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教学课件13-透平2

上传人:wox****ang 文档编号:157235706 上传时间:2020-12-2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气轮机教学课件13-透平2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燃气轮机教学课件13-透平2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燃气轮机教学课件13-透平2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燃气轮机教学课件13-透平2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燃气轮机教学课件13-透平2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燃气轮机教学课件13-透平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轮机教学课件13-透平2(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燃气透平,概述(功能、分类、基本结构等); 轴流式燃气透平的工作原理; 透平级中的能量损失、效率和速度比; 多级透平; 透平特性; 燃气透平的冷却。,六、透平级的热力过程i-s图,o,o*,c02/2,p0,P0*,P1*,p1,1s,1,H 1,H1s =c1s2/2,1*,p2,P2*,2s,2s,2,H2s,H2s,2s*,2*,c22/2,2*,余速损失Hc2=,H2,理想焓降 Hs,Hu实际焓降,i,s,整个涡轮级 0-1喷嘴 1-2叶轮,H,Hi 内功,4-3 透平级中的能量损失、效率和速度比,一、透平级的能量损失,1、喷嘴损失H1 2、动叶栅损失 H2 3、余速损失Hc2

2、 4、内损失H 发生在透平通流部分的内部 直接影响燃气参数、功率和流量变化,轮周损失,损失最大,约占总作功量10%,H2,H 1,Hc2,静叶能量损失系数: 动叶能量损失系数: 余速动能损失系数:,(1)气流流经透平叶栅时产生的损失,型阻损失和端部损失(包括二次流损失)两大类。 一、型阻损失 主要由五种现象造成的: (1)叶栅附面层中产生的摩擦损失。 (2)叶栅附面层中产生的气流分离损失。 (3)在叶片出口尾迹中产生的涡流损失和掺混损失。 (4)在气流中可能发生的激波现象引起的能量损失。 (5)在有叶片冷却时引起的冷却气流对附面层和主流的干扰损失。,气流流经透平叶栅时产生的损失,二、端部损失

3、在叶片的两端,气流与气缸内壁以及工作转子的表面相接触,这样不可避免地也会形成附在这些表面上的气流附面层,从而产生摩擦阻力损失和涡流损失。这种损失是端部损失的一个部分。 此外,在叶片端部还会产生一种二次流损失,它是由于气流流过弯曲的叶间流道时,因为离心力的作用所引起的。,(2)内损失的内容,径向间隙的漏气损失H 减少了工质在动叶中的做功量;反动度高,泄漏增加,还受叶尖几何特性影响等。 减少径向间隙,采用带冠叶片(加气封片)。 轮盘摩擦损失Hdf 也称风阻损失,叶轮两侧表面在充满气体的空间里高速旋转时,会产生表面摩擦、且由于旋转轮盘与静止气缸间流体的循环而产生的。再者,冷却气体是沿着转子轮盘表面从

4、发动机中心线附近朝外流向叶片的根部,也会产生摩擦。 u不变,增加转度、直径d减少,从而减少该损失。,二、轮周效率、内效率,1、轮周效率 轮周功(实际焓降Hu)和理论功(理想焓降)之比,静参数,滞止参数,单级或末级 考虑余速损失,中间级(余速得到利用) 循环计算中,o,o*,c02/2,p0,P0*,P1*,p1,1s,1,H 1,H1s =c1s2/2,1*,p2,P2*,2s,2s,2,H2s,H2s,2s*,2*,c22/2,2*,余速损失Hc2=,H2,理想焓降 Hs,Hu实际焓降,i,s,整个涡轮级 0-1喷嘴 1-2叶轮,H,Hi有效焓降,式中 qn静叶环中排去的热量;qb动叶环中排

5、去的热量。,2、内效率(级效率),内功Hi和理论功(理想焓降)之比,i 表示实际涡轮级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扣除了可能存在的各种损失后得到的; 衡量燃气轮机热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大小,不仅与所选用的叶片形状、反动度、速度比有关,而且还与级的结构特点有关。,漏气损失系数 =H /Hs;摩擦损失系数 df=Hdf /Hs。,P131改错!,P131改错!,透平的有效效率,如果再考虑轴承等机械损失Hm等,那么,三、最佳速度比,u轮周损失,余速损失的大小,不仅与叶栅的气流角度有关,而且与速度比u/c1有密切关系。,一般透平基元级的速度三角形,2,1,2,1,w1,w2,c1,c2,u1,u2,叶栅额

6、线,c1u,c2u,c2u很小(接近轴向出气),90,c2z c1z,由速度三角形知,把c2设计成轴向方向2=90,那么余速损失就能减小到最低程度,此时速度比最佳。,1、冲动式透平级T=0,2,1,2,1,w1,w2,c1,c2,u,u,理想情况:c2z= c1z u1= u2= u w1= w2,轴对称,轴向出气,T=0,2、反动式透平级 T=0.5,2,1,2,1,w1,w2,c1,c2,u,u,假设:c2z= c1z u1= u2= u,c2= w1 w2= c1,进出口速度关于轴对称,T=0.5,任意反动度T下,最佳速度比:,达到最佳速度比时:,透平级效率比较: 当u和1相同时,反动式

7、透平级中c1和w1要小很多,型阻损失和端部损失都较小,效率较高。 透平级做功量比较: 冲动式 Lu=2u2,级数较少; 反动式 Lu=u2,级数较多。 级的反动度范围: 平均叶高处( 00.5),T=0,T=0.5,作业:P159 1 2 4*,4-4 多级透平,在实际的透平设计中,当机组的总焓降较大时,总是把总焓降分成几段,每一段焓降在一个级中加以利用。 几个级沿着燃气的流动方向串联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多级透平。(压比在6以下单级足够) 可保证:在较小的动叶圆周速度下,达到最佳速度比,从而获得满意的轮周效率。 另一方面,当级中的焓降不大时,若给定透平的转速,就可采用较小的叶轮直径;若给定叶轮

8、的平均直径,就可采用较低的转速。,4-4 多级透平,大多数功率较大的透平都是多级的,效率较高, 但结构较复杂,叶轮叶片数目较多(25级)。 透平分为: 多级冲动透平(速度级) 多级反动透平(压力级) 叶片较短者多采用冲动级。,多级冲动透平,整个透平的等熵焓降均在喷嘴中被转换成气体的动能; 在工作动叶栅中仅发生绝对速度降低,将动能转化为机械功。 喷嘴中:H1s=Hs 多级速度级透平的最高效率比单级冲动式透平的要低得多。 原因: 气流速度高且流动阻力增加。,双列速度级或复速级 一级内装有两列动叶栅,叶轮,反动式透平(压力级),由一系列反动式透平级串联组成。 每一级都有压力降,透平中压力逐级降低;

9、气流绝对速度在每一级喷嘴中得到提高,而在每一级工作叶栅中得到利用。 余速损失较少,效率比单级的高。 应用较多。,三级反动透平简图,a静叶 b冲动式动叶 c反动式动叶,1=2,12, 1 0,一、多级轴流式透平的通流部分型式,在轴流式涡轮中,随着气流压力沿流程逐级下降,气流密度也逐级减小。 根据连续性方程qT=Acz可知,这将导致气流轴向分速cz增加,或者通流面积A增加。 一般同时采用逐级增加轴向分速和叶片高度的办法。 多级轴流式透平的通流部分逐级渐扩。,三种型式,Dt=const,Dm=const,等外径,等内径,等平均直径,Dh=const,1、等外径的通流部分,结构:外径Dt相同 内径Dh

10、和平均直径Dm则沿流程逐级降低。 优点:透平的径向尺寸较小,机壳的加工制造方便。 缺点:内径较小,叶片较长,叶片扭曲较剧烈。 特别是体积流量很大时,叶片更长,受材料强度限制。 应用:用于航空和舰船燃气轮机。,Dt=const,等外径,2、等内径的通流部分,结构:内径Dh相同 外径Dt和平均直径Dm则沿流程逐级增加。 优点:叶片高度较小,则叶片扭曲不甚剧烈。 工作叶轮加工方便。 缺点:透平的径向尺寸变化剧烈。特别是体积流量变化很大时,易引起气流脱离,流阻增加。 因外径Dt逐级增加,机壳加工较繁。 应用:地面固定式燃气轮机。,等内径,Dh=const,3、等平均直径的通流部分,结构:平均直径Dm相

11、同 外径Dt逐级增加,内径Dh逐级减小。 优缺点:介入以上二者之间 叶片扭曲不甚剧烈;透平的径向尺寸变化不太剧烈。 应用:透平通流部分的扩张角不大,广泛应用。,等平均直径,Dm=const,一般建议采用内、外壁面型线光滑、连续的子午剖面通道。 外壳壁面倾角一般不宜超过2025; 内壳壁面,则应小于15左右(绝对值)。 某一级的内外壁总扩张角最好限制在3035以内,相邻叶栅内壁倾角之间或外壁倾角之间的差别不宜大于812。,a等内径 b等外径 c等中径,二、焓降分配与级数选择,实质上是一个负荷分配问题。 结构布置上:透平外径通常选得与压气机外径差不多,最多大出1020。 叶片和轮盘的材料强度:透平

12、平均直径处的圆周速度一般不高于320350m/s。 根据基元级分析及试验结果,一般情况,负荷系数在1.52.5之间选取,流量系数的最佳数值在0.81.0左右。 对一般亚声速级,焓降通常为80190kJ/kg左右,而航空发动机跨声速透平单级焓降已达420540kJ/kg左右,叶尖圆周速度达到500m/s以上。,有的设计在前面级取用较大的焓降。例如对双级透平,第一级焓降占5565,第二级为3545;对三级透平,焓降分配为40、35 %、25。这样,第一级动叶的温度可以降得低些,末级的余速损失也可以减小些。另外,高温区焓降大,低温区焓降小,可使各级中气流马赫数分布比较均匀一些。 对末级分配较大的焓降

13、也有一定的好处,低工况时各级负荷分配比较均匀,最高效率出现在部分工况下,子午剖面通流部分型线易于设计得比较平滑。 有时也可以使中间级的负荷大一些,高压和低压级的负荷低一些,使透平能具有较高的效率。 如果各级焓降均匀分配,则透平设计点的效率比较高,各级也有可能选用同样的叶型,还可以通过内外壳壁面扩张角的适当选择来缓和轴向速度的变化。 由于叶片根部截面的负荷较高,流动条件较恶劣,所以对该截面的参数有一定的推荐或控制,以期得到较为满意的设计效果。 对于负荷的分配要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多方案的分析比较。 对于焓降分配和级数选择要认真分析,多方案比较,它对整台燃气轮机的性能都有重要的影响。,焓降分配与级数

14、选择,三、多级透平的热重获问题,各级有能量损失气流的熵增加; 实际过程线向右偏移, 等压线向右是扩张的。,热重获系数;z多级透平级数。,在透平中,损失的能量又部分被利用的现象,叫做热重获现象。,级效率:,多级透平的热效率:,由于热重获,使多级透平的效率大于各级的平均效率。,透平的热重获系数,注意: 热重获现象回收的摩擦热仅仅是流动阻力损失的一小部分,所以流动阻力增加总是导致涡轮效率降低的。,(1)级数越多,前面损失被后面利用的程度大,热重获系数也大。 (2)级效率越低,损失越大,热重获系数也越大。 (3)膨胀比越大,热重获系数也越大。,四、多级透平的主要性能参数,1、膨胀比 2轴功率(内功率)

15、PT 透平内比功LT各级轴功之和,内功率(轴功率),或,3透平效率(绝热膨胀效率),多级透平的效率比单级效率要高。,五、多级透平的余速利用(P138-139自学),o,o*,c02/2,p0,P0*,P1*,p1,1s,1,H 1,H1s =c1s2/2,1*,p2,P2*,2s,2s,2,H2s,H2s,2s*,2*,c22/2,2*,余速损失 Hc2=,H2,理想焓降 Hs,Hu实际焓降,i,s,整个涡轮级 0-1喷嘴 1-2叶轮,H,Hi有效焓降,出口扩压器,利用余速应具备的条件,(1)相邻两级的平均直径比较接近。 气流从前面一级向后面一级流动时,能够顺利地流通过去,速度c2进入下一级时,不会产生太大的径向移动。 (2)后一级的静叶进口方向和前一级的余速c2的方向相符合。 (3)气流的流量在相邻的两级间没有较大的变化。 如果有较大的级间抽气,余速就不能被利用。,多级透平的一个优点: 前一级的余速可以被下一级全部或部分地利用。 (最末级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