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金瓶梅

上传人:wox****ang 文档编号:157511108 上传时间:2020-12-2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金瓶梅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金瓶梅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金瓶梅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金瓶梅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金瓶梅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金瓶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金瓶梅(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瓶梅,讲授:刘红娟,金:最有名的世情书,当神魔小说盛行时,记人事者亦突起,其取材犹宋市人小说之“银字儿”,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又缘描摹世态,见其炎凉,故或亦谓之“世情书”也。 诸“世情书”中,金瓶梅最有名。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一奇书,“四大奇书”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明冯梦龙) “第一奇书”(清张竹坡) “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金瓶梅四种,固小说中之四大奇也,而金瓶梅予以为尤奇焉。”(满文本序) “同时说部,无以上之”(鲁迅),4,明代世情小说产生的背景,一、文学: 1、官方刊本+文人传抄促使了小说的创作和出版。 2、序跋+评点家专评理论的发展促进创作的繁

2、荣。 3、题材转变小说面向现实人生,展示了巨大生命力。 二、社会经济 1、商业经济的发达产生西门庆这种亦官亦商的人物。 2、社会淫风大盛为色情描写的部分提供了条件。,山东安徽争夺西门庆故里恶霸变文化英雄,2010年05月04日中国经济周刊裴钰 导读继李白、赵云故里之争后,山东阳谷、临清及安徽黄山展开“西门庆故里”之争,文学名著中淫贼、恶霸、奸商的艺术形象西门庆成受追捧的文化产业英雄。,阳谷:“水浒传金瓶梅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 临清:“金瓶梅文化旅游区”, “金瓶梅背景景观一日游” 徽州:西门庆是徽商的代表。 “西门庆故里”、金瓶梅遗址公园。,6,一、金瓶梅的概况,一)故事渊源与书名: 1、渊源

3、: 金瓶梅词话是我国第一部以家庭日常生活为素材的长篇小说。据水浒传中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改编。,由水浒传“武松杀嫂”衍化而成 由4回敷衍成100回 由2个月扩展成7年 小说内容:西门庆的发迹史、罪恶史和败亡史。 小说时空:宋徽宗朝,山东省清河县 2、书名: 由小说中三个主要女性(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的名字合成。,8,一、金瓶梅概况,二)版本: A、词话本万历本 万历四十五年丁巳(1617)东吴弄珠客序及欣欣子序的新刻金瓶梅词话 B、崇祯本说散本 崇祯年间刊行的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C、竹坡本“第一奇书” 康熙年间,张竹坡评点的金瓶梅。,9,一、金瓶梅概况,三)作者: 1、“兰陵笑笑生” 据

4、卷首“欣欣子”序 2、具体是谁尚无定论: 籍贯南方、北方。 时代嘉靖、万历、万历后 人物王世贞、李开先、屠隆 、贾三近、李渔,“笑笑生” ?,王世贞说 ;贾三近说;屠隆说 ;李开先说;徐渭说;王稚登说。此外还有汤显祖说、冯梦龙说、李先芳说、沈德符说、李渔说、赵南星说、卢楠说、李贽说、冯维敏说、谢榛说、贾梦龙说、薛应旗说、臧晋叔说、金圣叹说、田艺蘅说、王采说、唐寅说、李攀龙说、萧鸣凤说、胡忠说、丁惟宁说等,不一而足。 迄今已有53种之多。,11,一、金瓶梅概况,四)作品性质: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1、首创: 前无内容相似的雏型作品流传。 2、整体上不具有说唱文学特征: 描绘日常生活琐事

5、,没传奇色彩,故事性不强,不易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单元。,12,二、金瓶梅的内容,一)书中寄寓了作者的深意。 1、政治时事: 沈德符“指斥时事”;黄霖政治性;魏子云政治讽喻 2、另有寄托: 欣欣子序“寄意于时俗,盖有谓也”;廿公跋“盖有所刺也”;东吴弄珠客序“然作者亦自有意,盖为世戒,非为世劝也”。 3、鲁迅: 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13,二、金瓶梅的内容,二)著此一家骂尽诸色 1、通过西门庆对封建统治集团的全面否定。 2、从一个商人的角度来看,他也对他进行了严峻的批判。 3、对于颓败世风的辛辣讽刺。,14,三、金瓶梅:章回体小说的里程碑,一)新的题材领域的开辟 二)与题材转变有关,立意也有变化 三)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就:淡化故事情节,以生活琐事展示人物的性格 (1)小说的重心由讲故事向写人物转移; (2)注意多色调、立体化刻画人物的性格; 四)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转变,15,四、金瓶梅的价值和影响,一、开创了小说创作的新流派: 1、第一部描写世情的长篇小说题材内容改变 2、第一次大量描写有性格的女人写作态度改变 二、影响了后来小说创作: 1、以家庭生活和才子佳人故事为题材,来描摹世态。 歧路灯、醒世姻缘传、红楼梦 2、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用讥刺的笔法来暴露社会的黑暗。 儒林外史、镜花缘、官场现形记 三、续书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