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龚海军主讲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龚海军主讲教学课件(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学,传染性疾病,目的: 了解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治疗原则 掌握传染病特征,诊断和预防原则,总论,内容提要 定义 传染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特征 传染病的预防,定义: 传染(感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也是人与病原体相互作用和斗争过程。 构成传染过程的三要素是: 病原体 人体 它们所处的环境 可出现5种表现(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携带、潜伏感染),传染的流行过程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能源-病原体在人体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易感者的途径 易感人群-人群对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传染病特征: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性、季节性和地方性 有感
2、染后免疫性,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遵守。 要求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积极治疗患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细则(04年8.28号修订,12.1号执行),将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甲类:【2种】 (鼠疫、霍乱为)强制管理传染病 城镇要求2小时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 乙类:【25种】 为严格管理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艾滋、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氏菌病、斑疹伤寒、乙脑、黑热病、疟疾、登革热、肺结核、破伤风、炭疽)城
3、镇要求发现后6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小时。,丙类:为监测管理传染病【10种】 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感、风疹、出血性结膜炎、腮腺炎、新生儿破伤风、除霍乱痢疾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要求24小时内上报。 中央卫生部通知,将非典列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在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脊髓灰质炎,必须采取甲类传染病的报告、控制措施】。,二、切断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染病三管一灭(饮食、水源、粪便、消灭苍蝇) 呼吸道传染病空气流通、空气消毒、带口罩 虫媒传染病搞好室内外卫生,消灭苍蝇、老鼠、蚊子 三、保护易感人群提高人体免疫力,(1) 细菌
4、性痢疾,概述: 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病原菌:志贺菌属亦称痢疾杆菌,染色为革兰阴性菌。根据抗原结构分为四群: 痢疾志贺菌 福氏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宋氏志贺菌,菌,死亡后均释放内毒素,引起发热、毒血症、休克等全身反应。痢疾志贺菌还可产生外毒素,除可引起肠毒素样反应外尚有神经毒、细胞毒活性,可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过程 传染源 - 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一、诊断 1、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典型脓血便或粘液便 2、左下腹压痛 3、粪便中检出脓细胞红细胞,培养免疫检测阳性,可诊断急性菌痢。 4、伴高热、惊厥休克或呼衰应想到中毒型菌痢。 5、过去菌
5、痢史,多次典型或不典型腹泻2周以上,粪便培养阳性可诊断慢性菌痢。 6、流行病学资料,二、治疗 (一)急性 1、一般治疗(隔离、休息、流质饮食) 2、对症治疗(补液、止痛、解热) 3、抗菌治疗 (二)中毒型菌痢 1、抗菌治疗,2、抗休克治疗(扩容、升压、纠酸、激素) 3、防治脑病 4、抢救呼衰 (三)慢性菌痢 1、抗菌素(联合、足量、长程) 2、菌苗治疗 3、局部灌肠 4、菌群失调的处理,(2) 霍 乱,病原学: 霍乱弧菌阴性菌,抗原结构有耐热的菌体(0)、不耐热的边毛(H)抗原。 产生三种毒素 内毒素-是制作疫苗的主要成分 外毒素-霍乱的剧烈腹泻就是由这种毒素引起 毒素-在病作用上意义不大,流
6、行病行学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途径-粪便或排泄物污染水源和食物后引起,其中水的作用最为突出。 其次,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也起传播作用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诊断: 一、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 病程分3期 1、泻吐期 多剧烈腹泻(为无痛性、无里急后重)开始,继以呕吐。先为胃内容物,后为米泔水样或清水样。(胆汁分泌减少) 2、脱水期 迅速出现脱水和微循环衰竭。 3、恢复期 症状消失,尿量增加、体温回升、逐渐恢复正常。,临床类型 无症状型 轻型 中型 重型 爆发型,二、实验室检查 1、细菌学检查 尽早按下列检查程序 涂片染色-培养分离-鉴定实验 2、血清凝集试验 凝集效价 病程第二周达1:100以上 接种
7、过病人超过1:200或复查逐渐升高或呈4倍有参考价值。杀弧菌抗体达1:32以上或呈8倍,总之下列三项之一者即可诊断 1、凡有腹泻呕吐临床表现,化验诊断为霍乱弧菌者 2、临床表现典型,有潜伏期内接触史,且可排除其他病原引起腹泻者。 3、流行期间,在疫区内,有密切接触史并在5日内出现腹泻者。 但在流行期间,有无接触式的轻型腹泻者也应密切观察,均应根据粪便细菌培养或凝集式样确诊。,治疗: 一般治疗 1、 隔离及时早期, 解除隔离标准,临床状消失6天,隔日粪便培养2次阴性方可解除。慢性带菌者为粪便培养连续7天阴性,胆汁培养每周1次连续2次阴性。 2、休息饮食治疗,二、补液疗法 1、静脉补液 原则 先盐
8、后糖、 先快后慢、 纠酸补碱补钾 补液量 失水程度决定 速度 2、口服补液,三、抗菌治疗 四环素、氧氟沙星磺胺 四、对症治疗 心衰 急性肾衰 中毒性休克,五、预防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提高人群免疫力,(3) 伤 寒,概述 定义: 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增生为主要病变。临床表现以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特殊中毒症状、玫瑰疹、脾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并发症为肠出血或肠穿孔。,一、病原体 伤寒杆菌,属D组沙门菌属,染色阴性。 不分泌外毒素,但菌体裂解释可产生强烈内毒素为致病主要原因。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即经口传播,通过被污染的水、食物、
9、手及苍蝇等经口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可获持久免疫力,诊断 一、 症状体征 潜伏期7-23天,一般1014天 临床经过分为四期 1、发热初期(一周)体温呈梯形上升,一周内可达40度左右,同时皮肤灼热、干燥、面颊潮红表情淡漠、呈无欲状态、脉搏相对缓慢与体温常不相称、舌苔厚舌尖红(伤寒舌),2、高热期 初期症状更明显,伤寒特殊中毒症状相继出现: 高热不退- (多呈稽留热)10-14天 全身中毒症状 一中枢神经症状最显著 循环系表现-相对缓脉、中毒性心肌炎及休克 消化系表现-苔厚腻舌尖边无苔、舌尖红 (草莓舌或伤寒舌)中毒性肠麻痹, 易发生肠出血和穿孔。,玫瑰疹 病程6-12天出现,数目不多约1
10、0个以下2-3天内逐渐消失 肝脾肿大 可见80%质软有压痛 3、缓解期 第四周全身更加衰弱,体温逐渐下降 4、恢复期 病程第五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食欲明显改善,但病人衰弱,需一个月左右方能完全恢复,上述为典型自然病程,但目前少见,大多数病人症状轻故诊断要全面考虑。 但伤寒复发较常见,约10%病人在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后1-3周复发症状再现血培养阳性,而复发症状轻,病程短。再然在缓解期体温呈波动下降,尚未恢复正常时,体温又突然升高,持续5-7天退热,临床分型 轻型、普通型、逍遥型、迁延型、顿挫型、暴发型。 二、实验诊断 1、常规白细胞减少,嗜酸粒减少或消失 2、细菌学检查(血培养早期即可阳性
11、,1-2周阳性率最高;骨髓培养较血培养高;粪培养3-4周阳性率高;尿培养3-4周阳性率较高,25%;玫瑰疹培养也可获得阳性) 3、肥达反应“0”凝集效价1:80,“H”、“A”、“B”、“C”凝集效价1:160有诊断性价值。逐渐升高诊断意义更大。,治疗: 一、一般治疗 1、隔离休息 至症状消失后,大便培养(5-7天次)连续三次阴性或体温恢复后15天方能解除隔离。 2、饮食 3、对症治疗 二、病原学治疗 氟喹若酮类、氯霉素、头孢类、磺胺,三、预防 控制传染源 隔离治疗病人 排泄物严格消毒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3天 检查饮食行业及时发现带菌进行监督管理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对饮水、食物粪便的
12、卫生管理、消灭苍蝇。 提高免疫力,(4)病毒性肝炎,概述: 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由于感染病毒种类不同临床分五型 即甲、乙、丙、丁、戊 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引起。其中只有乙肝病毒为DNA病毒。,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甲、戊是急性期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3周内具有传染性。 乙、丙、丁为急、慢性患者及病毒携带者。 2、传播途径-甲、戊经粪-口传播,少数经输血或血制品传播。,乙、丙、丁为输血及血制品以及污染的注射器等;母婴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分类:急性 急性黄疸型 急性无
13、黄疸型 慢性 重症肝炎(急性、亚急性、慢性) 瘀疸型 肝炎肝硬化,诊断:,(一)急性肝炎 1、急性黄疸性肝炎 病程经过分3期,全程约2-4个月 黄疸前期:1-21天 黄疸期(皮肤巩膜黄染,2周达高峰。可有大便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过缓梗阻的表现。肝肿大压痛。2-6周,恢复期:2-16周 2、急性无黄疸性肝炎 为一轻型的肝炎。症状体征与急性黄疸性肝炎相似,但无黄疸,肝功能异常或HBV阳性而确诊。 (二)慢性肝炎(仅见于乙、丙和丁型肝炎),1、轻型慢性肝炎 2、中度慢性肝炎 3、重度慢性肝炎 (三)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借助肝炎病原学检查确诊),二、
14、治疗 1、对症治疗(降转氨酶、护肝治疗、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和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2、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核苷类:拉米夫定、泛昔洛韦),(5)流行性出血热,概述: 是由汉坦病毒(EHFV)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传性疾病。临床上以急性起病,发热、出血、低血压和肾损害为特征。,病原学: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为RNA病毒 流行病学: 1、传染源-鼠类为主要传染源。我国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和传染源。林区则是大林姬鼠。 2、传播途径-多种(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虫媒传播、垂直传播),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诊断: 1、临床表现 潜
15、伏期446天,一般7-14天。 典型病例病程中有 (1)发热期(三痛症、三红征、粘膜三红征),(2)低血压休克期(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 (3)少尿期(常有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4)多尿期(可发生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等和继发感染、休克) (5)恢复期。非典型病例可出现越期现象,而重型则可出现发热期、休克期和少尿期之间互相重叠。,2、实验室检查 一、常规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增高,可见幼稚性白细胞呈类白血病反应,中性粒为主,4日后淋巴升高,发热期和低血压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明显升高;血小板有不同程度下降。 (2)尿常规 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尿沉渣可见包涵体,其中能检出病毒抗原。,二、生化检查 尿素氮、酸碱度、电解质 三、凝血功能检查 四、免疫功能检查 细胞免疫-淋巴细胞亚群,CD8增加,CD4/CD8比值明显下降,抑制性T细胞功能下降。 体液免疫-IGM、IGG、IGE均升高,补体下降。,五、特异性检查 (病毒分离、抗原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查,有助病原体诊断) 并发症:腔道出血、肺水肿、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 3、流行病学资料,治疗; 治疗原则即三早一就近,应针对各期病生理机制采取综合性,预防性治疗,把好休克、出血和肾衰与感染四关,抗病毒治疗应早期应用。 一、发热期治疗 一般治疗 抗病毒治疗 免疫治疗 预防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