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57725204 上传时间:2020-12-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1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1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1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1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如果我们平时不主动找语文试卷进行锻炼自己,想要快速提高语文成绩是很难的。以下是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检阅我们的家底:(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空旷(gung) 跛脚 (b?) 倒坍 (tn) 相形见绌(ch) B.蜷缩(qun) 吞噬 (sh) 惬意 (qi) 恪尽职守(k) C.峥嵘(zhng) 笔杆(gn) 刹那 (sh) 浅尝辄止(zh) D.眩晕(xun) 骸骨(hi) 饿殍(f) 猝不及防(c)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 _,群峰碧

2、绿,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从新长的桉树,枝桠上翘,新芽竟长,欣欣向荣。 B.我沿着第五大街散步,只看看万花简般五光十色的景象。我确信,那些活动在人群中的妇女的服装色彩一定是一副决不会令我厌烦的华丽景象。 C.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媒体披露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结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从。 D. _21日起动“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系列活动,活动将持续一年,全面治理互连网.移动通信网上违法不良信息,倡导网络文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

3、地去闻才能明了。 B.人类用食物作为诱饵,许多小鸟都在劫难逃。“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对此真实的写照。 C.刚刚参观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代表和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表现出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 D.今夏洪水肆虐,淹没无数的城镇和大片的良田,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精诚团结,战胜洪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 _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

4、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世界惊异的奇迹来! D.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5.下列各句中,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师说的 _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师说的“说”是一种文体,与捕蛇者说一样,都是说理辨析类文章。 B.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阿房宫赋是“律赋”中的名篇,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借景抒情。苏轼用散文形式写赋,他的赤壁赋称“文赋”。 C.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的名篇,其代表作品还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这些

5、小说的结局都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杰出的词人,继承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世称“苏辛”。他作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深受读者的喜爱,是传之不朽的名篇。 6.下面三句话分别出自哪位文学形象之口,选择回答全正确的一项(3分)( ) (1)“奇怪得很,白天我总是表现得很坚强,从来不叹一口气,不叫一声喔唷,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 (2)“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 (3)“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又是喜欢,又

6、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A.贝尔曼 祥林嫂 王熙凤 B.索科洛夫 祥林嫂 林黛玉 C.琼珊 卫老婆子 林黛玉 D.索科洛夫 卫老婆子 王熙凤 7.名句填空(10分) (1)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苏轼赤壁赋) (4)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5)悲夫!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遨游阅读的天空:(29分) (一)

7、阅读下面语段,完成811题。(共14分)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 , ,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 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

8、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偁在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和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选自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8.在选文第1段空格

9、里填入一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凄清 凄楚 凄迷 B.凄清 凄迷 凄楚 C.凄迷 凄清 凄楚 D.凄迷 凄楚 凄清 9.第2段画线句“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含义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雨打在屋瓦上,就像乐器在演奏,韵律清脆可听,这种美妙的音乐,只有在中国古代才能欣赏得到。 B.早在北宋时期,文学家王禹偁就写下黄冈竹楼记,描写在竹楼听雨的独特感受,作为传统保留至今。 C.雨声之美只有在中国的瓦屋里才能领略,在台湾日式的古屋里也可以听雨,但那古屋是模仿中国的。 D.现代社会,瓦屋迅速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平顶的高楼,在高楼里无法听雨,听雨的诗意也随着消失。 10.

10、第2段联想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对其作用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引用具体材料来证明“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之观点。 B.这是一笔相当自然的过渡, _借助王禹偁的听雨,转入描写在瓦屋听雨。 C.在竹楼听雨,雨声怕会加倍夸大,令人耳朵过敏,这样写反衬出在瓦屋听雨。 D. _活用典故,涉笔成趣,丰富了作品的古典文化内涵,增添了诗的韵味。 11.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3段划线句,不超过50字(5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15分) 关于读书的目的,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

11、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依黄山谷氏的说法,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 一个人的谈吐有没有“味”,完全要看他的读书方法。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风味,他在写作中也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 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 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

12、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的人世变故的时候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一切好书重读起来都可以获得益处和新乐趣。我在大学的时代被学校强迫去读西行记和亨利埃士蒙,可是我在十余岁时候虽能欣赏西行记的好处,亨利埃士蒙的真滋味却完全体会不到,后来渐渐回想起来,才疑心该书中的风味一定比我当时所能欣赏的还要丰富得多。由是可知读书有二方面,一是 _,一是读者。对于所得的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份量,是和 _自己一样多的。宋儒程伊川先生谈到孔子的论语时说:“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

13、;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他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没有人知道谁是你最爱好的作家,也许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这跟一见倾心一样。人家不能叫读者去爱这个作家或那个作家,可是当读者找到了他所爱好的作家时,他自己就本能地知道了。关于这种发现作家的事情,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著名的例证。有许多学者似乎生活于不同的时代里,相距多年,然而他们思想的方法和他们的情感却那么相似,使人在一本书里

14、读到他们的文字时,好象看见自己的肖像一样。以中 _语法说来,我们说这些相似的心灵是同一灵魂的化身,例如有人说苏东坡是庄子或陶渊明转世的,袁中郎是苏东坡转世。 摘自:林语堂读书的艺术,有删改。 12. _把“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称之为“艺术”意在强调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3.怎样理解第段里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14.下面是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_开篇以黄山谷所说的话为引子,提出了一个关于读书艺术的话题。 B.第段引用宋儒程伊川谈论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论语对不同的人有不同作用。 C.第段“ _语法说来”,其中“语法”在文中有特定的意思,是指语言习惯。 D.本文语言平实,如同朋友闲谈一般,但旁征博引,见解深刻独到,思路明晰。 15.林语堂先生认为读书的关键是“风味或嗜好”,对此你是怎么认识的?简要谈谈你的理解。(5分) 三、感受诗歌的魅力(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2021两题(6分) 甬上竹枝词 戈鲲化(清) 灵桥门近甬江隈,早把严城锁钥开。 为贩鱼鲜趋晓市,小民辛苦五更来。 16.这首诗写的是 (地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