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桂铁路对门山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上传人:f*** 文档编号:157163469 上传时间:2020-1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桂铁路对门山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桂铁路对门山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桂铁路对门山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桂铁路对门山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桂铁路对门山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桂铁路对门山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桂铁路对门山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十七局集团云桂铁路对门山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报告云桂铁路站前五标 对门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一、编制依据1、编制目的隧道施工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全面了解、掌握隧道的风险状况,有针对性的对施工中的安全风险进行预防消除,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对门山隧道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风险评估。2、编制依据依据国家、铁道部规定的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铁建设2007102号)、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401)、隧道施工安全作业手册、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

2、作业指南(铁建设2006179号)、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铁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安全工作的通知(铁建设函20071007号)、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7186号)、云桂铁路云南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管理手册(云桂云铁工201075号)等有关规定,及对门山隧道施工图。 3、适用范围适用于对门山隧道施工中可能发生岩爆、坍塌、煤层瓦斯等灾害。二、工程概况对门山隧道位于红石岩至南盘江区间,道起讫里程为DK588+056DK597+789,全长9733m,其中级围岩5300m,级围岩2630m,级围岩1803m,设计为单

3、面下坡,最大埋深680m;隧道进口采用双耳墙式明洞门,边仰坡采用砼骨架护坡;出口采用单压式明洞门,边仰坡采用锚杆框架梁护坡,洞口明洞段地形偏压,自然边坡较陡,采用锚索桩桩基托梁等进行地表、基底预加固。隧止属于构造剥蚀中山地貌,隧道主要穿越三叠系上统鸟格组地层,岩性为灰、黄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岩、砂质泥岩、钙质粉砂岩;三叠系中统法郎组B段,岩性为黄灰色、绿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该套地层普遍含钙质。隧道地质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褶曲构造也较发育,隧址内有15个主要褶皱、18个主要断层。隧址区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松散岩类空隙潜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两种类型;地表水主要为山间

4、沟水、池塘水,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不发育,对砼结构无侵蚀性。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软质岩、软弱夹层、构造破碎带、构造裂隙水、煤层瓦斯、隧道发生岩爆的可能。三、风险评估的程序1、首先由设计单位提供隧道工点的主要安全风险点和应对措施设计。2、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隧道主要风险点,结合设计文件和隧道的具体情况罗列出基本风险点清单。根据风险点清单进行风险事件归类,最后进行风险分级。3、施工单位对各类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和预防措施,对设计的应对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建立风险管理台账。4、施工单位编制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5、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并邀请专家进行评审,对评审意见形成会议纪要

5、。6、设计单位按照评审意见修改有关设计文件,施工单位按照评审意见修改安全风险评估报告。7、建设、监理单位按照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四、风险源的辨识风险辨识是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基础。风险因素辨识是否全面、辨识的结果是否准确将影响风险评估和控制过程。风险辨识主要内容有:在隧道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有哪些风险应当考虑?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风险的后果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基本风险类型及其构成风险名称风险构成(风险表现形式)风险1隧道有害气体(1)因隧址内有15个主要褶皱、18个主要断层、构造破碎带,开挖时可能会遇到各种有害气体。(2)隧址内存在软质岩、软弱夹层,开挖时可能会遇到煤

6、层、有害气体。风险2隧道围岩失稳、塌方(1)隧道穿越三叠系中统法郎组B段,岩性为灰、黄灰色薄层状泥岩、钙质泥岩及中厚层状粉(细)砂岩。(2)软质岩及软弱夹层主要为薄层状泥岩、钙质泥岩。风险3正洞弃碴场对环境的影响(1)进口正洞弃碴场占地恶化环境(2)出口正洞弃碴场占地恶化环境风险4隧道衬砌结构破损(1)普遍的渗漏水,影响隧道长期稳定及运营五、基本风险点清单、归类、分级1、基本风险点清单塌方瓦斯突水(泥、石)大变形岩爆其他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地质勘察开挖情况开挖方式循环进尺瓦斯预抽放爆破器材检查和落实地下水处理爆破方法隧道超挖情况进洞落底挑顶断面变化处或工法转化处揭煤、防突情况资料收集情况常规地质法

7、情况(地质素描)超前地质预报情况石门开启方式安全岩柱留设震动或远距离爆破瓦斯卸压与排放注浆封闭瓦斯通风情况通风系统通风设备通风质量施工期防排水注浆堵水措施排水措施降水措施火源控制措施洞口火源检查洞口火源检查焊接切割等危险作业规章制度及执行进洞人员禁穿化纤服装支护及衬砌情况支护刚度超前支护预注浆隔离措施气密性混凝土施工沉降缝处理地质加固与改良支护时机支护方法支护质量闭合成环周期防护情况机械设备防护人员防护电器设备与作业机械电缆选型设备选型电器与保护情况风电闭锁监控量测掌子面稳定情况量测器材与布置量测频率规范要求与检测项目监控量测制度信息反馈与处理瓦斯(浓度、压力)施工管理隧道特征3、基本风险点归

8、类和分级根据基本风险点清单统计,对门山隧道主要安全风险为瓦斯、塌方、岩爆。六、风险控制预防措施根据评估对门山隧道施工主要风险是瓦斯、塌方、岩爆,为防止风险发生特制订以下措施。(一)洞口塌方的预防措施1、隧道洞口地段地质条件差,且地表水汇集,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时要妥善安排及早施工。2、洞口工程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3、洞口段及浅埋沟施工宜避开降雨期和融雪期。4、洞口段地层条件良好,宜采用正台阶法进洞(台阶长度以1.5倍洞径为宜),其爆破进尺控制在l.52.5 m,并严格按照设计及时做好支护。V级围岩及以下可采用分部开挖法进洞

9、,开挖前应按设计对围岩进行预加固。浅埋或偏压隧道,应采用超前支护,做到先护后挖。石质地层仰坡开挖应以浅眼松动爆破为主,且预留光爆层。开挖时应随时检查边坡和仰坡,如有滑动、开裂等现象,应适当放缓坡度,或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边仰坡以外的植被不得破坏,尽可能确保土体植被的完整。边仰坡较高时,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应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及时检查坡度,合格后,应按设计要求,及时施做挡护结构。5、洞门在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并结合地形条件作好截、排水沟和施工场地、便道的规划,应尽量减少对原坡面的破坏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开挖后的坡面应达到稳定、平整、美观的要求。及早做好洞门工程,洞顶地表水的处理应满足以下要

10、求:1)结合现场地形,洞口边、仰坡应及早做好坡面防护,确保洞口稳定。若采用喷锚或砌石护面,坡顶、坡脚宜绿化处理,以防止仰坡范围内地表水下渗和减少对坡面的冲刷。2)洞顶如有溪沟或排水沟槽应加强养护、整治,确保水流畅通,若岩层裂隙多,地表水有可能渗漏到隧道内时,应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铺砌沟底,浆砌片石应用砂浆抹面。3)洞口排水系统宜在雨季前及边、仰坡开挖前完成。6、当洞口地质条件不良时,应采取稳定边坡和仰坡的措施。当洞口位于软弱、松散地层或堆积层时,根据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可采用下列施工措施加固、稳定地层:1)洞口段位于软弱土层地带,可采用高压旋喷法、深层搅拌法、抗滑桩、钢管桩等对开挖的边、仰坡进

11、行加固、稳定。2)地层为堆积层、断层破碎带、砂砾(卵)土、砂土时宜采用地面注水泥浆或超细水泥浆预加固。3)有地下水地段,临时止水注浆可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4)当地层条件差时,可采用套拱法施工进洞, 在拱架安设部位进行掏槽开挖,套拱段拱架宜采用工字钢,拱架尺寸应在原设计拱架的基础上外放20 cm。拱架架设完成后,立模浇筑套拱,在套拱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进行洞内上断面开挖支护,并留核心土。上断面开挖35 m后进行下台阶的开挖支护,分左、右侧错台开挖,锚杆、挂网分层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7、洞门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1)基础处的渣体杂物、风化软层和积水应清除干净。土质地基应整平夯实,土层松软时,应核

12、实地基承载力。2)洞门衬砌拱墙应与洞内相联的拱墙同时施工,连成整体,洞口衬砌应一次性整体灌筑,并应保证模板不移动。3)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墙背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边墙产生偏压。4)洞门衬砌完成后,及时加固洞门上方仰坡脚。洞门的排水沟砌筑在填土上时,填土必须夯实。5)斜切式洞门时,应严格测量放线以及模板制作,以确保定位准确、曲面圆顺、接缝严密、线条美观。6)隧道洞门端墙、挡土墙的反滤层、泄水孔、变形缝设置应确保泄水孔通畅。当设计对泄水孔无要求时,应均匀设置,可按间隔2m左右梅花状设置,泄水孔入口应采用卵石或碎石,铺设长300 mm、厚200 mm的反滤层。8、明洞在石质地段开挖时,应防止爆

13、破影响边坡和仰坡的稳定。松软地层开挖时,宜边支护边开挖。不宜在雨季施工。明洞侧壁基础应设在稳固的地基上,基础埋设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明洞墙、拱混凝土应整体浇筑。当拱圈混凝土强度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100时,且拱顶回填土高度达到0.7 m时,方可拆除明洞拱架。明洞外模拆除后应及时施作防水层及排水盲管,且应和隧道的排水侧沟、中心水沟及洞顶的截排水设施统筹考虑,墙后的排水设施应与填土同时完成,并保证出水口畅通。明洞回填应在明洞外防水层施做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明洞拱背回填土石应两侧对称分层夯实,洞顶粘土隔水层表面应夯填平整,应与边仰坡搭界平顺、封闭紧密,防止地表水下渗。9、洞口段开挖到隧底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