。在亚太,我们在台湾共同发起成立了亚太创新基金会,与台湾大学新竹科技园建立生命科技园,与韩国六所大学合作成立了韩国研究院,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已经有几十项成果落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设想,未来三年初步建成全球创新中心,分别在北美地区、欧洲地区和东亚地区建立研发中心、孵化中心、技术转移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如今,我们正在联合12个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获得者,成立一个世界新能源联合研发中心来解决未来能源革命的问题。很多科学家和企业家预计,下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会产生在新能源、IT、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未来的工业革命很可能有一种能源取代现在的

16、石油、煤炭等,把能源做成像电脑、手机一样,既是能源的消费者和需求者,又是能源的供应者,来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我们提出要把研发中心总部放在中国,未来中国将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京津冀地区蕴藏着非常大的科技潜能,高校、企业林立。但是,环境污染、重工业问题都是巨大的挑战。只有通过科技创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产生爆发性革命性的成长。目前,俄罗斯和我国科技部在节能环保技术领域洽谈合作,双方联合开展一个大型工程,覆盖北京、贝加尔湖,北冰洋绿色经济带,解决当地的土壤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推进重工业转型成为科技含量更高的产业,例如把伏尔加汽车升级成为新能源汽车,部署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减少火力发电。希望通过这类项目,开展跨境和跨国合作,在全世界调动资源、配置资源,为京津冀区域服务,希望京津冀地区成为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