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计划范文模板2021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57514480 上传时间:2020-12-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计划范文模板202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计划范文模板202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计划范文模板202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计划范文模板202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计划范文模板202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计划范文模板20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计划范文模板202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计划范文模板2021扶贫单位要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共公服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短板、奠定基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计划范文一20_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摆在“六大战役”之首,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聚焦“三个落实”,聚力提升脱贫质量,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省下达减贫指标125038人,实际减贫13507

2、2人,减贫率108%,全市累计减贫611350人,贫困村出列267个,累计脱贫出列742个,江华县、新田县2个国扶县脱贫摘帽,全市5个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基本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一、20_年主要工作成效(一)学深悟透论述,科学谋划推进。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全市脱贫攻坚沿着正确的方向纵深推进。一是坚持深学笃用,提高政治站位。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作为首要任务,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贯彻。将总书记重要论述纳入市县党委理论中心组的必学内容,多次邀请专家学者集中辅导。分级发放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测

3、试,普学普考,入心入脑。召开全市扶贫工作暨作风建设年推进大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大会等到村一级的“万人大会”,凝聚思想共识。二是精心谋划部署,有力有序推进。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谋划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按照年初的工作安排,紧盯年度目标,逐月调度推进。三是强化组织领导,凝聚攻坚合力。调整充实了书记、市长“双组长”制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部成立了扶贫办。市、县、乡、村层层签订减贫责任书,细化减贫任务,传导工作压力。启动新一轮驻村帮扶,扩大驻村帮扶覆盖面,市级层面从上一轮的43个工作

4、队充实到100个,帮扶后盾单位从117个扩大到141个,并动员了11名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企业家参与,实现所有市县领导、市县机关、所有贫困村和贫困人口100人以上非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二)抓实问题整改,提升脱贫质量。突出问题导向,把问题整改作为全年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以问题整改的实效提升脱贫质量。一是“点面”结合整改自查发现问题。制定全市脱贫攻坚提质增效活动实施方案全市扶贫领域问题“全覆盖”“地毯式”核查工作方案等系列方案,组织开展“大排查、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和“地毯式全覆盖”核查、“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等专项活动,市级领导带头示范,深入到乡到村、到户到人、到事到项目,通过点对点

5、调研排查,共梳理脱贫攻坚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和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方面的32个问题,逐一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拉条挂账、对单销号抓整改。二是“改立”结合整改上级交办问题。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把上级交办问题作为整改主线,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分门别类制定针对性的整改子方案,逐一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中央、省委巡视交办的问题以及中央、省考核通报指出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全面整改落实到位。三是上下联动整改常态化联点督查发现问题。针对省常态化联点督查发现的个案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县区逐一限期整改到位,市委、市政府定期督查整改落实情况。交办的共性问题由全市统一汇总、

6、集中研究,找准根源,建立完善机制体制,上下联动推进整改落实。省常态化联点督查反馈交办的4大类482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建成脱贫攻坚“三落实”动态管理系统,组建工作专班,实行“日调度交办”制,省动态管理系统交办的问题整改落实率100%。(三)精准落实政策,增强群众获得感。坚持一手抓脱贫攻坚一手抓巩固提升,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米”,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一是推进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的治本之策,制定出台了全市产业扶贫实施意见和20_年度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市级财政安排200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加大产业扶贫倾斜投入,将65%的中央、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产业扶贫,全年投

7、入5.87亿元。深化“四跟四走”模式,实施“百企帮百村”行动,全市143家龙头企业带动489个贫困村建立扶贫产业基地,774个贫困村村村有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贫困村742个,占比95.9%。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建立了4个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示范基地,通过保底收购、委托帮扶、股份合作、资产受益、吸纳就业等模式,建立利益联结关系的贫困农户达13.35万户,占全市建档立卡人口总户数的72.32%;注册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6120家。按照山下“两茶一柑”和山上“菜、豆、菌、猪”的产业模式,因地制宜扶持发展“一人一亩果、一亩茶、一亩菜、一亩鱼(虾)、一箱蜂、一个大棚”到户产业,促进

8、贫困农户持续增收。加快光伏产业发展,建成并网5个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和625个村级光伏电站。推进农村电商扶贫产业,扶持贫困户开设网店827家,全市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累计达到517个,110个贫困户农产品入驻电商平台。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全市18家旅游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辐射带动就业2.46万人,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106元。二是推进就业扶贫。精准落实就业扶贫政策,发放就业创业服务补贴、培训补贴、生活费补贴、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交通补助4228万元、77745人次。实施劳务协作脱贫,完成325255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的采集、核实和录入,建立了以蓝思科技为代表的省内外劳务协作对接企业200余家,

9、全市累计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20.4万余人,转移就业率62.73%。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爱心岗位、巾帼岗位等专场招聘会,开发护林、保洁、治安协管等公益岗位,落实“311”就业服务,全年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9027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6%。三是精准落实生态补偿扶贫政策。把退耕还林政策优先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全市共续聘、新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868名为生态护林员,人均护林工资每年1万元,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0%。四是精准落实“三保障”政策。住房保障方面,20_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集中安置项目61个,建设住房5097套、52.8万平方米,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121

10、人,全面完成了“十三五”搬迁计划;开工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14302户,竣工13529户,完成省年度任务的127.63%;完成移民避险解困1702人。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加大“三帮一”保学控辍力度,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无一人失学辍学。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不断扩大资助覆盖面,投入专项扶贫助学资金1.38亿元,资助贫困学生47.56万人次,实现贫困学生教育补贴应补尽补,教育资助应助尽助。推进“雨露计划”学历教育培训,全市20_年春季发放补助资金2093.5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3957人,秋季发放补助资金2399.8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5999人,完成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1737人

11、,报账766.78万元,报账率100%,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2.48%。推进健康扶贫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镇居民参保个人缴费给予资助,资助金额8000万元,资助覆盖率达100%,参保率100%;全面建成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平台,把居民医保、大病保障、扶贫特惠保、医疗救助、医院减免、政府兜底等六重保障和43个病种的特殊门诊报销纳入“一站式”系统,全面推行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1.16%,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县级定点医院大病集中救治率98.05%,终末期肾病等重病县域内就诊率94.37%。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将符合条件的

12、农村低保对象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实现“应纳尽纳”。加快推进“两线合一”,全市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200元/年以上,月人均救助水平不低于170元,全额兜底保障标准提高到3400元/年,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191元。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贫困残疾人“两项补贴”均提高到55元/月,补贴对象77181人。(四)补齐脱贫短板,夯实脱贫基础。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共公服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短板、奠定基础。实施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782处,解决17.26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年度任务的103.4%。774个贫困村全部完成电力农网升级改造,贫困

13、人口用电安全有了可靠保障。完成农村公路窄路加宽改造700公里、安保工程建设1376公里,均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0%;完成自然村通达公路建设2191公里,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10%;建设农村客运招呼站400个,实现全市所有贫困村通水泥路、通客班车。新建4G通讯基站55个,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到85.5%,4G覆盖率达到98.6%。完成“村村响”“中央节目无线覆盖”二期补点工程开播任务,开展送戏下乡166场,为贫困村每月免费放映公益电影1场,全市85%的贫困村村民均可免费收看到中央和省15套以上的地面数字电视节目、收听到3套数字广播节目,农民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70%。(五)防范风险隐患,推进和谐脱

14、贫。坚持预警预防、抓早抓小,切实防范扶贫风险,促进和谐脱贫。一是深入调研摸排找准风险点。组织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与危房改造、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扶贫小额信贷、光伏电站、非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产业扶贫、扶贫领域涉贫信访舆情、返贫率、深度贫困村攻坚等9个方面的专题调研,全面排查梳理问题和风险隐患,找准风险点。二是“对症下药”落实防控措施。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全覆盖”地毯式大核查清理和专项整治,对象不精准、面积超标等突出问题逐一整改落实。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和逐月调度监管机制,全市扶贫小额贷款逾期率为0,所有光伏项目逐一落实了运行监管防范措施。建立扶贫项目资金常态化监管机制,将扶贫资金录入“互联

15、网+监督”系统,严格执行扶贫资金“两个一律”要求,实现了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两卡两折”全覆盖。全面完成20_年和20_-20_年脱贫攻坚县级项目库建设,全部按要求录入了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组织开展扶贫项目资金专项审计调查和闲置资金清理,发现和纠正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中的突出问题。出台关于完善涉贫信访及舆情处置反馈机制的实施意见,组建处置工作专班,强化日常调度、实地核查和督查问责,村村设立扶贫监督员,县县开通书记、县(区)长扶贫热线电话,着力防范涉贫信访及舆情风险。三是强化督查问责。将风险隐患防范工作纳入全市常态化约谈问责范围,针对易地扶贫搬迁、涉贫信访、作风治理、资金管理等重点风险隐患防范,

16、下发专题督查通报、问题整改督办函,督促整改落实,建立常态化约谈机制,全年共启动常态化约谈4批次16人次。(六)坚持精准精细,提升基础数据质量。一是坚持真实精准开展动态调整。坚持“实事求是”和“分户甄别、分类处理”的工作原则,开展了20_年贫困对象动态调整工作,通过动态调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为184609户672332人,因自然减少、清除不符合条件对象等共减少贫困人口21788人,贫困人口数据精准度明显提高。二是全面完成贫困对象定位信息采集工作。组织开展贫困对象手机APP定位信息采集工作,完成全市774个贫困村,184609户贫困户定位信息采集,为入户核实奠定了信息基础。三是全面提升数据质量。组织开展贫困对象问题数据清洗,共清洗问题数据152979条。建立行业部门信息数据每月定期比对、协调反馈的常态化机制,全面提升数据质量。(七)坚持问题导向,强力推进作风治理。聚焦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入强化治理,共发现问题线索2893个,受理举报4459件,立案审查622件,处理处分12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