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配套练习册修辞手法及运用答案含答案(Word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57246727 上传时间:2020-12-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配套练习册修辞手法及运用答案含答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语文配套练习册修辞手法及运用答案含答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语文配套练习册修辞手法及运用答案含答案(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语文配套练习册修辞手法及运用答案含答案(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语文配套练习册修辞手法及运用答案含答案(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配套练习册修辞手法及运用答案含答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配套练习册修辞手法及运用答案含答案(Word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配套练习册修辞手法及运用答案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下边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 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B.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C. 他心急如火地雇了一只小船,渡过太湖。D. 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答案】B【解析】 【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 )、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 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B 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好像要落下来 ”是

2、一种感觉。A、C、D 都是比喻。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下面的文段选自一棵小桃树,阅读后,完成各题。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 ”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 片 儿 单 薄 ( 甲 ) 似 纸 做 的 , 没 有 肉 的 感 受 , 没 有 粉 的 感 觉 , 像 是_ ,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乙)笑着。(1)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灼( zhu )薄( bo)B.灼( sh o)薄( b)C.灼( zhu )薄( b)D.灼( sh o)薄( bo)( 2)在 “

3、的 ”“地”“得”三个结构助词中进行选择,填入文段(甲)(乙)两处。(甲) _;(乙) _( 3)文段中横线处所填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忧心忡忡的少女B.忧心忡忡的少男C.患了重病的少女D.患了重病的少男【答案】 ( 1) C( 2)得;地( 3) C【解析】 【分析】( 1) “灼 ”的正确读音是 “zhu”;“薄 ”是多音字,一般来说,用于书面语时读 “b”,用于口语一般读 “b,o”据此, “薄 ”在文段中的读音是 “b”。故答案为 C。( 2)在语句中, “的 ”一般是定语的标志; “地 ”是状语的标志; “得”是补语的标志。甲处,“似纸做的 ”是补充说明 “单薄 ”的,所以应该选

4、用 “得 ”。乙处, “苦涩涩 ”是来修饰 “笑 ”的,做状 ,所以 用“地 ”。据此可作答。( 3) 句叙写的是 “瓣片 ”,一般不能用 “少男 ”来形容, 用 “少女 ”来形容。可排除掉 BD 两 。再依据 “没有肉的感受,没有粉的感 ”和 “ 白白的 ”,表 出来的像是一种病 ;所以不能用 “ 心忡忡的少女 ”来形容,用 “患了重病的少女 ”更恰当。据此,答案 C。故答案 : C; 得;地; C。【点 】 本 考 代 普通 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 音 的关 主要在于平 的的 累,要养成 准字音的 ,特 要注意多音字的 音, 文中出 的字,生活中常 又易 的基 字,要重点 、 累; 本

5、考 构 的 能力。 合 境和 性即可做出 。 此 考 正确使用 能力。解答此 ,要弄清 的具体意 及常用用法,注意其感情色彩, 要 合具体的 境推敲,如果是关 要掌握其固定搭配。3 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 目。 情是人世 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史 生在双腿 hun后,脾气 怒无常而母 憔悴的 上 常 出央求的神色,那是一种痛 ;散步 ,母 的想法和儿子的意 有分 q,我霎 感到了 任的重大,决定委屈儿子,那是一份孝 ;“我 ” 成一 金色花,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母 工作,那是一种依 (1) 文段中划 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 字。瘫 hun _ 憔悴 _分 q(2)文段中有一个 , 找出并

6、改正。_改 _(3)解 文段中画横 的 。憔悴: _(4)文中运用的修辞有_【答案】 ( 1) ; cu;歧(2) “ 怒无常 ”; “暴怒无常 ”(3)形容人瘦弱, 色不好(4)排比【解析】 【分析】( 1)考 重点字 字音。 “ ”是一种病症,注意偏旁 病字旁。 “cu” 的拼音注意 i 、 u 并列,声 在后。 “分歧 ”注意 “歧 ”的 写,和 “岐山 ”区分。( 2)考 重点字 。 “ 怒 ” 是 “暴怒 ”。 暴怒:是指狂暴的和不受控制的 怒。( 3)憔悴:指形容人黄瘦、瘦 、瘦弱无力, 色 看的 子。( 4)考 修辞。 “那是一种痛 ;那是一份孝 ;那是一种依 ”三个相同或相似的

7、句式 成了排比句,所以用的是排比修辞。故答案 : ; cu;歧 “ 怒无常; “暴怒无常 ” 形容人瘦弱, 色不好 排比【点评】 本题考查重点字词的字形和读音,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近字、同音字、形声字的辨析。 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对词语的掌握,注意词语的多个义项,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 本题考查修辞的判断,解答此题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修辞的辨析。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gu宝。汉字

8、书法具有无与伦比的美感,或古朴或拙趣,或厚重或飘远,或平正或险绝。汉隶的笔画如鸟儿张开的翅膀,魏碑的方笔似古木舒展的神姿,行草的线条像飞天舞动的飘带,楷书的结构如端庄的举止。徜徉于汉字的时光长廊,追寻汉字书法唤发的历史厚重和现代典雅,体验书写的敬意与喜悦,让汉字之美流连于指尖心上。(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横线的字注音。gu( _)宝拙( _)趣徜( _)徉(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_”。( 3)文中 “无与伦比 ”的 “伦 ”与选项中 “伦 ”的意思相同的项是( _)。A.天伦之乐B.语无伦次C.巧妙绝伦( 4)文中运用了拟人、 _和 _等修辞手法,展

9、现了汉字书法的神韵。【答案】 ( 1)瑰; zhu; chng( 2)唤发;焕发( 3) C( 4)比喻;排比【解析】 【分析】(1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汉字的识记书写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应该熟练掌握语文课程标准上所公布的1000 个常用汉字,包括字音和字形。“瑰宝”:贵重而美丽的珠宝,稀世之珍宝; “拙趣 ”:用笔用墨自然随意,不弄巧,看似笨拙,实则藏气韵于其中,别具情趣; “徜徉 ”: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2)文段中的 “唤发 ”应改为 “焕发 ”。焕发:散发出年轻的健康所特有的红润;充满或显示出热情洋溢、精神愉快、容光焕发的光彩。( 3) C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含义的理解。“无与伦

10、比 ”: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伦,类; “天伦之乐 ”:泛指家庭的乐趣。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语无伦次 ”: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伦次:条理; “巧妙绝伦 ”:灵巧高明,无与伦比。伦,类。 “无与伦比 ”和 “巧妙绝伦 ”的 “伦 ”意思都是类。故选 C。( 4)从 “汉隶的笔画如鸟儿张开的翅膀,魏碑的方笔似古木舒展的神姿,行草的线条像飞天舞动的飘带 ”可以判定出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故答案为: 瑰; zhu; chng; 唤发;焕发; C; 比喻 ;排比【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汉字的识记书写能力,考生在平时要注意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同音字、形近字

11、、形声字、多音字的理解和辨析。注意汉字笔画笔顺的正确书写。 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注意对文本的仔细阅读,认真辨析。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要明白词语的意思,对选项要逐项理解,仔细判断,结合词语的意思进行比照。 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辨析的能力。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修辞的辨析和积累,注意对文本语句的分析和感悟。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

12、皮的yu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长髯( _)yu( _)黑一绺( _)绺(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_”,正确写法是 “_”。( 3)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A.藕断丝连B.牵扯不清C.纠缠不清D.缠绕交织(4)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和 _的修辞方法。【答案】 ( 1) r n;黝; li (2)漂动;飘动(3)

13、C(4)比喻;夸张【解析】 【分析】( 1)( 2)考查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辨析书写。髯,拼音是r n,形声。从髟,冉声。髟bi o,长发下垂的样子。本义:两颊上的长须,也泛指胡须。“黝 ”不要写成“幼 ”, “绺”不要取半边字的读音。“漂 ”与 “飘 ”可通过部首来辨析。( 3)藕断丝连: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牵扯不清:牵连拉扯不清楚。纠缠不清:形容纷乱,理不出头绪。亦指有意找麻烦,抓住一点不肯放手。缠绕交织:互相缠绕,错综复杂地合为一体。“纠缠不清 ”符合语境。( 4) “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可知运用比喻和夸张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须发浓密的特点。答案为: r n;黝; li ; 漂动;飘动; C; 比喻;夸张。【点评】 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