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论述类文本阅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724161 上传时间:2017-11-0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4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论述类文本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论述类文本阅读(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高中历年模拟试题分类精编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2.4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一) (6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6 题。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坚持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的结合。一般而言,文化艺术是实现奥林匹克运动目标的重要因素,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强调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促进人类全面和谐的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表明,竞技运动精神价值的加强有赖于人类的文化艺术。多年来,社会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水平迅速提高,而精神文化却相对贫乏,由此使竞技运动出现了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出现了嫉妒、虚荣和不信任的风气,使竞技运动沦为低层次的娱乐消遣

2、。要减少竞技运动中这些不协调的现象,回到促进身心均衡发展的轨道,就必须提高它的文化艺术价值,使之成为高尚的社会文化活动。而这种活动,正是使人们得到美好的艺术熏陶、心灵得到净化、内心世界变得丰富起来的重要保证。当今的奥林匹克运动已逐渐将人类社会中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真善美集中起来,具有了跨时代、跨地域的审美价值。奥林匹克运动这种超越现实和理想化的特点,又显示着人类对美好事物和理想境界的追求,预示着未来的现实。这不仅大大增强了它的吸引力,而且直接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发挥作用,激励着人们为实现美好的理想,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这就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当今世界广为普及的重要原因所在。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能成为

3、这样一种人类文化的结晶,就是因为它包含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内容。这些文化艺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互相补充,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多姿多彩的整体景观,为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启迪人们对真善美的审美感,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境界。5竞技运动中出现种种不协调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A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超过对精神文化的追求。B长期以来社会上滋长了嫉妒、虚荣和不信任的风气。C物质生产和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精神文化相对贫乏。D竞技运动逐渐沦为低层次的娱乐消遣。6对普及奥林匹克运动的意义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坚持体育与文化艺术的结合。 B促进人类全面和谐的发展。C改变竞技

4、运动中不协调的现象。 D直接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发挥作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共 6 分,每小题 3 分)伏羲文化略论贾书君从历代典籍的记载看,伏羲的文化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作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 周易 、 史记等典籍记载了伏羲“作八卦” 的重要贡献, 礼记礼运篇注引中侯握河纪谈到与伏羲关系密切的“河图洛书” 以及八卦: “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画八卦。 ”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 “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另外,传说伏羲还确立了天文历法,发明网罟,教民渔猎,养六畜,造琴瑟,作音乐等。这些均反映了伏羲在文明和

5、文化初创时的贡献。其次表现在民族因缘的凝聚上。史载伏羲“正姓氏,制嫁娶 ”。 路史载: “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 ”姓氏的主要作用就是明血缘、别婚姻,纯正血统。不同部族的人分别有不同的姓氏, “同姓不婚,惧不殖也” ,而各个部族间相互通婚混血,则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基础。太昊伏羲氏还赋予我们民族以总徽号龙。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闻一多在伏羲考一文中指出,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因部落的兼并而产生的混合的图腾” 。龙图腾的形成,象征了中华民族主体血脉的汇聚和文化的奠基。从此,普天下的中国

6、人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龙的传人 ”。因此,我们可以说,太昊伏羲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选择和确立起来的中华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的象征。 作为民族文化之源的伏羲文化,体现了伟大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和合精神。从身体力行到抽象思维,从蛇图腾到象征中华民族的龙图腾,从单一部族到多民族大融合,伏羲作为“有圣德” 的民族领袖和创世英雄,作为“有大智” 的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作为各民族团结协作、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象征,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伏羲文化具有广泛的民族代表性,是最具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确认伏羲的始祖地位,研究和弘扬伏羲文化,有利于维系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7、有益于团结和调动海内外同胞的共同情感,唤起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敦宗睦族的赤子之情,促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通过对伏羲及伏羲文化,特别是龙文化的起源、传播和发展轨迹的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探究中华文明的源流发展过程;有利于满足全球华人寻根谒祖的精神需求。学术界应加大力度,深化研究,不断推出新的成果,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新贡献。(摘自 2008 年 1 月 1 日光明日报 ,有删节)1.下列关于伏羲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伏羲文化在开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和奠定中华民族的血脉基础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B. 伏羲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和合精神。C. 伏羲文化是

8、最具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是因为它具有广泛的民族代表性。D. 伏羲文化具有广泛的民族代表性,所以,也能让外国友人更认可中国文化。2.下列对伏羲文化的研究成果和作用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伏羲文化的研究可谓源远流长,通过有记载的典籍看,最早可推溯到西汉时期的史记 。B. 据历代典籍记载,伏羲还确立了天文历法,发明网罟,教民渔猎,养六畜,造琴瑟,作音乐等。C.龙图腾的形成,象征了中华民族主体血脉的汇聚和文化的奠基。而“龙”这一民族总徽号也是伏羲氏赋予我们的。D.学术界加大对伏羲文化的研究力度,对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和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三、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

9、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易善锋全唐诗中王之涣的七绝凉州词 ,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但是对诗中第一句是“ 黄沙直上”还是“ 黄河远上” 却一直争论不已,我以为应是“ 黄沙直上”。原诗是: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981 年出版的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中,作者从文学角度对“黄沙直上” 和“黄河远上”的韵味意境进行了比较,结论是“黄河远上 较富于关感”。这可能就是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 ,摈弃“ 黄沙直上” 的原因吧。只是这富于美感的“ 黄河远上” 是否是王之涣的原词呢?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同他的登鹳雀楼一样,采用

10、的是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寓意于物,寓情于景。玉门关位于甘肃西部沙漠中的疏勒河谷,距黄河最近处(青海共和曲沟)的直线距离有 770 公里,距凉州的黄河( 兰州)达 1 000 公里。把“黄河远上白云间”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风格大相径庭的。这首凉州词又称出塞 ,被全唐诗收在第 17 卷“乐府杂曲”中,是供乐工制曲演唱的歌词,是在当地唱给出塞入塞的政吏、商贾和游客听的,有劝人思归之意。采用“黄河远上白云间 ”这种虚幻的曲词亦与当时演唱的氛围不符。王之涣出生晋阳( 今太原) ,又是当时熟知和善写边塞风光的著名诗人。正因为他有耳闻目睹家乡沙尘天气和西北边关地区沙尘暴天气的经历,才能写出“

11、黄沙直上白云间” 这样生动形象的新颖绝句,使整首曲词沁人肺腑,确能使听者感到出塞之悲凉而动容怀乡。我国地质学家王嘉荫在 1963 年编著出版的中国地质史料中,已经注意到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大型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史书记载里称这种天气为雨土,如北魏“景明四年(504 年)八月辛巳,凉州雨土复地,亦如雾”。在王之涣所处年代及其前后 50 年间, 旧唐书上记载的雨土天气有:“德宗贞元十年 (794 年) 三月己亥,黄雾四塞,日无光”这是一些发生在京师(也可能包括当时比较繁华的北方地区) 的雨土记载,由此可以毫不怀疑地推论,当时在沙漠环绕的玉门关地区确有可能发生与“雨土复地,亦如雾” 和“黄雾四塞,日无光”

12、相同的“ 黄沙直上白云间”的天气现象。40 年来,一些文学家和科学家曾多次指出“黄河远上”之误。1963 年,我国气象学创业人竺可桢指出:“现行唐诗集第一句作 黄河远上白云间,但古本唐诗原为黄沙直上白云间。依照玉门关的气候和地理看,后者是合理的。 ”我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刘永济在 1981 年出版的遗著唐人绝句精华中指出:“此诗各本皆作 黄河远上 ,惟有计有功唐诗纪事作黄沙直上。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 ”1983 年 10 月 26 日,我国地质学家尹赞勋在科学报上撰文指出:“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 黄河远上,背离原意,不合当地实际情况。 ”在中华书局 1999 年出版的横排

13、简体字全唐诗中, 凉州词的第一句是“黄砂直( 集作“河远”)上白云间 ”。这里的“集” 指的是清宫廷内所藏全唐诗集 ,为清初季振宜所编,这是目前所知的出现“黄河远上 ”的最早版本。 全唐诗同时刊出 “黄沙(在表述微小石粒时砂沙二字相通)直上”和“ 黄河远上” 两种版本,而且主次分明,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它让人们看到了王之涣身后流传一千二百多年的“黄沙直上” ,也看到了近三百年来从出现到取代 “黄沙直上”的“黄河远上” 。孰实孰误,不言自明。研究古代诗文,有时从美感角度提出取舍,似无不可。但是,那种把诗词内容与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环境截然割裂开来的做法,未必是恰当的。只有当我们用历史的记录去明

14、辨原本变异,用今天的事实去探寻历史真相的时候,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选自中国图书评论 ,有删改)13.本文不取“黄河远土: ”而用“黄沙直上” ,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3 分) A.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黄河远上” ,不合当地实际情况。B.王之涣的凉州词同他的 登鹳雀楼样,采用的是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寓意于物,寓情于景。C.全唐诗同时刊出“黄沙直上”和“黄河远上”两种版本,而且主次分明,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D.那种把诗词内容与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环境截然割裂开来的做法,未必是恰当的。1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清初季振宜编写的全唐诗集 是目前所知的出现 “

15、黄河远上”的最早版本。B.沈祖棻认为,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卜” ,摈弃 “黄沙直上”的原因,是“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C.持“黄河远上”观的人没有用历史的记录去明辨原本变异,也不能用今天的事实去探寻历史的真相。D.人们对凉州词诗中第句是“黄沙直上”还是“黄河远上”一直争论不已,主要是评赏的角度不同。15.在第 3 节中,作者是怎样论述“把黄河远上白云间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风格大相径庭的”这一观点的?(3 分)16.本文第 4 节和第 5 节都谈到了与“黄沙直上”有关的地理天象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3 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新人文主义,关注人和

16、文化的协调发展,强调从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人文”概念。 “人文”之“人” ,应是唯物史观意义上的“现实的人” ;“文” ,应是“现实的人”的文化与精神生活。狭隘的人文主义,则将“人文”仅仅局限在文化生活或精神生活的范围内,离开“现实的人”抽象地谈论人的精神生活(当然,只关注人的物质生活而忽视精神生活,则是对“人文”的另一种扭曲) 。在对待“科学”的观念上,新人文主义与狭隘的人文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狭隘的人文主义,把科学及其价值归结为“实证主义”或“功利主义” ,因此将其置于人文主义的对立面予以批判,于是进一步加剧了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和对立。事实上,科学的诸多价值在本质上都是人文的。科学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使科学具有极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