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二语文会考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57725724 上传时间:2020-12-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二语文会考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1高二语文会考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1高二语文会考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1高二语文会考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1高二语文会考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二语文会考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二语文会考知识点总结(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高二语文会考知识点总结 会考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会考前,要做好会考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有利于获得好成绩。下面是 _为大家的xx高二语文会考知识点总结,给大家作为参考! 第一单元 基本篇目: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致橡树致大海 文学常识:1、徐志摩,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2、普希金,俄国伟大诗人。 背诵内容:沁园春长沙 名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重要词语:青荇(xng) 第二单元 基本篇目: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 文学常识:朱自清 背诵内容:荷塘月色课文46段 名句: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

2、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重要词语:蓊(wng)蓊郁郁 袅(nio)娜(nu)脉脉(m) 斑驳(b) 裾(j) 肄(y)业 静谧(m) 踏莎(su)行 第三单元 基本篇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 重要词语:不可估量(g ling) 繁芜(w)丛杂 豁(h

3、u)然开朗 浅尝辄(zh)止 卓(zhu)有成效 义愤填膺(yng) 惨(cn)遭迫害 真谛(d) 祈(q)祷(do) 枷(ji)锁 披露(l) 匿(n)迹 携(xi)手 骇(hi)人听闻 煎(jin)熬(o) 修辞作用:1.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他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2.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关联词:下面括号中所填的一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

4、域,( )在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 是浅尝辄止。 A.尽管 不过 以至 况且 B. 即使 但是 甚至 然而 C.如果 不过 以至 而且 D. 即使 但是 甚至 而且 第四单元 基本篇目:呐喊自序胡同 文学常识:1、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新编(小说),散文集朝花夕拾,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坟等14部。1918年发表的狂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2、汪曾祺,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职业受戒大

5、淖记事虐猫等,散文有人间草木故乡的胡同文化等。其作品被看成最有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文化品位的美文,有着朴实、清新、优美的特点。 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重要词语:侮(w)蔑 应(yng)试 愤懑(mn) 缢(y)死 可憎(zng) 不恤(x) 悬揣(chui) 学籍(j) 慰藉(ji) 不惮(dn) 国子监(jin) 安土重(zhng)迁 摞(lu)起来 陆润庠(xing) 王垿(x)寺 蛤(h)蟆陵 低徊(hu) 街坊(fang) 腌(yn)菜 约(yo)二斤 重点语段: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

6、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醒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 _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铁屋子”“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大嚷起来”各比喻什么? 一、沁园春-长沙 1、关于?词?: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两汉,奠基于隋、唐,大盛于宋代。每一首词都有词牌。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不同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特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有的词不分段(段,又称?片?遍?阕?等),称作?单调?;有的词分两段,称作?双调?;还有分三段、四段的,称作?三叠

7、?四叠?。此外,按词的字数多少,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的字数在 58个字以内,5990个字为中调,而长调是91个字以上,如沁园春共114字,属长调。 2、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_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 _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 3、重点知识: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本整句为了填词的需要,变动了词序。据词义,其正确的词序应怎样? 答:正确的词序应该是:深秋时节,独自一人站在橘

8、子洲头,(只见)湘江水滚滚向北流去。 B. ?湘江秋色图?如何描绘? _用了什么方法? 答:抓住典型,点面结合,多种角度,铺陈描画。 _选取了山林、行船、雄鹰、游鱼等最能体现秋色的典型,各作为一个点,再用?万类?概括面,从视觉的不同角度远望近看仰观俯视;不同色彩:?红遍?碧透?;不同形态:?层林?漫江?争流?击?翔?等,描写湘江秋色多姿多彩的画面,构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哲理图画。此段描写,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遍?写枫色之广,?层?写枫林之茂,?染?写树色之奇,?漫?写江水之溢,?透?写湘水之清,?争?写行船之奋,?击?写雄鹰之健,?翔?写鱼儿之乐。锤炼之妙,令人拍案叫绝。 4、背诵本词沁

9、园春长沙。 二、劝学 1、 _简介:荀子(约前325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思想家,家,先秦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晚年,他积极从事教学和著述,总结 _的理论成果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其思想反映在荀子一书中。他推崇孔子,崇尚仁义礼乐,却又主张?性恶论?而与孟子一派分道扬镳。其?性恶论?更成为法家思想的基石,所以,他的两个学生韩非子和李斯都是法家人物。荀子的文章,已演变成专题政,格局严整,说理精细,逻辑周密,尤其善于使用比喻,使文章既严饬整肃,又生动形象。荀子的专题论文是格局成熟的标志。 2、文言文知识: A.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

10、?是名词用作动词。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中的?日?是名词作状语。 B.特殊句式。 (1)介词结构后置:A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 C.固定用法。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 D.一词多义。 (1)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 停止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隔绝 以为妙绝 口技 - 极点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 - 非常 假舟楫者

1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横渡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传 -断绝 (2)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杜甫前出塞 -有力的弓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强健、强壮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 -有余、略多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触龙说赵太后 -qing,勉强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赤壁之战- 强盛 (3)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 -借、借用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借助、利用 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 -假装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假如、如果 (4)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 -远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

12、乎 鸿门宴- 盼望、希望 先达德隆望尊 送东阳马生序- 声望 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农历十五日 (5)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听见 -见闻、见识 初闻涕泪满衣裳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听说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使上级听见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五人墓碑记 -声望、声名 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闻名、出名 扫后更闻香 和张秀才落花有感 -用鼻子嗅 3、背诵古文劝学。 三、师说 1、解题:?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2、 _: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本文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