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方案设计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573400 上传时间:2017-06-26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建设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建设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建设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建设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方案设计(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建设方案设计,1.建设方案设计的内容要求2.建设方案设计的依据3. 建设方案比选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5.生产工艺技术方案设计6.项目选址7. 原材料燃料供应,8.总图运输和供用与辅助工程9.厂外配套工程10.节能节水11.环境保护12. 安全卫生与消防13.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4.项目进度计划,1)建设方案设计的内容:(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生产工艺技术方案(3)主要生产设备方案(4)场(厂)址(5)原材料、燃料供应(6)总图运输(7)土建工程方案(8)公用、辅助及厂外配套工程(9)节能、节水(10)环境保护(11)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12)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3)项

2、目进度计划,2)建设方案研究的作用,建设方案研究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1在市场、资源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为投资估算、融资方案研究、成本费用和财务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后续分析工作提供条件;3建设方案构造中反复开展的技术、经济比较,在逐步完善建设方案的同时,实现项目优化;4为项目的初步设计提供依据。,5为建设用地预审报告、项目选址报告、项目安全条件论证与项目安全预评价、项目申请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含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水资源论证报告、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金融机构贷款评估等相关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材料。6为建设资源节约型

3、社会,提供合理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资源性利用标准和设计技术。,2)建设方案设计的要求,(1)符合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划要求(2)满足业主对投资方面的要求(3)采用先进适用和前瞻性技术(4)形成以人为本和美观的工厂环境,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5)满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6)节水、节能(7)充分估计各类工程风险,采取规避措施。(8)多方案比选,满足投资和成本控制要求(9)达到投资前期相应阶段的深度要求,为其他研究和决策分析提供依据,3)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建设方案设计深度要求,(1)各主要条件和数据应有文件或意向书作为依据(2)各层次建设方案设计经比选后提出倾向意见(3)满足投资估算误差不超

4、过10%的要求(4)最终使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结论能满足投资决策的要求,2.建设方案设计的依据,1)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2)项目建议书审批文件3)业主单位委托书及其设想说明4)有关的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3. 建设方案比选1)建设方案比选要求,(1)建设项目各层次的建设方案设计都应进行多方案分析和比选(2)参与比选的各建设方案设计都应首先满足国家政策法规和地方法规的要求(3)参与比选的各建设方案设计都应满足项目功能要求(4)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5)建设方案设计单位应详细报告多方案比选结果,提出推荐方案,2)方案比选的种类,(1)总体工程方案比选 (

5、工厂总建设方案)(2)分项工程方案比选(各车间建设方案)(3)专业工程方案比选(某设备系统建设方案),3)方案比选的步骤,(1)比选问题的命题和准备(2)选择比选的组织形式并开展专题建设方案设计工作(3)对建设方案设计的比选进行初审(4)确定比较方法(5)开展多建设方案设计比选工作,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1)产品方案概念:即拟建项目的主导产品、辅助产品或副产品及其生产能力的组合方案,包括产品品种、产量、规格、质量标准、工艺技术、材质、性能、用途、价格、内为销比例等,2)确定产品组合的一般原则,(1)符合产业政策(2)针对市场需求(3)专业化协作(4)资源综合利用(5)环境保护(6)考虑原材料

6、燃料供应(7)适应技术设备条件(8)满足生产储存条件,3)建设规模,生产规模通常用产量和生产能力界定。产量指企业在一定生产条件和一定时期内实际生产的产品数量。生产能力制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生产某种产品的最大能力,(1)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应考虑的因素和内容,市场需求 自然资源、原材料、能源供应及其他外部建设条件 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及其来源 资金的可供应量环境容量国家或行业制定的生产经济规模标准社会因素和政策法规行业因素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2)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分析,产业政策和行业特点的符合性收益的合理性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主要考虑资源利用的可靠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外部条件

7、的适应性与匹配性技术改造项目的特殊问题 其建设规模的确定要与现装置有效结合和匹配。,5.生产工艺技术方案设计,1)生产工艺技术方案设计的内容2)生产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3)选择高新技术的要求4)生产工艺技术比选,1)生产工艺技术方案设计的内容,(1)研究各种生产工艺(2)研究生产流程(3)选择主要生产装置和设备(4)研究工艺参数进行物料衡算(5)开展能量平衡计算,提出公用工程用量(6)全面比较各可能使用的工艺技术方案(7)提出推荐的工艺技术方案及理由,2)生产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1)先进性和前瞻性(2)适用性(3)可靠性(4)经济合理(5)确认知识产权(6)适应市场变化(7)安全和环保,3)选

8、择高新技术的要求,(1)先进性(2)创新性(3)成熟性(4)实用性,4)生产工艺技术比选,(1)生产工艺技术方案比选的内容包括:技术、安全和环保、配套、操作稳定性、费用(一次性投资和运营及维护费用)和效益。 涉及上述生产工艺技术选择原则中所提及的所有因素。,(2)常用的生产工艺技术方案比选的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通过对比分析工艺技术方案产品质量、性能、方案本身的复杂程度、成本投入和效益。,6.项目选址,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组织多专业联合工作组,对场址进行调研和分析,形成专题报告,提出预选意见。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各项建设条件逐一落实,深化选址的技术经济分析,并提出推荐意见。

9、,本节主要内容,1)项目选址应考虑的因素2)项目选址的原则和要求3)项目场址的比选4)项目选址报告的主要内容,1)项目选址应考虑的因素,(1)自然因素(2)市场因素(3)运输和地理位置因素(4)劳动力因素(5)政策因素(6)集聚因素,2)项目选址的原则和要求,项目选址的基本原则(1)符合国家、地区和城乡规划的要求(2)满足项目对资源供应、工艺和营销的要求(3)符合节约和效益原则(4)安全原则(防洪、防震、防地质灾害)(5)实事求是原则(6)节约项目用地(7)注意环保,项目选址的基本要求,在工程地质条件方面,宜避开不良地质现象。如:(1)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且对场地稳定性有直接危害或潜在危胁的区域(

10、2)地基土性质严重不良的区域(3)可能发生地震危险的区域(4)洪水或地下水对建筑物有严重不良影响的区域(5)地下有未开采的有价值矿藏或未稳定的地下采空区及泥石流多发区等区域,对工厂环境、劳动安全卫生有威胁的区域不应选为项目场址。如:(1)有严重放射性物质或大量有害气体影响的地域(2)传染病和地方病流行区域(3)已严重污染的区域(4)有爆破作业的危险区域,3)项目场址的比选主要内容,(1)工程技术条件(2)投资费用(3)运营费用(4) 环境保护条件比较(5) 场(厂)址的安全条件论证比较,4)项目选址报告的主要内容,(1)概述(2)主要选址指标(3)场址方案比较(4)其他专题分析(5)提出项目选

11、址意见,7. 原材料燃料供应,1)原材料供应方案2)燃料供应方案3)原材料和燃料供应方案的比选,1)原材料供应方案,(1)原材料的品种、质量和数量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性能、需求量。(2)供应来源与方式包括:供应地区研究、供应方式、价格比选、大宗和关键原材料的供应(3)运输方式按照需物的形态、运距、包装方式仓储要求、运费等因素提出相应的运输方案,2)燃料供应方案,(1)燃料的品种、质量和数量(2)燃料来源与运输方式,3)原材料和燃料供应方案的比选,(1)采购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2)价格运费的经济性及可能的风险(3)经过比选,提出推荐方案,8.总图运输和供用与辅助工程,1)总图运输方案设计2

12、)土建工程方案设计3)公用与辅助工程方案设计,1)总图运输方案设计的内容,厂区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厂区运输厂区道路绿化布置技术经济指标总图运输方案比选,总体布置的要求,(1)满足生产工艺过程要求(2)满足厂内外运输的要求(3)适应自然条件(气象、地形、水文、地质等)和城市规划的要求(4)符合防火、安全、环境保护和卫生规划的要求,厂区总平面布置的要求,1)满足生产工艺流程和物料流向要求2)进行合理的生产功能分区3)生产装置布置充分利用风向,考虑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影响4)结合场地地形、地质、地貌等条件,因地制宜并尽可能做到紧凑布置,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5)总平面布置要与厂外铁路接轨站、码头的位置相适

13、应6)合理确定厂区通道宽度7)对有洁净要求的生产装置和辅助设施的布置要考虑风向的影响,合理布置建筑朝向8)改扩建项目应符合新老产品流程的要求,竖向布置的要求,1)竖向布置应与总体布置和总平面布置相协调。2)满足生产工艺、场内外运输装卸、管道敷设对坡向、坡度、高程的要求。3)充分利用地形,选择相适应的竖向布置形式,合理确定建、构筑物和铁路、道路的标高,避免深挖高填,力求减少土石方工程量,保证物流人流的良好运输与通行。4)保证场地排水通畅,不受潮水、内涝、洪水的威胁。,绿化指标,要求厂区绿化系数=(厂区绿化用地计算面积/厂区占地面积)100%,总图技术经济指标,(1)投资强度是指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

14、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 (2)建筑系数及场地利用系数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场地利用系数建筑系数+(道路、广场及人行道占地面积+铁路占地面积+管线及管廊占地面积) 项目总用地面积100%,(3)容积率是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4)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注意:工业项目不得超过7%。,2)土建工程方案设计,(1)土建工程方案(2)结构方案(3)建筑和

15、结构方案比选(4)主要建筑物一览表,工程方案选择的基本要求,1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2适应已选定的场址(线路走向)3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4经济合理5. 技术改造项目应合理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力求新增设施与原有设施的协调,土建工程方案研究,应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按照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结合建设场地的具体条件,合理开展。要广泛采用新结构、新构件、新材料,充分利用当地材料。,结构方案研究,应通过经济技术比选确定对大型建(构)筑物、重要建(构)筑物采用的结构方案。以节约建筑投资,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施工方便。,3)公用与辅助工程方案设计,(1)给水排水工程与消防(2)供电与通讯工程(3)供热工程(4)通风、空调与除尘工程(5)制冷工程(6)工业气体工程(7)分析检验设计(8)维修设施(9)仓储设施,9.厂外配套工程,本节要点1)厂外配套工程的类别2)厂外配套工程的设计原则,1)厂外配套工程的类别,(1)运输配套项目(2)公用工程配套项目(3)环保配套项目(4)其他配套项目,2)厂外配套工程的设计原则,(1)保证生产、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原则(2)同城市和地区的规划相协调原则(3)考虑使用管理方便,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已 有的条件和设施、生产协作条件节约投资原则(4)符合环保、防止造成新污染点原则(5)与企业和当地发展规划相协调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