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精选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57274389 上传时间:2020-12-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精选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2021精选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2021精选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0-2021精选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0-2021精选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精选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精选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精选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1 研究不同pH 时 CuSO溶液对 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资料: a Cu2O 为红色固体,4难溶于水,能溶于硫酸,生成2+为棕褐色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硫Cu 和 Cu。 bCuO2酸,生成 Cu2+和 H2O2。 c H2O2 有弱酸性: H2O2H+ + HO2- , HO2-H+ + O22- 。编实验现象号向 1 mL pH 2 的 1 mol L- 1 CuSO4 溶液中加入出现少量气泡0 . 5 mL 30% H2O2溶液向 1mL pH 3 的 1 mol L- 1CuSO4 溶液中加入立即

2、产生少量棕黄色沉淀,出现较明显气泡0 . 5 mL 30% H2O2溶液向 1mL pH 5 的 1 mol L- 14立即产生大量棕褐色沉淀,产CuSO 溶液中加入生大量气泡0 . 5 mL 30% H2O2溶液(1) 经检验生成的气体均为O242 2_。,中CuSO 催化分解H O 的化学方程式是( 2)对中棕褐色沉淀的成分提出 2 种假设:. CuO2 ,.Cu2O 和 CuO2 的混合物。为检验上述假设,进行实验:过滤中的沉淀,洗涤,加入过量硫酸,沉淀完全溶解,溶液呈蓝色,并产生少量气泡。若中生成的沉淀为 CuO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依据中沉淀完全溶解,甲同学认为假设不成立,乙

3、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 _。为探究沉淀中是否存在Cu2O,设计如下实验:将中沉淀洗涤、干燥后,取a g 固体溶于过量稀硫酸,充分加热。冷却后调节溶液pH,以 PAN 为指示剂,向溶液中滴加c mol L- 1EDTA 溶EDTA 溶液至滴定终点,消耗液 V mL。 V=_,可知沉淀中不含Cu2O,假设成立。(已知:Cu2+EDTA= EDTA- Cu2+,M296 g mol- 1, M ( Cu2O144g mol- 1)CuO) )((3)结合方程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中生成的沉淀多于中的原因_ 。(4)研究、中不同pH 时 H2O2分解速率不同的原因。实验:在试管中分别取1 m

4、L pH 2、 3、 5 的 1 mol L- 1 Na2SO4 溶液,向其中各加入0. 5 mL 30% H2O2 溶液,三支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实验: _(填实验操作和现象),说明CuO2 能够催化H2O2 分解。(5)综合上述实验,、中不同pH 时 H2O2 的分解速率不同的原因是_。【答案】 2H2 222222+ CuO2+2+反应产生的 H22OO +2H OH O +Cu+2HCuO与 HO 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可能会氧化Cu2 O 或 Cu,无法观察到红色沉淀 Cu1000a溶液96c中存在 H2O2+ HO , HO + O2 ,溶液 pH 增大,两个平衡均正向移动,O

5、 2H22H22 浓度增大,使得CuO2 沉淀量增大将中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 30 H2O2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反应结束后,测得干燥后固体的质量不变CuO2的催化能力强于Cu2+;随 pH 增大, Cu2 +与 H2O2 反应生成 CuO2 增多【解析】【分析】【详解】(1)由题意可知,在硫酸铜做催化剂作用下,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O2+2H2O,故答案为:2H2 O2O2+2H2O;( 2)若中生成的沉淀为 CuO2,说明双氧水与铜离子反应生成过氧化铜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2O2+Cu2 +=CuO2+2H+,故答案为: H2

6、O2+Cu2+=CuO2+2H+;由题意可知,过氧化铜能与溶液中氢离子反应生成双氧水,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可能会氧化氧化亚铜或铜,无法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假设可能成立,乙同学的观点正确,故答案为: CuO2 与 H+反应产生的 H2O2 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可能会氧化 Cu2O 或 Cu,无法观察到红色沉淀Cu;a g 过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ag,由方程式可得如下关系:CuO2+ EDTA,则有96g/ mol2 Cuag= c mol / L V 101000a1000a96g/ mol3L,解得 V= 96c ml,故答案为:96c;3)由题意可知,双氧水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

7、平衡H2 2+HOHO +O2(H2 、2H2O ,溶液 pH 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两个平衡均正向移动,过氧根浓度增大,使得过氧化铜沉淀量增大,故答案为:溶液中存在H2 2+HO ,HO+O 2,溶液pHH22H2O增大,两个平衡均正向移动,O22 浓度增大,使得CuO2 沉淀量增大;( 4)若过氧化铜能够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催化剂过氧化铜的组成和质量不会发生变化,则实验操作和现象为将中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30 H2O2 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反应结束后,测得干燥后固体的质量不变,故答案为:将中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30 H

8、2O2 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反应结束后,测得干燥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5)由以上实验可知,当溶液 pH 增大时,双氧水溶液中过氧根浓度增大,使得过氧化铜沉淀量增大,过氧化铜的催化能力强于铜离子,使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增大,故答案为:2的催化能力强于2+;随 pH 增大, Cu2+与 H2 2反应生成2增多。CuOCuOCuO【点睛】当溶液 pH 增大时,双氧水溶液中过氧根浓度增大,使得过氧化铜沉淀量增大,过氧化铜的催化能力强于铜离子,使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增大是解答关键,也是实验设计的关键。2 茶叶中的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抗氧化能力是VC510倍),它易溶于的 水、乙醇、乙酸乙酯,难溶于氯

9、仿。在酸性介质中,茶多酚能将Fe3+还原为 Fe2+, Fe2+与K3Fe CN 6生成的深蓝色配位化合物KFeFe(CN)6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光密度值A( )表示)与茶多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A 与茶多酚标准液浓度的关系如图1 所示: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流程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用水浸取茶多酚时,实验小组发现搅拌速度对茶多酚浸出量的影响如图2 所示,原因是_。若用乙醇浸取茶多酚操作如下:称取10 g 茶叶末,用滤纸包好,装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圆底烧瓶内加沸石和适量乙醇,如图3 安装后, 通冷凝水,加热套加热,当乙醇被加热沸腾后,控制加热套温度在90。为使恒

10、压漏斗内液面高出茶叶包约0.5 cm,并保持约 1 h,可行的操作方法是_。(2)减压蒸发相对于一般蒸发的优点是_;氯仿的作用是(3)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_。_。A图 3 中冷凝水流向为a 进 b 出B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验是否漏水并洗净备用C操作过滤时,可用玻璃棒适当搅拌以加快分离速度D萃取过程中,经振摇并放气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圈上立即分液(4)称取 1.25 g 粗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移取该溶液 1.00 mL,加过量 Fe3+和 K3Fe( CN) 6 酸性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100 mL 后,测得溶液光密度值A=0.800,则产品的纯度是 _ (以质量分

11、数表示)。【答案】茶多酚易被氧气氧化,搅拌速度越快,茶多酚氧化速度越快,浸出率越低关闭活塞,当漏斗内液面高出茶叶包约0.5cm 时,调节活塞使乙醇冷凝速度与漏斗放液速度一致降低蒸发温度防止产物氧化或分解萃取(或除杂)CD96%【解析】【分析】茶叶用水浸泡时,茶多酚、氨基酸、茶碱等溶解在水中,过滤后,去除滤渣,得到的滤液减压蒸发,可降低蒸发温度,防止氧化反应的发生;往浓缩液中加入氯仿、分液,可得含氯仿的有机溶液,水溶液中含有茶多酚,用乙酸乙酯萃取、分液,可得茶多酚的乙酸乙酯溶液,然后减压蒸发,即可获得茶多酚粗产品。【详解】(1)操作用水浸取茶多酚时,从图2 中可以看出,搅拌速率越快,光密度值(A)越小,即茶多酚浓度越小,因为茶多酚易被氧气氧化,搅拌越快,与空气的接触越多,由此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