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突出提出的是函数图像在物理上的应用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719043 上传时间:2017-11-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值得突出提出的是函数图像在物理上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值得突出提出的是函数图像在物理上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值得突出提出的是函数图像在物理上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值得突出提出的是函数图像在物理上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值得突出提出的是函数图像在物理上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值得突出提出的是函数图像在物理上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值得突出提出的是函数图像在物理上的应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值得突出提出的是函数图像在物理上的应用,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在力学中有:St 图,V-t 图,振动图象。热学中有:P-V 图,PT 图。电学中有:I-V 图。可以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导出表示物理规律的函数式;可依据物理图象求解物理量,对物理问题进行判断论证。本文着重介绍一种能直观、形象地描绘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图象法,从图象的“点”、“线”、“面”、“形”四层次所含物理意义入手,阐述图像法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关键词】:“图象法” 斜率 截距 面积一方法介绍 物理规律可以用文字来描述,也可以用数学函数式来表示,还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利用图象描述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

2、图象法。物理图象有很多类型,如模型图、受力分析图、过程分析图、矢量合成分解图、函数图象等。图象具有形象、直观、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等特点,能使物理问题简化明了;更重要的是它能将物理学科与数学、信息技术等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上海市二期课改新教材中明确提出,用 DIS 实验将物理规律通过用图形计算器、计算机将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数据以图象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应用图形计算机对图线进行拟合来确定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探究物理规律。二把图象法运用于物理教学的意义1.直观形象、简化解题过程 :图象解法不仅思路清晰,而且直观、形象,可使解题过程得到简化,起到比解析法

3、更巧妙、更灵活的效果。例如在比较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与中间位置的速度的大小关系时,用图象法解题一目了然。如图 1,平均速度即中间时刻速度 V2,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即面积平分时刻的速度 V1。依据图象能很快地得出结论 V2V 1。3.用于实验,简化数据处理方法: 物理学习离不开物理实验,在物理实验中应用图象法进行数据处理,不仅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减小误差、分析误差的成因。如测量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图象。为减小误差可从图线上任意取两点求出图线的斜率,斜率的绝对值即为电源内阻,而图线与纵坐标的截距即为电源的电动势。而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对

4、 aF 图象进行分析即可得到实验的误差成因,与横轴的截距表示没有平衡摩擦力,与纵轴的截距表示过度平衡磨擦力。四图象的各个层次的物理意义图象的物理意义主要通过“点” 、 “线” 、 “面” 、 “形”四个方面来体现,教学中应从这四方面入手,予以明确。1.物理图象中 “点 ”的物理意义: “点”是认识图象的基础。物理图象上的“点”代表某一物理状态,它包含着该物理状态的特征和特性。从“点”着手分析时应注意从以下几个特殊“点”入手分析其物理意义 。截距点。它反映了当一个物理量为零时,另一个物理的值是多少,也就是说明确表明了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如图 3 中,图象与纵轴的交点反映出当 I=0 时, U E

5、 即电源的电动势;而图象与横轴的交点反映出电源的短路电流。图 1V VS/2 t/2 tV1V2t/2 s/2 t tV1V20 0交点。即图线与图线相交的点,它反映了两个不同的研究对象此时有相同的物理量。如图 4 中的 P 点表示甲、乙物体运动位移相同的时刻和位移。极值点。它可表明该点附近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如图5 中的 D 点表明当电流等于 E/(2r)时,电源有最大的输出功率。拐点。通常反映出物理过程在该点发生突变,物理量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拐点分明拐点和暗拐点,对明拐点,学生能一眼看出其物理量发生了突变。如图 6 中的 P 点反映了加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而不是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而暗拐点

6、,学生往往察觉不到物理量的突变。如图 7 中 P 点看起来是一条直线,实际上在该点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 .物理图象中 “线 ”的物理意义: “线”:主要指图象的直线或曲线的切线,其斜率通常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物理图象的斜率代表两个物理量增量之比值,其大小往往代表另一物理量值如 S图象的斜率为速度, Vt 图象的斜率为加速度、 图象的斜率为感应电动势、UI 图象的斜率为负载的电阻等。 .物理图象中 “面 ”的物理意义: “面”:是指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有些物理图象的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的值常代表另一个物理量的大小学习图象时,有意识地利用求面积的方法,计算有关问题,可使有些物理问题的解答变得简

7、便,如 Vt 图象中所围面积代表位移,FS 图象中所围面积为力做的功,PV 图象中所围面积为气体压强做的功。S(1/V)图象与 1/V轴所围的面积代表时间等。 物理图象中 “形 ”的物理意义: “形”:指图象的形状。由图线的形状结合其斜率找出其中隐含的物理意义。例如在 Vt 图象中,如果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是一条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是一条曲线,则可根据其斜率变化情况,判断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在波的图象中,可通过微小的平移能够判断出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在研究小电珠两端的电压 U 与电流 I 关系时,通过实验测出在不同电压下通过小电珠的电流,作

8、出 UI 图线,得到的是一条曲线,通过对图线斜率的分析可得出:在实际情况下,小电珠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五图象法在平时的教学中的应用图象法解题有许多优点,但如何让学生领会并掌握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却并非简单,在教学中应着重从图象的物理意义、图象的坐标选取和图形的建立这两方面加以指导训练。下面着重从图象的坐标选取和图形的建立这两方面来加以讨论。第一步:根据对图象的物理意义的把握,能自觉自如地处理解决与图象有关的物理问题。首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地把对物理概念、定义、规律、定律等的教学图象化,这样通过平时教学的潜移默化让学生对图象有个较扎实、深刻的理解。图 3 图 4图 6 图 7图

9、 5D其次教师在教学分析图象时力求做到讲清、讲全、讲透。清:图象的物理意义要清,不拖泥带水;全:一个物理图象中所隐含的所有物理信息要分析全面,让学生对整个图象的物理意义有一个横向的理解;透:讲到一个图象时,应能举一反三把这个图象与以前学过的类似的图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对图象有一个纵向的把握。最后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教师要经常地收集一些有关图象的题目让学生加以训练。用一些图象法能一目了然而解析法较难解决的题目来训练学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图象法解题的妙处,使学生在内心深处渴望用图象法来解决物理问题。如在图 8 中 A 表示电源的总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B 表示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试求电

10、源的电动势和内阻;CD 线段表示的物理意义,等于多少? 分析这个图象,不难发现 A 的斜率即为电源的电动势 3v,A、B 相交的点表示电源短路的情况,进而能分析出电源的内阻为 1。进一步分析 CD 线段,它表示当电流为2A 时,外电路的电功率。象这种例题非常能激起学生对图象法解决物理问题的兴趣,进而能熟练地掌握图象法的精髓,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第二步,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灵活地建立坐标,应用图象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已知蚂蚁离开巢沿直线爬行,它的速度与到蚁巢中心的距离成反比,当蚂蚁爬到距巢中心的距离 L1=1m 的 A 点处时,速度是 v1=2cm/s。试问蚂蚁

11、从 A 点爬到距巢中心的距离 L2=2m 的 B 点所需的时间为多少?本题若采用将 AB 无限分割,每一等分可看作匀速 直线运动,然后求和,这一办法原则上可行,实际上很难计 算。但如果我们用图象法解题根据题中一个关键条件:蚂蚁 运动的速度 v 与蚂蚁离巢的距离 x 成反比,即 ,作出xv1 xv1图象,如图 9 所示,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从图上 可以看出梯形 ABCD 的面积,就是蚂蚁从 A 到 B 的时间: 752)(21121 vLvTs解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速率与距离成反比的条件,可以写成 ,也可以写成 ,若按xv1xv前者确定坐标轴代表的量,图线下的面积就没有意义了

12、,而以后者来确定,面积恰好表示时间。可见合理地选取坐标是应用图象法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六图象应用的注意事项:为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图象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我们在平时的图象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必须搞清楚纵轴和横轴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要描述的是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辨析简谐运动和简谐波的A B1210图 9CDABCDI3296P0图 8图象,就是根据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不同进行区别的。2其次要认识图线并不表示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如匀速直线运动的 S图象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但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水平的,并不是向上爬坡。3最后要从物理意义上去认识图象。由图象的形状应能看出物理过

13、程的特征,特别要关注截距、斜率、图线所围面积、两图线交点等。很多情况下,写出物理量的解析式与图象进行对照,将有助于对图象物理意义的理解。通过长期的训练,使学生能正确利用图象解决问题,开拓了思路,提高了能力。当然在应用图象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并非要削弱解析法的应用。在物理教学中应提倡解析法与图象法的有机结合。这是因为数与形是反映事物间关系的两种不同形式,但数与形又是统一的,它们都可以用来描述物理变化的规律。两种形式之间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的,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总之图象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识图、建图、用图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

14、质。例 2: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光滑的矩形管道 ABCD 无初速滑下(设管道半径略大于球半径,并不计拐角处的碰撞) 。第一次小球沿 ABC 滑到 C 点所需时间为 t1;第二次小球沿 ADC 到 C 处所需时间为 t2,试比较 t1 和 t2 长短。分析:同样此题每一次都涉及物体的多段运动问题,且条件较为分散,如果从运动规律列式求解,也相当麻烦。下面运动图象来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小球沿着两条路径到达 C 点的速度相同,发生的路程也相同,AB 和 DC 段运动时加速度相同,AD和 BC 段运动加速度也相同。可以先画出沿着 ABC 运动的 t 图象,再通过速度关系,加速度关系,路程关系画出另一条t

15、 图线。为了要保证两次路程相等,即“面积”相等,只有 t1t2 ,结果即得出。用上述图像法处理数据,表面看起来似乎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比如三个测量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仅从原理、知识和结果的角度看,在测量的数据中任选若干组,用代数法求得 E、r,误差也确实不会比用图像法大,甚至图像法还会带来测量精度取决于坐标标度、描点作图会第二次产生“误差”等问题。但是它更能提供给学生处理问题的过程、方法、技能,培养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严谨态度、科学方法,这种方式更接近处理实验数据的真实过程,更符合实验数据处理的要求。对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有好处,也更符合新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图

16、象法是物理教学中一种很好的手段,利用图象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更具体、深切,对物理过程的变化与发展认识更为生动形象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使用图象法,所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图例:一物体在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作变速直线运动,当逐渐减小时,物体速度将如何变化?对此问题,学生很容易混淆、三者的关系,而将与直接联系起来,得到变小,变小的错误结论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虽一再强调与的方向一致,只要不改变方向,尽管变小ABCD一、力学中的图象知识的内容包括: 匀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v-t 图、匀变速运动运动的 v-t 图; 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和横波的图象; 二、识图:1、 明确坐标称轴的物理意义、单位、刻度(是否从零开始)2、弄清斜率、截距、面积、图线渐近线、特殊点(如图线的拐点、端点、极值点及两条图线的交点等)的物理意义等.三、作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