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政治专题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课件1521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57449164 上传时间:2020-12-23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政治专题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课件1521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政治专题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课件1521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政治专题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课件1521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政治专题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课件1521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政治专题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课件1521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政治专题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课件15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政治专题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课件152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高考政治,考点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点清单,基础知识 1.人民代表大会 (1)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人大代表 (1)产生: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2,(2)地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3)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

2、受人民监督。 (4)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3,重点突破 人民代表大会,4,拓展延伸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易错辨析 【易错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自治条例,拥有地方立法权,但不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易错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

3、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分析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享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但其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前不能加“最高”。,6,【易错3】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政府、监察委员会、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但其不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 【易错4】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大的职能部门 分析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

4、机关是正确的。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但我国政府不是人大的职能部门,人大内部设立的各专门委员会是人大的职能部门。 【易错5】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分析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7,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是人大的权力。 【易错6】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大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人民并

5、不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因此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但不能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8,【易错7】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分析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 政治制度。 【易错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石 分析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9,考点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础知识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社会历

6、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0,(3)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

7、导、组织领导。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其中,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3)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1,4.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2)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2,重点突破 我国的政党制度,13,拓展延伸 比较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14

8、,易错辨析 【易错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在我国,中国共产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分析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中国共产党并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易错2】中共中央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分析中共中央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易错3】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 分析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包括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立法机关严格立法、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15,等。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9、 【易错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易错5】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分析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参政不等于执政。,16,【易错6】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

10、被监督的关系 分析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是各自独立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易错7】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分析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易错8】人民政协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分析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17,考点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基础知识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

11、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民族团结原则: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平等基础上,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指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18,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3.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

12、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9,重点突破 全面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拓展延伸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1,易错辨析 【易错1】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完全平等,各民族之间已不存在差异 分析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完全平等。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仍存在不平等现象。同时,坚持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之间已不存在差异,各民族在民族习惯、民族传统方面的差异将长期存在。,2

13、2,【易错2】国家和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 分析国家和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易错3】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分析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如藏族集中居住在西藏、青海等地方,就在西藏设立自治区,在青海的一些地方设立自治州。不能理解为只要有少数民族居住,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易错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自治权 分析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

14、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23,【易错5】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指我国保护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 分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包括我国保护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 又包括保护公民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易错6】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我国的宗教团体不得与外国宗教组织进行交往 分析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是指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但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易错7】在我国目前,宗教主要起积极作用 分析在我国目前,宗教仍主要起消极作用,只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起

15、一定的积极作用。,24,【易错8】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分析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不是基本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说法正确。 【易错9】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分析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不可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但在我国,广大信教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的,宗教团体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因此宗教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但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也不是我国实

16、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目的,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25,方法1怎样运用人大或人大代表的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1.怎样运用人大的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结合人大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具体活动,运用人大的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是高考政治命题常采用的形式。运用人大的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一般应考虑以下两个角度: (1)人大为什么要重视某一工作(如修改某项法律、监督某项工作的落实),方法技巧,26,答题思路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决 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人大重视某一工作的具体意义(可结合材料和现实情况进行总结);等。 (2)人大在某一工作(如修改某项法律、监督某项工作的落实)中应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