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学习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七

上传人:溪*** 文档编号:157637533 上传时间:2020-1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员领导学习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党员领导学习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党员领导学习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党员领导学习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党员领导学习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员领导学习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员领导学习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优异发展答卷迎接建党100周年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明确了2021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为我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实现“十四五”开好局提供了重要遵循。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科学谋划部署,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我国

2、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即将完成。历经艰难险阻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的结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进一步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这些认识,揭示

3、了应对风险挑战、做好经济工作的领导核心、价值取向、制度保障、科学方法、实践基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的高超智慧,充分彰显了党中央驾驭复杂局面的卓越能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最新发展,是“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科学指南。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就要把这些经验和认识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必须清醒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做好经济工作困难不小。我们既要坚定必

4、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聚焦突出问题、抓住关键领域,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是这次会议部署明年经济工作的鲜明特点。会议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这八项重点任务,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统筹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实践性。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就要聚力聚神、抓实抓好重

5、点任务,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取得新成效,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见到新气象。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由此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由此开启,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答卷迎接党的百年华诞。篇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

6、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一个国家应对外部冲击、巍然屹立的关键。与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往往投入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利润空间有限,更需要得到重视和支持。实践证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而且会增加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这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提供了深刻的警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变化。中国经济要做到“稳中求进”,就必须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只有壮大实体经济,筑牢经济的根基,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总水平稳定和大局稳定这一系列“稳”的目标。只有不断做强实体经济,

7、提升经济质量,才有可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突破,为“进”创造条件。发展实体经济,要让各类市场要素,特别是人才和资金更多地向实体领域聚集。政策措施要更加有助于发展实体经济,切实减轻实体经济负担,不断改善和健全政府服务,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拓宽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增强实体经济的吸引力,让人们对做实业有兴趣、有信心。发展实体经济,要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收入分配要更多地向劳动倾斜,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调节手段,让做实业的人感到有奔头、能致富,促进社会公平。同时,要改变个别领域一段时期以来非理性暴涨、轻易获取暴利的状况,为

8、经济发展及时化解风险,遏制投机炒作。当前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要和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些传统产业出现萎缩不可避免。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老路,必须同步调结构、上水平,加快转型升级,下大力气发展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以提升竞争力,保持实体经济的长久活力。强调发展实体经济不是弱化虚拟经济,而是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住实体经济的基础性地位,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扩张。现代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要发挥好金融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提高金融监管

9、水平,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篇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明年要抓好的八项重点任务,排在首位的就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在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创新发展上更加突出战略性、协同性和针对性,更鲜明地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坚实支撑。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把建设一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国家队”作为科技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从嫦娥五号“上九天”,到“奋斗者”号“下五洋”,从量子计算挺进科学前沿,到疫苗研发为人民健康安全织牢“保护网”,从基础研究到高新应用技术研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使命担当。进入新发展阶段,无

10、论是应对国际经济科技竞争格局的深刻变革,还是催生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顶层设计是前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必须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努力抢占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将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打造面向未来的发展新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工作布局是关键。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协同发力。要更好

11、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进科研院所、高校力量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让各类创新主体进一步释放创新潜能。要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破解“卡脖子”问题夯实根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改革创新是动力。当前,我国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打破瓶颈制约,必须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落实好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营造良好氛围,引导科研人员专心致志、扎实进取,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要加快国内人才培养,使更多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中国的科技创新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也越来越需要中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绝不意味着关起门来封闭地搞,而是要在开放合作、交流互鉴中求创新。面向未来,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在开放条件下促进科技能力提升,中国将与各国携手推进科技创新、共享创新成果,为全球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不断作出新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