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首(意境美语言美)PPT课件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7201610 上传时间:2020-12-21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8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四首(意境美语言美)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诗四首(意境美语言美)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诗四首(意境美语言美)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诗四首(意境美语言美)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诗四首(意境美语言美)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四首(意境美语言美)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四首(意境美语言美)PPT课件(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 四 首,归 园 田 居(其三),使 至 塞 上,渡 荆 门 送 别,游 山 西 村,归园田居,陶渊明,了解作者,陶渊明: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名潜,字元亮 自称“五柳先生” 世称“靖节先生” 三仕三隐 “不为五斗米折腰” 代表作品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最为出名。,陶渊明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从29岁到41岁,曾做过小官,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忍受了很多痛苦。他过了十年的出仕与归隐的矛盾生活,精神上极苦闷,终于在四十一岁时,辞去彭泽县令,从此归隐田园 ,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陶渊明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

2、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遁世的因素。,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 。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这是第三首。,朗读感悟,归 园 田 居(3)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按节奏读:,hu,h

3、,xi,zhn,wi,品味诗意,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草 长得很茂盛,豆苗却很稀少。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杂草,到了晚上 顶着月亮扛着锄头回来。,茂盛,稀少,起来,清除,田中的杂草,顶着月亮,扛着,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晚上的露水沾 湿了我的衣服。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衣服沾湿了不值得惋惜,只要不 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狭窄,生长,值得,只,愿望,沾湿,荒秽(hu):杂草丛生。带月:顶着 月亮。 荷(h)锄:扛着锄头。 道狭(xi):道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 沾(zhn):沾湿。 但使:只要让。 愿无违(

4、wi):不违反自己的意愿。,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1,诗中哪一句体现了农家生活的艰辛?,诗中哪一句体现了全诗的主旨,点明了作者的志趣?,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1,表现了诗人愉快 恬淡的心情 和对归隐生活的满足。,用语平淡自然,朴素如口语, 不见丝毫修饰,但平常中富 于情趣,夜色柔和优美

5、,意 境醇美。,反映的深刻思想,不愿同流合污,为了能保持 完整人格和高尚情操而 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表现感情,特点:,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记叙了诗人在出塞途中的所见所感。,使 至 塞 上,王维(701761),字摩诘,他的诗写得好,看他的诗,就像看画;他的画也画得好,欣赏他的画,就像读诗。所以称赞他的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朗读感悟,使 至 塞 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

6、/逢/候骑,都护/在/燕然。,png,hu,j,yn,品味诗意,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一直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 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的大雁 一般飞入胡天的天空。,一辆车,形容出行时随从不多。,慰问戍边的战士。,飘飞的蓬草,汉家的边塞地区,北归的大雁,指少数民族地区,典属国的简称,这里指自己使者的身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浩瀚无边的沙漠里,远处烽火台一缕 白烟直上云霄。没山没树,只有杳无 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黄河之上,是 那一轮圆圆的落日。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直到萧关才遇到

7、骑马的征查兵,一问 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黄河,遇到,前敌统帅,骑马的侦察兵,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的大雁一般飞入胡天的上空。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没山没树,只有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黄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 终于碰到了骑马的兵士,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鉴赏句子,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比喻,诗人以“征蓬”和“归雁”自比,(1分)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1分)既

8、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表达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1分),鉴赏句子,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浩瀚无边的沙漠里,远处烽火台一缕 白烟直上云霄。没山没树,只有杳无 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黄河之上,是 那一轮圆圆的落日。 (1分)展现出 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意境雄浑,视 野开阔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受,把 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 景象之中。 (2分),说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妙处。,“直”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

9、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从炼字角度赏析:,大漠写出沙漠的广阔无边 孤烟边塞荒凉,没有其他景物,显得烽火台的烽烟格外醒目,“孤”写出景物的单调。 直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写出烽烟的劲拔、坚毅。 长河写出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感觉。 圆给人温暖亲切而又苍茫的感觉。,3、概括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这两句诗写出壮丽奇特的风光,意境开阔雄浑,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

10、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大漠的黄沙,红红的落日,闪着白光的河水,白色的烽烟。,构图美:,线条美:,色彩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 长河奔流,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空间阔大,层次丰富,鲜明优美,重点研读,中考链接,12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 ,“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 。(2分),出使,飘飞的蓬草,13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

11、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1分); 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1分); 表现了孤寂的情感(1分)。,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有道理。香菱虽没能说清楚这两个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拓展升华,思想内容:使至塞上 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经历和沿

12、途风光,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激愤和抑郁。,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人称“诗仙”。 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

13、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知识链接,渡 荆 门 送 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我乘船远渡荆门以外,来到楚地漫游。,乘船,点题,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目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消失,广阔无际的原野,颔联:写渡过荆

14、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用游动的视角写景物的变化,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们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表达了诗人刚从三峡出来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颔联中“随”“尽”“入”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

15、乡的感情。,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明月映入江中,如同飞下的天境。 空中变幻的云彩结成了奇丽的海市 蜃楼。,指明月,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颈联:想象、比喻的手法。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我仍然依恋故乡的水,不远万里送我行舟远行。,爱,尾联:抒情,拟人

16、手法,抒深沉思乡之情。,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中考链接,(1)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1分)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用游动的视角写景物的变化,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找出诗中的写景句,说说它们的妙处。,诗中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