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

上传人:巩鑫 文档编号:157497721 上传时间:2020-12-24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树知到《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智慧树知到《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智慧树知到《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慧树知到《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树知到《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树知到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社会经济统计是( )的有力工具。 A.解决问题 B.克服困难 C.进行交流 D.认识社会 答案: 认识社会 2、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 A.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 B.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 C.某一高等学校 D.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 答案: 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 3、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 A.职工人数 B.设备台数 C.职工工资总额 D.生猪存栏头数 答案: 职工工资总额 4、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情况,统计总体是( ) 。 A.该市全部国有工业企业 B.该市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 D.该

2、市国有工业企业的每一台设备 答案: 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 5、在统计研究中统计资料存在形式是( ) 。 A.文字 B.数字 C.文字和数字 D.数据 答案: 文字和数字 6、统计的含义包括( ) 。 A.统计资料 B.统计设计 C.统计工作 D.统计学 答案: 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统计学 7、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包括( ) 。 A.总体性 B.社会性 C.数量性 D.具体性 答案: 总体性,社会性,数量性,具体性 8、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的阶段有( ) 。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答案: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9、统计总体( ) 。 A

3、.是统计研究最终需要认识的 B.存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总体 C.由调查单位组成 D.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答案: 是统计研究最终需要认识的,存在是相对的, 没有绝对总体,可分为有限总 体和无限总体 10、总体单位( ) 。 A.组成统计总体 B.在全面调查下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通过统计标志反映 D.各单位之间存在差别是正常的 答案: 组成统计总体,在全面调查下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通过统计标志反映,各 单位之间存在差别是正常的 第二章 1、我国现行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内容包括( ) 。 A.以经常性的统计报表为主体 B.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 C.周期性重点调查为基础 D.周期性普查为基

4、础 E:统计报表、重点调查为补充 答案: 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统计报表、 重点调查为补 充 2、适合于顺序数据的图形有( ) 。 A.条形图 B.圆形图 C.环形图 D.累积频数图 E:累积频率图 答案: 条形图,圆形图,环形图,累积频数图,累积频率图 3、对于离散型变量数列() A.不能编制单项式数列 B.只能编制单项式数列 C.只能编制组距式数列 D.对于变量值项数多的可编制组距式数列 答案: 只能编制单项式数列,对于变量值项数多的可编制组距式数列 4、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 A.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B.就是组平均数 C.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5、D.在开放式分组中,可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答案: 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在开放 式分组中,可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5、统计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各组的频数大等于 0 B.各组的向下累计频率小于 1 C.各组的向上累计频率大于 1 D.各组的频率总和等于 1 答案: 各组的频数大等于 0,各组的频率总和等于 1 6、如果将一组数据排序后分为四份,上四分位是位于( ) 。 A.中点位置 B.50%位置 C.25%位置 D.75%位置 答案: 75%位置 7、某一特定类别或组中的数据个数称为( ) 。 A.频数 B.累积频数 C.频率 D.累积频率

6、答案: 频数 8、最适合描述结构性问题的图形是( ) 。 A.条形图 B.累积频数图 C.圆形图 D.累积频率图 答案: 圆形图 9、某变量数列的最高组为开口组 1000 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距是 200,则该组 的组中值是() 。 A1100 B1200 C1500 D1150 A.1100 B.1200 C.1500 D.1150 答案: 1100 10、对某河流污染状况进行统计调查,需采用( ) 。 A.重点调查 B.普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答案: 抽样调查 第三章 1、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哪一组的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 A.众数和中位数 B.调和平

7、均数和众数 C.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和众数 答案:A 2、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 1/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 均数() A.不能预测其变化 B.扩大到 5 倍 C.减少为原来的 1/5 D.不变 答案:D 3、下列哪一种资料,适合编制单项式数列( ) A.连续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 B.离散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 C.连续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 D.离散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 答案: 4、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变量值的离散程度,这时需要用 ( )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 C.全距 D.四分位差 答案:

8、 5、若两数列的标准差相等而平均数不等,则( ) A.无法判断 B.平均数大代表性大 C.代表性也相等 D.平均数小代表性大 答案: 6、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必须计算离散系数来比较两数列的离散程度大小() A.两平均数相等 B.两数列的计量单位不同 C.平均数大的标准差亦大,平均数小的标准差亦小 D.两标准差相等 答案: 7、中位数是一个( ) 。 A.按顺序排列位置在正中间的变量值 B.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C.位置平均数 D.有一半变量值比此数大,有一半变量值比此数小 答案: 8、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 A.平均亩产量 B.某班学生平均身高 C.某企业平均每人增加值 D.我国平均每人

9、钢产量 E:某大学教师平均工资 答案: 9、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 A.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B.受各组次数大小的影响 C.受标志的多少影响 D.受各组单位数占总体总数比重的影响 答案: 10、如果两组数据的标准差相同,那么() A.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相同 B.均值大的组离散程度就大 C.均值大的组离散程度就小 D.均值小的组离散程度就大 答案: 第四章 1、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单位后, 将该单位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样本单位, 直至抽取 n 个单位为止,这样的抽取方法称为() 。 A.等距抽样 B.重复抽样 C.分层抽样 D.不重复抽样 答案: 2、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单位划分为

10、若干类,然后从各类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组 成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 。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答案: 3、假设总体均值为 50,标准差为 8,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 64 的样本,则 抽样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 ) 。 A.50,8 B.50,1 C.50,4 D.8,8 答案: 4、假设总体比例为 0.55,从此总体中抽取容量为 100 的样本,则样本比例的标准 差为( )。 A.0.01 B.0.05 C.0.06 D.0.55 答案: 5、抽样平均误差是( ) 。 A.抽样值标的标准差 B.总体参数的标准差 C.样本变量的函数 D.总体

11、变量的函数 答案: 6、抽样估计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 。 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总体参数的大小 E:抽样方法 F:抽样组织方式 答案: 7、降低抽样误差,可以通过下列哪些途径( ) 。 A.降低总体方差 B.增加样本容量 C.减少样本容量 D.改重复抽样为不重复抽样 E:改简单随机抽样为类型抽样 答案: 8、抽样推断中的抽样误差( ) 。 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 B.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 C.只有调查后才能计算 D.即不能减少,也不能消除 E: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答案: 9、抽样极限误差() 。 A.是所有可能的样本指标与总体

12、指标之间的误差范围 B.也叫允许误差 C.与所做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成反比 D.通常用来表示抽样结果的精确度 答案: 10、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有( ) 。 A.总体方差 B.所要求的概率保证程度 C.抽样方法 D.抽样的组织形式 E:允许误差法范围的大小 答案: 第五章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诸多关系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类型,这就是( ) 。 A.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 B.因果关系和非因果关系 C.随机关系和非随机关系 D.简单关系和复杂关系 答案: 2、相关关系是指变量间的( ) 。 A.严格的函数关系 B.简单关系和复杂关系 C.严格的依存关系 D.不严格的依存关系 答案:D 3、具有相关关系

13、的两个变量的关系是( ) 。 A.一个变量的取值不能由另一个变量唯一确定 B.一个变量的取值由另一个变量唯一决定 C.变量之间的一种确定性的数量关系 D.变量之间存在的一种函数关系 答案: 4、当变量 x 的值增加时,变量 y 的值也随之增加,那么变量 x 和变量 y 之间存在 着( ) 。 A.正相关系 B.负相关系 C.不确定关系 D.非线性相关关系 答案: 5、下列相关系数的取值不正确的是( ) 。 A.0 B.-0.96 C.0.87 D.1.06 答案: 6、产品的单位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这种现象属于函数关系。 ( ) A.对 B.错 答案: 7、相关系数为 0 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14、不存在任何关系。 ( ) A.对 B.错 答案: 8、单纯依靠相关与回归分析,无法判断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 ) A.对 B.错 答案: 9、圆的直径越大,周长也就越大,两者之间的关系属于正相关关系。 ( ) A.对 B.错 答案: 10、总体回归函数中的回归系数是常数,样本回归函数中的回归系数的估计量是 随机变量。 ( ) A.对 B.错 答案: 第六章 1、某地区 19901996 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动态数列是( ) 。 A.绝对数动态数列 B.绝对数时点数列 C.相对数动态数列 D.平均数动态数列 答案: 2、1、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 20 万件,期末库存 5.3 万件,它

15、们( ) 。 A.是时期指标 B.是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答案: 3、某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单位成本从 2005 年到 2007 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98%, 说说明该产品单位成本( ) 。 A.平均每年降低 2% B.平均每年降低 1% C.2007 年是 2005 年的 98% D.2007 年比 2005 年降低 98% 答案: 4、根据近几年数据计算所的,某种商品第二季度销售量季节比率为 1.7,表明该 商品第二季度销售( ) 。 A.处于旺季 B.处于淡季 C.增长了 70% D.增长了 170% 答案: 5、对于包含四个构成因素(T,S,C,I)的时间序列,以原数列各项数值除以移 动平均值(其平均项数与季节周期长度相等)后所得比率( ) 。 A.只包含趋势因素 B.只包含不规则因素 C.消除了趋势和循环因素 D.消除了趋势和不规则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