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一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57359173 上传时间:2020-12-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一(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1)一、钠及其化合物1 下图表示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 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 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1)A, D 代表的物质分别为:_, _(填化学式 );(2)反应 中的 C, D 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反应 中,若 B 与 F 物质的量之比为 43, G, H 分别是 _, _(填化学式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_.(4)反应 产物中 K 的化学式为 _; 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 Al Na2 O22H2O +Na2 O2 =4Na

2、OH+O2、 2Al+ 2NaOH+2H2O=2NaAlO2+3H2CO2CO 1:1 Na2CO322AlO 2 +CO2+3H2 O=2Al(OH)3+CO 3【解析】【分析】题干信息, 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 为非金属单质 (一般是黑色粉末)推断为 C, 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可以推断为H2O 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判断为Na2O2 E F为O2和H2的, 、反应生成水, A 是常见金属,与另一种固体在水中反应生成O2 和 H2,则该固体金属为Al,固体 D 为 Na2O2,能与水和 CO2 反应,则 G 为 CO2;说明 K 为 Na2CO3 ,F 为 O2; 题给信息黑色单质 B

3、 与氧气 (F)反应得到 G(CO2),说明 B 为 C(碳 ), C和 O2 反应可生成 CO2 和 CO,则 H 为 CO;依据 F(O2)与 E 反应生成 C(水 )可知 E 为氢气,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详解】推断可知 A 为 Al, B 为 C,C 为 H2O, D 为 Na2O2, E 为 H2,F 为 O2, G 为 CO2 , H 为 CO, K 为 Na2CO3;(1) 依据推断可知, A、 D 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Al、 Na2O2 ;(2) 反应中的C、 D 均过量,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和A 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222222;O+2Na O =4N

4、aOH+O、 2Al+2NaOH+2H O=2NaAlO +3H(3) 依据反应 C+O2=CO2: n(C): n(O2)=1:1 ,发生反应产物为二氧化碳;依据反应2C+O2=2CO; n(C): n(O2)=2: 1,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反应中,若B(C)与F(O2)物质的量之比为4: 3, 1: 1 n(C): n(O2)=4:3 2: 1;判断 G、 H 分别是: CO2、CO;设CO2 的物质的量为amol 、 CO的物质的量为bmol ,则a+b=4、2a+b=6,解得:a=2、 b=2,故CO2 和CO物质的量之比为2mol :2mol=1:1 ;(4) 反应是过氧化钠和

5、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F 为氧气,产物中K 为碳酸钠,化学式为: Na2CO3 ;分析判断 G 为 CO2,溶液乙是碳酸钠溶液, G+溶液甲 =溶液乙 + 沉淀 L,所以甲溶液中的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O2- +CO2+3H2O=2Al(OH)3 +CO32-。【点睛】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此类题的解答一般有以下步骤:思维起点的选择:思维起点是指开始时的思维指向、思维对象或思维角度,推断题中的思维起点应是最具特征的某个条件(包括文字叙述或某个变化过程);思维过程的展开:解题者在确定思维起点的基础上,利用题目所给信息,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解

6、题经验,不断地缩小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思维过程的检验:将上述思维过程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一下是否符合题中条件;本题可从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和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展开思维的空间,寻找目标答案。2 中学化学常见物质 A I 的转化关系如框图所示,其中 A 为化合物, B 为常见金属单质, H 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Y 不使品红溶液褪色。 ( 部分反应条件、溶剂及产物已略去 )(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_。(2)0 10 molH的溶液,要使其转化成含0.10mol F的溶液,则:现有含 .若只能加入 0. 050mol 的某物质,该物质可能是_ ( 填化学式,写 1种 ) 。若

7、只能加入0. 10 mol 的某物质,该物质可能是_ ( 填化学式,写1种) 。【答案】 2Na2 22+ 4OH-+O2-+ 2H2O2AlOH33-22O+2H O 4NaAlO+CO= +HCONa O=( )或 Na2O2 NaOH 或 Na【解析】【分析】由 H 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含有钠元素,且能与F 在加热与过量的y 之间相互转化,则H为 NaHCO3, F 为 Na2 CO3,气体 Y 为 CO2,溶液 D 为 NaOH,化合物 A 能与液体 x 反应生成 NaOH 和气体 C,那么 A 为 Na2 O2,液体 x 为 H2O;因为 B 为金属单质,固体 E 为金属氧化物且能与

8、氢氧化钠反应,则B 为 Al, E 为 Al2O3 , G 为 NaAlO2 ,向 NaAlO2 通入二氧化碳产生 Al( OH) 3 和 NaHCO3,所以 I 为 Al( OH) 3,据此回答。【详解】( 1) 反应是 Na2O2与H2O反应,所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 4Na+ 4OH-+=+O2;反应是向NaAlO2 通入二氧化碳,所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O2- + 2H2O+CO2 Al OH 3HCO3- ;= ( ) +( 2) 由分析可知Na2O 或 Na2O2, NaOH 或 Na。【点睛】本题关键点在于 H,H 含有钠元素,并且在加热和通气体 y 的条件下与

9、 F 相互转化,而钠的化合物能满足的只有碳酸氢钠。3 现有常见金属单质A、 B、C 和常见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 E、 F、 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ABC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用具体化学式表示)( 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3)实验室制取乙气体时,先将气体生成物通过_以除去 _。(4)向烧杯中装有的物质F 中加入物质 D,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物质 F 同价态阳离子的碳酸盐在隔绝空气时加强热,可以得到红色固体,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 Na Al Fe 2A

10、l+2OH- +2H2O 2AlO2-+3H2饱和食盐水HCl(氯化氢)先有白色沉淀 生成, , 然后立刻变成灰绿色 , 最后变成红褐色3Fe2O3+CO+CO22FeCO【解析】【分析】由金属 A 焰色反应为黄色可知 A 为金属 Na,由反应可知, D 为 NaOH ,气体甲为 H 2;氢氧化钠与金属 B 反应生成氢气,则 B 为金属 Al ;黄绿色气体乙为 Cl 2,与氢气反应生成丙为HCl , HCl溶于水得物质E 为盐酸;氢氧化钠与物质G 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是Fe(OH ) 3,故物质G 中含有Fe3+,由转化关系可知C 为Fe 金属,物质F 为FeCl2,物质G为 FeCl3。【详解

11、】(1) A 为金属 Na, B 为金属 Al, C 为 Fe 金属,由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由强到弱的顺序是Na Al Fe,故答案为:Na Al Fe;(2)反应为铝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 2,故答案为:-;2Al+2OH +2H 2 O 2AlO22Al+2OH +2H 2O 2AlO2 +3H 2( 3)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制取氯气,浓盐酸受热易挥发,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先将气体生成物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可以除去极易溶于水的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HCl (氯化氢);( 4)向装有为 FeCl2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 NaOH 溶液与 FeCl2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亚铁沉淀不稳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白色沉淀立刻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物质 F 同价态阳离子的碳酸盐为 FeCO3,在隔绝空气时加强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