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考古课件:3_5_4 东北地区汉末魏5

上传人:wox****ang 文档编号:157511136 上传时间:2020-12-2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晋南北朝考古课件:3_5_4 东北地区汉末魏5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魏晋南北朝考古课件:3_5_4 东北地区汉末魏5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魏晋南北朝考古课件:3_5_4 东北地区汉末魏5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魏晋南北朝考古课件:3_5_4 东北地区汉末魏5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魏晋南北朝考古课件:3_5_4 东北地区汉末魏5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考古课件:3_5_4 东北地区汉末魏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南北朝考古课件:3_5_4 东北地区汉末魏5(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东北地区汉末魏晋墓葬,初平元年(190)辽东太守公孙度割据辽东,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统治辽东三世五十年,曹魏景初二年(238)为司马氏所灭,自此至于晋,辽东统一于中原。十六国时期前后北燕先后建立,政治中心由辽东转移到辽西朝阳北票一带。5世纪初,辽东一带为高句丽占据。,东汉时期,三国时期,382年,449年,高句丽政权建于37BC,初期势力局限于浑江流域。东汉时期发展较快,西至新宾,北至辉发河流域和第二松花江上游,与夫余相接,东至延边,南至清川江一带与乐浪为邻。404年占据辽东,又北据夫余故地。668年,唐灭高句丽。高句丽考古是这一时期东北考古的重要内容。,以吉林市为中心的第二松花江中游

2、地区汉晋时期属于夫余。近年来在吉林市帽儿山一带发掘了相当数量的墓葬,为探讨夫余文化提供了线索。但这些材料多未发表。 近年来在黑龙江三江平原地区发现了相当数量的汉魏古城,以友谊县凤林古城为代表(考古2000-11)(14C年代为三国中期)。这些遗存的族属,有人认为是挹娄。,东北地区的汉末魏晋墓以辽阳最为集中,大都用石板或石块砌筑,砖室墓少见。大型石墓中往往绘壁画。可分为两期: 一期:公孙度割据辽东时期(190-238) 二期:公孙氏灭亡以后到西晋(238-404),一期典型墓葬如北园(文物1955-5)、棒台子M1-M2、南雪梅村墓(考古1960-1)、三道壕M3(文物1955-11)、鹅房M1

3、等。以具有迴廊或前后室(廊)及多个耳室为特点。随葬品保存不多,主要是陶器,其中扁壶、长颈瓶、把杯等具有代表性。壁画中宴饮乐舞车马出行场面较大。,前廊,耳室,耳室,中廊,棺室,棺室,棺室,后室,明器台,南雪梅村M1,第二期墓典型如令支令张君墓、三道壕M1-2,上王家墓等。由前廊、左右耳室和棺室组成,多不建后廊(室)。随葬品中新出现釉陶小壶、青瓷虎子等。壁画中流行牛车出行和墓主端座帐中的图象。,令支令张君墓,三道壕M1,高句丽墓葬与壁画,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 与百济,新罗合称朝鲜三国时代。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馀人,后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由于高句丽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国土横跨今日的中国及南韩、北韩国,都声称高句丽是自己本国的原始民族。,魏晋南北朝是高句丽政权存在的主要阶段,现在尚无法将略早或略晚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遗存完全区别出来,因此有些地方一并加以叙述。 高句丽墓葬集中分布在桓仁、集安、平壤三地,在辽宁、吉林和朝鲜北部地区普遍发现。(图七十二)据统计,桓仁地区墓葬数不及一千座,集安地区超过一万座,平壤大城山城附近就有上千座,秃鲁江流域的鲁南里、深贵里有密集的墓葬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