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记录(电气)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57665506 上传时间:2020-12-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记录(电气)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消防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记录(电气)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消防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记录(电气)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消防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记录(电气)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消防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记录(电气)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记录(电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记录(电气)(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 术 交 底 记 录 2004年11月8日 鲁建5-1工程名称山东建工学院2号学生食堂分部工程消防工程分项工程名称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技术交底一、对施工材料的要求(1)所有进场材料均要进行现场验收,验收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三方联合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2)所有材料进场均应有合格证,无合格证的材料不得验收入库。(3)验收合格后的材料均应进行标示,注明材料品种、规格、产地、合格状态、使用部位、责任人。(4)材料使用前应对应标示检查材料状态,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二、工程质量要求1、 管内穿线::a、布线原则分类:通讯线 ZR-RVVP-21.0mm2黑色护套屏蔽

2、线。报警线 ZR-RVS-21.0mm2(红,兰)双绞线 。电源线 BV-2.5 mm2(红,黑)铜芯线 。广播线 BV-1.0 mm2铜芯线 。b、同一回路的导线必须穿于同一管内,不同回路、不同电压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管内,穿入管内的导线不准接头和局部绝缘破损及死弯。c、导线压接法:端子压接、焊锡连接。d、绝缘电阻: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对地电阻值不应小于20M。e、工作接地电阻:工作接地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联合接地时的电阻值应不大于1,接地线芯截面积应不小于4mm2 ,应选用铜芯绝缘软线,采用联合按地时应用共用接地干线由消防控室引至接地体,专用接地干线应用其线芯截面积不应小

3、于16 mm。(三)、设备安装:1、 探测器:a、周围0.5米内不应有遮挡物。b、距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c、至空调送风口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米。d、至多孔送风顶棚孔边缘的水平距离为不小于0.5米。e、烟感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米,温感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米,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技术负责人马 军交底人马 军接受人马 金 占技 术 交 底 记 录 2004年11月8日 鲁建5-1工程名称山东建工学院2号学生食堂分部工程消防工程分项工程名称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f、在梁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

4、200mm时,不应计梁的影响。(2)当梁突出顶棚200mm-600 mm时,应按GB50116-98R的设计规范中附录B、C的规定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一只探测器保护梁间区域的个数。(3)当梁突出顶棚600 mm时,被隔断的区域应设置探测器。(4)当梁间净距小于1米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的影响。(5)在宽度小于米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器,应居中布置。(6)在电梯井、升降机井设置探测器时,其位置宜在井道上方的机房顶上。2、手报按钮:安装应平整、无倾斜、牢固,距地面高度1.5米,相邻的按钮安装间距应不大于30米,位置宜设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3、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 a、其正面操作距离:当设备单列时

5、应不小于1.5米,双列时应不小于2米。b、当其中一侧靠墙安装时,另一侧距墙不应小于1米,其后面板距应不小于1米。4、楼层显示器:a、其底边距地面的高度宜为1.3-1.5米,且应操作方便。b、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应不小于0.5米,正面操作距离应不小于1.2米。c、安装应牢固、平稳、无倾斜。5、消防应急广播:a、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小于25米,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米。b、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技术负责人马 军交底人马 军

6、接受人马 金 占以下文档免费赠送,欢迎再次留存!地下室深基坑监理细则一、专业工程的特点1、本工程为两层地下室,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环境保护等级为二级。基坑范围的开挖面积约9200m2,围护总长度为518.00m,呈长条形。基坑开挖深度人民路侧为11.25m,其他三侧为9.95m,基坑内电梯井落深深度为1.30m。2、基地范围内场地比较平整,场地绝对标高(85黄海高程)一般约在2.0m左右,人民路侧为3.30m。3、本基坑工程考虑采用SMW水泥土型钢搅拌桩及钻孔灌注桩加止水帷幕围护方案,设置水平支撑。人民路侧区域:考虑对地铁轨道交通的保护,拟采用1000钻孔灌注桩挡土,桩间距为1200mm;

7、钻孔灌注桩桩底进入粉质粘土层,钻孔灌注桩插入深度为18.50m。钻孔灌注桩外侧采用两排850三轴搅拌桩止水,采用三轴搅拌桩的长度为22.600m,进入粉质粘土层不少于1.50m。其他三侧区域:该区域拟采用SMW工法进行围护。SMW工法围护结构搅拌桩采用850三轴搅拌桩,中心间距600mm,内插H7003001324型钢,采用“隔一插二” 间距为0.90m的布置方式, H型钢进入粉质粘土层,搅拌桩的长度为19.5m,比H型钢深0.50m。4、支撑及立柱支撑体系截面:混凝土围檩截面1200mm800mm,混凝土设计强度C30。主要支撑杆件的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联系杆的截面尺寸为700m

8、m700mm。立柱采用4L14014型钢格构柱,其截面为480480mm,采用Q235B级钢。采用800的钻孔灌注桩支撑格构柱,格构柱插入钻孔灌注桩约3.0米。5、降水方案:潜水高水位埋深埋藏于自然地面以下第层和第层的渗透性较低土层,采取明沟排水。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层粉土。坑底坐落于第层粉砂中 ,采取止水帷幕隔断第层含水层,坑内设置管井疏干降水,使第层承压水的水位位于开挖面下1.0m左右。本工程基坑坑内拟采用深井降水,共布置39口,管井采用内径300外径360混凝土管,钻孔直径800mm,孔内回填洁净均匀中粗砂,顶部4.80m用黏土封堵,深井突出地面0.20m。降水深度要求控制在最终开挖面以

9、下3.0m。坑内外均采用明沟和集水井明排水。6、本工程设两层传力带,顶标高分别和地板顶部和地下二层楼面平齐。其中底板平齐的传力带厚度为700 mm,C30素混凝土;和地下二层楼面平齐的传力带为300 mm,局部落深为600且配12钢筋,其他部位为C30素混凝土。7、围护桩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共28处,位于冠梁顶面;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点共16处,深度不小于20米;立柱竖向位移监测点共11处;支撑轴力监测点每层13处;坑底隆起量监测点共5处;地下水位监测点共19处;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点共3处。支撑轴力报警值ZC1、ZC2、ZC3均为5500KN。二、编制依据1、现行的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

10、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2、本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及业主提供的经专家论证过的基坑围护设计方案;3、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监理规划、建设工程监理XX;4、经专家论证并修改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监测方案;5、与专业工程相关的标准、XX、规程及规定: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XX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XX JGJ79-200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XX GB50497-2009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XX GB50205-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2建筑桩基技术XX JG94-94工程测量XX GB50026-9

11、4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 DGJ08-116-200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XX GBJ 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XX GB 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2003钢结构焊接技术XX JGJ81-2002三、控制要点及目标值钻孔灌注桩控制要点 1、复查桩孔定位及及工作台面标高。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复核后妥善保护,施工中对每根桩的工作台台面标高都要复测;2、复查钻杆的垂直度,控制垂直偏差0.2%以内,钻头对孔位应正确,钻头中心与护筒中心偏差宜控制在15以内;3、要求承包单位根据试成孔情况确定泥浆比重等技术参数。钻

12、孔过程中检查所用泥浆能否及时调整适应穿过各种地层的需要,以确保不出现塌孔;4、相邻成孔施工应控制安全距离不小于4d,或最少间隔时间不小于36小时。5、钻到设计要求的桩底标高后,施工单位应先自检合格,然后报监理部中间验收,监理部根据工作台面标高进行核算桩底标高,经复测合格后方可第一次清孔;6、钻孔灌注桩所用的钢筋应经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及送样,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均符合要求后向监理组进行材料报验,经签批合格后方可使用。对焊接钢筋笼的焊工的特殊工种证书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核查,同时和现场操作人员核对,做到人证合一。核查电焊条的牌号是否和钢筋的性能相匹配,督促施工方按照200个焊点送样一次做拉伸和冷弯性能

13、焊接试验;7、第一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施工单位进行钢筋笼安装,监理部重点控制钢筋笼的制作质量,接笼搭接长度或焊接质量及保护层,以及根据工作台面标高核算钢筋笼的吊筋长度,以便于控制钢筋笼的顶面标高,防止出现钢筋笼高出或没入设计桩顶;8、成孔完毕至灌注混凝土间隔时间不应大于24小时,成孔后不能立即灌注砼的桩孔,应检查是否满水,孔内水位一般要高出地下水位0.5米以上,以防塌孔。灌注前应进行第二次清孔,清孔后,再根据工作台面标高测量桩长核算沉渣厚度和确定终孔深度,同时检测泥浆比重,测得沉渣厚度(小于100mm)和泥浆符合规定后半小时内必须浇灌混凝土;9、核查混凝土厂家的资质和营业执照,进场混凝土的品种和

14、标号是否和设计要求相符,现场实测混凝土的塌落度必须满足水下浇注的需要。督促施工单位按要求留置砼试块。每浇注50M3 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一组试件。并根据XX要求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10组。10、混凝土进场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为0.6-1MPa。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控制在300500mm。砼导管应拆装灵活,浇筑过程中应保持导管始终在孔洞中心,并随时测量浇筑深度,确定导管埋置深度,保证浇灌砼后导管埋入砼面下0.8米以上(宜为2-4米),防止导管提拔过快、过多,造成断桩;监督承包单位在1.53h内(最多不超过4h)完成砼浇筑的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浇筑;11、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施工单位应根据经验确定高出桩顶标高的具体长度(考虑凿除的泛浆高度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砼达到强度设计值),但不得低于XX要求劣质桩体高度不小于500mm的相关规定,以防出现烂桩头。当现浇完混凝土后根据工作台面标高测量台面到混凝土面的高度,以确定实际浇筑的桩体混凝土长度,防止出现实际浇注桩体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