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57278837 上传时间:2020-1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融资难问题 民营企业的融资大体上可以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经营的收益转为扩大经营的资金;二是外部融资如:金融市场融资、银行贷款、借款融资等等。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小民营企业创业时的融资大多来自创业者自己,而继续发展的资金则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和利润。而依靠利润留成途径增加的资金与民营企业发展所需全部资金相差甚远,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据统计,民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很低,仅占10%左右。为什么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困难呢?原因如下: 1、中小民营企业的信用口碑不好。客观上,民营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金匮乏,而且偿债能力弱;加上经营观念和管理模式的相对落后,财

2、产抵押实力不足,没有完整的、令人信服的信用记录,缺乏信用基础。主观上,银行和一些金融企业更看中大企业。对于中小民营企业,一方面其融资量较小;另一方面他们和银行的信息沟通不是很通畅,即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较高。所以,银行不重视。站在银行业务的角度,对中小企业投资的收益低,手续复杂。很难想象银行会花费大力气去调查一个收益相对较小的项目。 2、中小企业的负担相对较重。税费负担也相对较重。很多借款项目需要验资等资格审查,其审查的过程复杂,成本也比较高。中小企业本身没有规模效应,不容易降低成本,失败的风险也比较大。借钱融资的方式是比较困难的。 3、融资的渠道比较少。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已形成股票类、贷款类、债

3、券类、项目融资类、财政支持类六大融资方式,但这些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开放程度很低,除少量信贷资金外,民营企业很难通过债权和股权融资的渠道获取资金。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中长期投资,主要靠非正规、小范围的集资或股权融资取得,此类融资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使投资缺乏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二)融资盲目,与企业资金需求不吻合问题 其主要表现有一下三点:1、不以“量出为入”,超出偿还能力。一些民营企业认为只要能融资,多少不限,多多益善;有钱就有胆,有钱就有项目,有钱就会生钱。缺乏认真的“融资财务分析”。融资的规模不是以提高企业价值为目标。一旦出现国家对相关方面的宏观调控,企业项目还未形成产能与效益,资金链就断

4、裂了,企业便全面陷入瘫痪,被迫还债,甚至破产被拍卖。 2、不以“融资总额与项目所需资金相匹配”。一是融资额大于投资所需资金总额,形成财务费用增大,资金流向他处,造成浪费;二是融资总额小于投资所需资金总额,使投资项目不能如期完成并形成产能与效益。 3、不以“融资时间与项目进行时间一致一是融资过于超前,项目滞后,形成融资成本压力;二是融资滞后,项目超前,造成项目不能如期进行。 (三)融资结构不合理问题 1、权益资本与借入资本结构安排不合理。多数中小民营企业以创业者自有资金作为融资的主要来源,相对而言这种融资方式,融资规模较小,也不能发挥项目的全部利用价值。通过借债融资,即“举债经营”。在投资利润率

5、大于资金利息率的情况下,可以使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得杠杆利益;反之,则会产生财务杠杆消极效应。 2、融资结构与资产结构不对称。缺乏对企业长短期资金来源与长短期资金占用的配比分析和控制。 (四)缺乏融资风险管理问题 1、缺乏融资风险的评价体系。第一,没有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资金的需要确定融资的时机、规模和组合;第二,没有全面衡量收益情况和偿还能力;第三,负债率和还债率没有控制在一定范围。 2、缺乏融资风险的变动分析。一但系统风险发生变化,企业很难应 3、缺乏短期融资与长期融资的合理配比。 二、解决对策 (一)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对策 1、提高自身素质,进而提高企业本身的信用水平。一方面应切实加强管理制度建

6、设,尤其应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解决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制度不健全、会计资料不完整等问题,形成完备的财务管理体系,为融资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与银行的沟通,促进银行了解企业的业务情况,要使银行确实看到增值的机会。另外就是要建立与银行共赢的思想。 2、扩展融资渠道。适当进行一些融资创新,比如,通过发行消费代金券的方式在经营中融通消费者的资金。是一种变相的借债融资。在互相信用的前提下,适当进行中小企业的联合融资,这样可以扩大融资的规模,获得一个风险的均摊。这样也可以使银行重视中小企业的融资。 3、中小民营企业积极发展自己的行业协会。一方面,可以争取更多的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行业间的互

7、相监督与扶持,确保信用体系的健康发展,还可以规避一些系统性的风险。 (二)融资目的的战略选择对策 中小民营企业的筹资战略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可能是为了满足正常经营所需的资金需求;可能是通过调整资本结构降低经营的风险;也可能是为了出于扩大经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我们要从中小民营企业的需求出发来制定其战略: 全科论文中心http:/ 全科论文中心1、企业处于调整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整融资结构降低风险。应采取“保守融资策略”。尽可能减少银行借款,增加权益性的融资。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融资风险、资本成本,提高权益收益率。 2、企业处于发展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融资来满足经营的资金需求。应采取“稳健融资

8、策略”。一方面可适当增加银行借款,保持一定量资金的持有,同时保持较高水平的存货投资。这样既控制还债的压力,又可以扩大经营。另一方面也要控制应收账款的水平。这样可以改善企业资产的结构。降低经营风险和资本成本。 3、企业处于扩张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融资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应采取“激进融资策略”。可适当选择较多的融资方式,适当减少借债的比例,增加内部留存。保持较低水平的现金余额,对短期证券不投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提高权益收益率,又可以满足高速发展对资金的需要。 (三)加强融资财务分析和控制,防范融资风险的对策http:/www.i1、 加强企业综合财务状况的分析与经营的预测。尤其是中小

9、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的分析。首先合理预测经营成果的规模,然后建立以偿债能力为底线的融资目标控制体系,真正做到“量出为入”。 2、加强企业现金流量预测分析和投资项目管理。确保融资总额与需要的资金总额相匹配,以及融资时间与项目时间相一致。 3、进行经营与融资环境的预测,解决权益资本与借入资本结构安排合理。 (1)企业一旦遇到财务危机爆发时,其举债经营所产生的财务杠杆效应是消极的。债务不仅不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反而会带来巨大的偿债压力,使企业陷于难以自拔的困境。因此,当预测要出现财务危机的时候,企业应该减少债务资本的融资而加大权益资本融资。 (2)企业经营稳定时,现金流量会比较大。当预测到

10、未来的金融环境也比较稳定时,可适度加大债务资本融资,利用财务杠杆的积极效应。 4、加强融资结构的控制,降低破产风险。首先,要对企业长期、短期资金来源于占用度进行分析并建立控制目标。其次,要根据不同行业确定出适合本企业的负债比率。譬如: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电力企业保持在1/1,制造业企业保持在2/1为宜。速动比率(易变现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一般企业应保持在1/1较好。长期负债对资本的比率,制造业不应超过1/3,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单位不应超过 全科论文中心http:/ 全科2、 论文中心http:/ ssn5、加强融资成本分析,建立融资风险评价体系。首先,要对企业进行

11、融资成本分析。通过对企业近三年的权益融资,负债融资,税前利息,税后利润,盈余公积金,负债融资成本率等项目进行变动分析,计算出“差量”。便于下一步的融资决策。 其次,通过财务杠杆系数(DFL=每股税后利润/息税前利润变动率),评价企业融资风险大小。 第三,对企业融资风险变动分析。通过对企业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上年度与本年度的年初数、期末数、平均数进行比较和比重分析,计算出比重差和幅度。从行业标准出发,对下一步决策提供支持。 第四,制定出短期融资与长期融资的合理配比率。配比率因企业而宜,一般应坚持以下三点原则:一是固定资产应尽量使用长期融资,而变动性流动资产应该使用短期融资;二是可以使用大比例长期融资解决一部分变动性流动资产的需求;三是可以用大比例短期融资解决变动性流动资产及一部分永久性流资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