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年秋 在上海重读鲁迅.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57279435 上传时间:2020-1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丁亥年秋 在上海重读鲁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丁亥年秋 在上海重读鲁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丁亥年秋 在上海重读鲁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丁亥年秋 在上海重读鲁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丁亥年秋 在上海重读鲁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丁亥年秋 在上海重读鲁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丁亥年秋 在上海重读鲁迅.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丁亥年秋,在上海重读鲁迅郝永勃1 已二十年没有去上海了。这一次去,很想看看鲁迅在大陆新村的寓所,也就是山阴路132弄9号的鲁迅故居,还有鲁迅墓地 我曾经在1983年的春天,1987年的夏天,两次到过上海,那时只知道走里弄,转书店,逛商场,看风景。在时髦的上海人看来,外省人就是乡下人。上海是大城市,长在那里的人,天生有一种优越感时代的进程,普遍的优越感在渐渐地消失;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像火车提速一样,让时间缩短,距离缩小。 去上海,去复旦,这样的机缘,很难得。珍惜时光,心存感激。多走走,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2 鲁迅故居是冷清的,鲁迅公园是喧哗的,鲁迅墓地是寂寞的,鲁迅的书是坚实耐读的。 2

2、007年9月12日下午,我打听了不少人,绕了不少弯路,才在一个幽深的楼道里找到了他最后的寓所(1933年4月11日-1936年10月19日)。一座座三层的建筑物,东西并排着,相互并联又独立着门户,历经风雨的小楼,已显得很陈旧了。 门是常锁着的。在隔壁花八元钱买了一张门票,一个陌生的青年为我打开了门。一个人默默地走进小院,走进他的家里,有清冷的感受。一楼是会客厅,然后是餐厅;二楼南面是书房兼卧室,书桌上有一盏台灯,还有书稿、笔墨,边上是藤椅保持着七十多年前的样子,朴素而干净,庄重而整洁,随意而有序。默默地多站一会儿,想到他当年就是住在这里,写了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翻译了俄罗斯的童话、死魂灵把写

3、作当成了一种休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把翻翻报刊当作了一种消遣墙上挂着小小的黑白木刻。是他喜欢的,是美的象征,北面是洗手间和浴室;三楼是儿子海婴的卧室和玩具室,挂着油画,家具是舒适的,为孩子的付出是大的。 这就是他的故居,中西式风格的交融,简约而大方,狭小而开阔,朴素而实用。3 人是有灵魂的。他还活着,只是活着的形式不同罢了。 他的名字,已经成了醒目的符号。 公园墓地。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的地方,已经是上海市民休闲的场所。被大众接受和认可,人气很旺: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散步的,有下棋的,有打太极拳的,有读书看报的,有小商小贩在这里,淡化了生与死的界限。 1936年10月22日,他被

4、葬于万国公墓。经二十年,1956年10月14日迁墓于此一起移来的还有周恩来种的一株桧柏,许广平种的一株桧柏,还有友人种的一株木槿,十多棵龙柏 绿树成荫,白色的小花,野草般丛生。一座青铜雕像,是沉重的象征。 “造成一座小小的坟,一面是埋藏,一面也是留恋。”(坟的题记)这是他在厦门时的心境。生死两茫茫。陆士衡吊曹孟德文是他看重的,再以此纪念他吧 既日希古以遗累,信简礼而薄葬。 彼裘绂于何有,贻尘谤于后王。 嗟大恋之所有,故虽哲而不忘。 览遗籍以慷慨,献兹文而凄伤!4 一个人走在夕阳的余晖中,空气中弥漫着上海市井的烟火气息,山阴路上的一排排小楼,中西合璧。阳台上挂着五颜六色的衣被,晾干的,潮湿的平民

5、的生活,有自己的乐趣。 旧上海的“半租界”,已看不到踪影。老侨民不在了,越来越多的新移民拥来了。从北四川路向着南京路走去,暗自想,人到了一定年龄,对人和事会不会变得迟钝和麻木了。 感动是一种能力写作的一种动力,阅读的一种吸引力。当一个人不再感动的时候,也就是无所谓爱与不爱了。 回想二三十年前,读书少,容易感动的书反而多一些;现在读书相对多一点,容易感动的书却是少了。曾感动过自己的一些书,也不为所动了。而鲁迅的书,过去被它们深深地感动过,现在还被感动着 想象七十多年前,在那个可歌可泣、可诅咒、可纪念的时代,一个爱夜的人,“自在暗中,看一切暗”。他习惯了黑暗,他心里有黑暗,但给予人的是光明。正如他

6、的文字,即使写的是绝望,却还是要带来希望的;即使剖析的是丑恶,但目的却是向着美好的;即使在疾病的折磨中,心态依然是健康向上的。5 回想20世纪70年代末,在十五六岁时,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喜欢上了他那本薄薄的白皮书且介亭杂文,在懵懵懂懂中,觉得读着过瘾。由此,引伸至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那时候,便以为课本上的一些文字不如这书上的文字好看。读到妙处想笑,读到疼处想哭。 杂文、小品文在有的人看来,是算不上文学创作的。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任何文体的写作都有优劣之别、高低之分。同类的比较:功夫的深浅,精神空间的大小,心灵的趋向。为什么而写?如何去写?写到了什么程度? 这些是后来的杂感。人过了

7、不惑之年,多多少少有了一点阅历,再找出那几本书来,对照着想想,近三十年的沧桑变化,那么多的书已不忍卒读了,那么多的人和事已面目全非了,而能经得住时间摧残的东西,依然难忘。恰如他在且介亭杂文序言所说,“我只在深夜的街头摆着一个地摊,所有的无非几个小钉,几个瓦碟,但也希望,并且相信有些人会从中寻出合乎他的用处的东西。”读他的书,看到不过时的文字,光彩熠熠。对一个热爱写作的人来说,那就是很有用处的东西了。6 情与义,刻骨铭心的情与义。人性化的体验,深与浅,重与轻,高与低。文字本身是有尺度的。 看到友人的血,看到陌生人的血,看到无辜者的血。落井下石者有之,过河拆桥者有之,无动于衷者有之而他的文字,以自

8、己的血性,见证历史,预言未来。 亲情之于母亲、兄弟;爱情之于许广平;友情之于瞿秋白、刘和珍、柔石、韦素园、范爱农、萧红、陶元庆、孙伏园、许寿裳纪念的文章难写,纪念的文章能长久地感动人的并不多。 “重情者为情所累,慕义者为义所伤。” 这个世界上,重情义的人很多,善于著书立说的人也很多,而两者结合到一种极致的人很少。汉代的司马迁做到了。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又说:“汉末魏初的文章是清峻、通脱。”20世纪30年代前后,生逢乱世,也是“文以气为主”、“文学的自觉时代”。7 没有那样的时代背景,也不会出现像他那样的文化人。 这是他写作的场所种子在这里发芽,文章在这里孕育,作品在这里诞生。

9、在北京西三条旧居之“老虎尾巴”他的书房,记得有一盏高脚的煤油灯。在灯下写作,一个人就像一盏灯,亮得或长或短,发出的光或大或小。 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一楼,摆放着一张书桌,是瞿秋白的。是难友,是知音,是同志。二楼的写字台上,插着一枝毛笔,叫“金不换”,是最廉价的一种笔,却是用它写出了最珍贵的文字。 儿子最像母亲,女儿最随父亲。他秉承了母亲的性格。孙伏园在哭鲁迅先生一文中,记录了他母亲在八十岁时说的一段话:“论寿,五十六岁也不算短了;只是我的寿大长了些;譬如我去年死了,今年不是什么也不知道了么?”从容、旷达、淡定。 在林语堂的眼里,他是战士,“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棺中放剑不放笔。在萧红的

10、记忆中,他弥留之际,不断地在看一张小画:“那上边画着一个穿大裙子飞散着头发的女人在大风里边跑,在她旁边的地面上还有小小的红玫瑰的花朵。” 人,站的角度不同,身世与经历不同,看重的自然也不同。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在解读一个人的时候,也一定误读了什么,忽略了什么。8 写作是人生愿望的达成,是生命缺憾的一种补偿,是自我价值的一种实现。 关注什么写什么,喜欢和欣赏什么写什么,讨厌与反感什么写什么。写到尽兴处,心花怒放;写到障碍处,心有郁积;写到出神入化处,跌宕自喜愿写什么写什么,能写什么写什么。 想做勇士而未成的,看到勇士殉难;想做志士而未成的,看到志士成仁;想做先行者而未成的,看到先行者的捐躯看到

11、他们的血,他们的遗骸,他们的荒冢。 以坚实的文字砌起的纪念碑,见证了他们的不朽,以过人的胆识预言了时代的更替。 清末民初,在他的家乡绍兴,三个人的存在书生意气,剑胆琴心,文人刺客。男有“性本爱人”的徐锡麟被剖心,女有“本性高洁”的秋瑾被斩首生为同乡近邻,曾为赴日学生,归宿不同。最终,他以其坚韧,以其激烈,以其睿智,成为了文学家,成为了旗手,成为了民族魂。 他写药,以此怀念秋瑾;他写“吃人”的现实,以此感念徐锡麟;他写看客的心态,国民的冷漠、麻木沾着烈士血的馒头,坟前惨白的小花,不幸的惨案:“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9 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什么要读鲁迅?为什

12、么要写鲁迅? 经典的要义在于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耐读,耐琢磨,不能模仿,不能再造,不能替代性。真实的力度,美学的感染,语言的造化。 就文学而论文学,就学术而论学术,在鲁迅的生前身后,把全集摆出来,对照与比较,谁能相提并论?谁的影响力能与他相比? 王国维与陈寅恪,一前一后,更侧重于学问的研究,为世人瞩目的是书斋里的功夫;胡适与陈独秀,一右一左,更倾向于社会活动,为世人关注的是社会上的地位;梁启超与蔡元培,一位重在学术,一位重在教育就个人的影响力而言,鲁迅是最大的。是时代的需要吧,是人格的魅力吧,写鲁迅的人最多,研究他的人最多 写着写着,突然会感到无话可说了。一种声音在质问,你凭什么写鲁迅?

13、是啊,我凭什么写鲁迅? 什么也不为了。就是觉得他的书好,就是觉得他比别人写得好,就是读多少遍也不腻写他是觉得值得写,哪怕是一点小启示,小感想,小体会,也想记下来,与有相同爱好的人分享读好书的快乐,智者赐予的果实。读好书多了,也就易于区别开那些不好的书了。从这一点讲,他的书是一面镜子,让你照一照;他的书是一把尺子,让你量一量;他的书是一个砝码,让你称一称其他那些人。10 做一个读书人是很幸福的事。但这个世界上可读的书太多了,即使倾其一生,什么都不做,也是读不尽的。 喜欢一个人的书,就想了解他喜欢的书。他常常读的书,他抄过的书,他向人推荐的书他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好的文章,除了天赋,还与他的性情、阅历

14、、读书有关。文字的功底有多深,也就意味着读书的功底有多深。善读者越读越精明,不善读者越读越僵化。面上的阅读是广的,点上的阅读是精的。 读一个人的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视点。以肤浅的认识,片面的了解,我一面比较着,一面尝试着推断出他喜欢的十本中国书,十本外国书,还有对他生前身后有影响力的十个人: 中国书:嵇康集、史记、离骚、金刚经心经略疏、庄子、世说新语、容斋随笔、水浒传、三国演义、太平广记。 外国书:天演论、茶花女轶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苦闷的象征、小约翰、思想山水人物、穷人、夏娃日记、死魂灵、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 十个人:母亲、章太炎、秋瑾、蔡元培、周作人(对他负面的刺激)、许广平、藤野严

15、九郎、瞿秋白、宋庆龄、毛泽东(他逝世后的影响力)。 写作需要灵感。灵感就是一闪念,就是突发奇想,也难免以偏概全。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终能成就一个文化上的伟人,不是偶然的。天时、地利、人和大时代造就大哲。 读书与交友一样,也有一个缘宇。喜欢的程度,有深有浅,有长有短以十来算,也难免落入俗套。他喜欢的书,他欣赏的人,难以计数。看看他写过的人,翻翻写他的文章,查查他的日记,会明白更多的。11 为自己建立一条阅读的标准,以性情为根,以学识为本,以嗜好为主。既没有什么目的又合乎目的。 深夜最适宜于独自遐想:从自己的爱好出发,选他的十篇代表性作品,该如何取舍?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在对比中学习和借鉴。 呐喊自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