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高考第一轮复习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57631468 上传时间:2020-12-2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高考第一轮复习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推荐)高考第一轮复习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推荐)高考第一轮复习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推荐)高考第一轮复习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推荐)高考第一轮复习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高考第一轮复习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高考第一轮复习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1,2013届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一轮),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31-2,考点展示,31-3,一、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1)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A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根本性的、决定性的),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把“蛋糕”做大) B分配政策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它涉及到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把“蛋糕”切好

2、),主干知识梳理,31-4,(2)财政支出: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3)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形。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对比,有三种情况: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2财政的作用 (1)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A、如果完全由;B、国家通过财政 (3)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

3、大起大落。在经济滞缓在经济过热,闪记 财政盈余的利与弊。利,充分发挥财政的巨大作用,取得宏观调控的主动权;弊,表明本年度财政收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影响国家职能的发挥。 财政赤字的利与弊。利,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刺激经济增长;弊,可能诱发通货膨胀。,特别提醒:对一个国家财政赤字的出现,要考虑量上的差别。略有赤字,应当视为平衡或者基本平衡。如果财政赤字出现了比较大的数额,那就意味着国家的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这种情况有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会引发通货膨胀。因此财政赤字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31-5,【知识拓展】正确认识国家的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就是国家通过财政收支的数量、方向

4、、结构,税收政策等来控制经济的运行。,(2)财政政策的分类: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以分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在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尽快复苏。,31-6,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在经济发展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时,物价会上涨,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

5、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稳健的财政政策:既不是扩张的,也不是紧缩的,而是在财政预算收支上有压有保,有保有限,有严有宽;在项目建设上有上有下,有长线有短线。压与保、严与宽、上与下相结合,适度在其中。始终保持预算收支基本平衡、结构均衡。稳健的财政政策是平衡的、匀称的财政政策,它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可称之为“中性”的财政政策。,31-7,(3)运用 如何运用财政政策?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逆风向调节,即财政政策的运用方向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反。 当经济增长滞缓,社会需求不足时,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6、。 当经济发展过热,社会需求旺盛时,政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 当经济发展协调稳定时,政府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是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相统一,是高水平、高质量的财政政策。,【知识链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31-8,归纳提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31-9,.(2013上海)2012年月起,中央率先在上海等地启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改革试点。截止2013年1月底试点地区共减税426.3亿元,整体减税面超90%。本次“营改增”改革( ) 可使第三产业直接受益 有利于降低部分企业的成本 是国

7、家运用税收杠杆调节经济,促进生产发展 通过财政政策手段使社会总需求“降温”,实现总供求基本平衡 A. B. C. D. ,A,31-10,(2013新课标全国II12)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A。,31-11,二、征税与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1)含义: (2)税收的基本特征:,点拨 税收具有强制性,并不意味着纳税人不享有对纳税机关监督的权利

8、;税收具有无偿性,并不意味着国家对纳税人不提供相应服务;税收具有固定性,并不意味着征税对象、税率不发生改变。,31-12,二、征税与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1)含义: (2)税收的基本特征:,点拨 税收具有强制性,并不意味着纳税人不享有对纳税机关监督的权利;税收具有无偿性,并不意味着国家对纳税人不提供相应服务;税收具有固定性,并不意味着征税对象、税率不发生改变。,31-13,二、征税与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1)含义: (2)税收的基本特征:,点拨 税收具有强制性,并不意味着纳税人不享有对纳税机关监督的权利;税收具有无偿性,并不意味着国家对纳税人不提供相应服务;税收具有固定性,并不意味着征税对

9、象、税率不发生改变。,31-14,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同步指 两个倍增: 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 另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 两个同步: 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经济增长同步, 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31-15,流转税,所得税,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的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

10、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个人所得,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基本税率为17,关于两个税种的计算,(3)种类 根据征税对象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31-16,2依法纳税 (1)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原因:第一,从我国税收的性质看,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决定了公民必须依法纳税。第二,从税收与国家财政的关系看,税收

11、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第三,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看,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第四,从税收的强制性看,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违反税法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 要求:个人: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国家:完善税收和财政制度;加大稽查处罚力度,严惩违反税法的行为;规范税收征收管理,堵塞漏洞;加强税收宣传,教育人们要自觉依法纳税。 (2)偷税、欠税、骗

12、税、抗税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违反刑律的要依法进行刑事处罚。,31-17,下图漫画新“脑筋急转弯”中老板的行为属于 A偷税行为 B抗税行为 C骗税行为 D欠税行为 解析从漫画中文字看出,该老板在纳税时有欺骗、隐瞒行为,属于偷税行为。,31-18,1.我国的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主人;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3.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性质,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和原则 ; 4.加快推进以民生为了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了以

13、人为本的理念,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努力促进民生建设?,31-19,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居民收入; 完善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采取积极措施,努力促进和扩大就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

14、距,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31-20,背景材料 材料一我国居民收入存在六方面差距,热点聚焦,31-21,材料二 2011年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今年重点采取三方面措施: 一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

15、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 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快建立收入分配监测系统。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热点聚焦,31-22,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解决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材料四“十二五”规划: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

16、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热点聚焦,31-23,命题视角 经济生活知识分析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央为什么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1)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老百姓生活水平整体改善的同时,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持续存在并有所加剧。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突破合理界限已是不争的事实,客观上要求我们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2)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 (3)分配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改革现有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31-24,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怎样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实现社会公平。 (1)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