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管理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全文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57141978 上传时间:2020-12-21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79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药品管理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全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医疗药品管理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全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医疗药品管理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全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医疗药品管理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全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医疗药品管理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全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药品管理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全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药品管理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全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药品管理) 国家食品 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全文) (医疗药品管理) 国家食品 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全文) 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壹五”规划(全文)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印发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壹五”规划的通知 国办发200724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 构: 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壹五”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 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七年四月十七日 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壹五”规划 为进壹步加强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工作,不断 提高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依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壹个五年规划纲要 和

2、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方针政策,制订本规划。 壹、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壹)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 学发展观,全面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加强 食品药品监管设施建设,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大力提高检测 技术水平,创新监管机制,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能力和 水平,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二)基本原则。 壹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局。必须把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 全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 标相适应、和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

3、适应。 二是坚持科学监管,创新机制。必须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完 善技术支撑体系,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创新 监管制度,建立起适应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 监管新机制。 三是坚持全程监管,依法行政。必须依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 监管,继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 规范监管行为,实现食品药品各环节的全程动态、规范有效 地监管。 四是坚持统筹兼顾,整合资源。必须立足于充分利用现有资 源,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食品药品监管各领域、各环节 的作用,建立协同作战、齐抓共管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 促使有效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五是坚持加强基层,强化基础。必须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

4、 基层和基础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动员足够的资金、技术 和人才充实到基层和基础工作,促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基 层建设和基础工作明显加强。 二、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和机制逐步完善; 法律法规体系较为完备;监管队伍素质全面提高,依法行政 能力进壹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装备进壹步改善, 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设和检测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食品药品 生产运营秩序明显好转;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 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大幅减少。 (壹)到“十壹五”末期,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食品安全信息监测覆盖面达到 90%; 大中城市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

5、超市的鲜活农 产品的抽检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 95%;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率达到 100%; 食品召回覆盖面达到 80%; 食品生产企业全国专项检查覆盖面达到 90%。 (二)到“十壹五”末期,药品监管水平明显提高。 农村药品监督网覆盖率达到 100%,农村药品供应网覆盖 率保持于 80%之上; 对于现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独立全项检验能力,省级药品 检验机构和口岸药品检验机构达到 100%,市(地)级药品检 验机构达到 80%; 国家级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对归口产品检验能力达到100%, 省级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对市场常规产品检验能力达到 95%之 上; 药品监督抽验覆盖面由当下的 30%提高到 80%。

6、 三、主要任务 (壹)食品安全。 1加强食品安全监测。 制订食用农产品产地区划。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管体 系,系统调查农产品产地污染情况,开展重点地区、典型农 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监控。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环 境安全管理。建立国家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农产品质量安 全例行监测由目前的 37 个城市扩展到全国所有大中城市。 建 立原粮污染监控制度,开展原粮质量安全和卫生监测,建设 粮食质量安全和原粮卫生监测网络。开展非食品原料风险监 测,系统调查非食品原料污染情况,建立重点食品强制性标 准全国专项检查制度,实施电子标签管理制度,建立和规范 食品召回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抽查和例

7、行 监测制度,建立食品质量监测直报点。完善国家食品污染物 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 专栏 1 食品安全监测 环境监测监控加强全国重点城市“菜篮子”基地环境监测监 控,对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进行农产品产 地环境安全性区划和重点污染源监控。建立重点城市农产品 产地环境监测网点,建设全国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数据库共 享平台。 市场质量监测监控完善市场例行监测制度,于大中城市批发 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建立鲜活农产品质量监测监 控点。 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完善以省(区、 市)为监控单位, 下设市、县监测点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 基地建设建立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农产品、食品

8、示范基地; 加快无公害食品(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绿色食品、有机 食品基地建设。 非食品原料监测和食品召回完善省、市、县三级非食品原料 污染监测网,对重点地区、重点产品、重点物质开展非食品 原料风险监测工作。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粮食加工品、 食用植物油等高风险食品开展食品召回工作。 2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 整合且充分利用现有食品检验检测资源,严格实验室资质管 理,初步建立协调统壹、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实现检测资源共享,满足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安全 监管的需要,力争使国家级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技术水平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促进检验检测机构社会化,积极鼓励和发展 第三方检

9、测机构。 专栏 2 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重点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于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国 家级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技术研究中心、专业性农产品质 检中心、区域性质检中心、省级综合性农产品质检中心和县 级农产品检测站。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加强国家级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市县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的建设。 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检测推广餐饮业常见危害因素的检 测技术, 完善餐饮业 10 种常见化学性和生物污染因素的快速 检测技术。 快速检测根据需要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逐步配备必要的 快速检测设备和快速检测车。 4构建食品安全信息体系。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建立国

10、家食品安全信息 平台,形成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 和国家对重点企业的食品安全要素的直报网络;建立高性能、 易管理、安全性强的食品安全动态信息数据库;建设国家食 品安全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形成服务于食品安全监测分析、 信息通报、事件预警、应急处理和食品安全科研及社会公众 服务的网络协同工作环境。加快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壹发布 制度。 专栏 4 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 食品安全信息监测网络建立且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监测网络, 逐步形成统壹、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体系。 电子监管逐步建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电子监管网,实 现食品生产加工、运营企业条件和产品质量电子监管。 食品

11、安全信息中心以食品安全信息网络为基础,于整合现有 资源的基础上,建立食品安全信息中心,对食品安全信息进 行分类、筛选,综合分析和监测;对食品安全情况做出评价 和预警。 5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 开展食品安全科学的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研究 和食品安全科研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应用技术和关 联战略研究。跟踪研究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主要贸易 国食品安全监管手段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和植物卫 生措施协定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通报评议。加强食 品安全技术能力建设,初步建成既有自主创新能力又和国际 接轨、开放的食品安全科研体系。加强食品安全人才队伍和 学科建设。 专栏 5 食品安全科

12、技研究重点 跟踪研究包括国际食品法典、主要贸易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和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安全保证技术措施、关键检测技 术等内容。 评价技术研究涉及食品新原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及转基因 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接触材料。 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涉及病原微生物、农兽药残留、新资源食 品、化学性(含生物毒素)危害物等;建立食源性危害的危险 性评估模式和方法;提出高风险食品目录和危险性控制措施。 应用技术研究包括食品品种特征溯源技术、食品产地图谱技 术、食品产地标签和条码示踪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 术和检验检测技术、食品加工、流通过程中检测技术、食品 制假售假检测技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实验室确证技

13、 术、检测技术规范和安全性验证方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 警技术以及食品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控制技 术研究。 6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 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实施食品安全快速反应联 动机制。加强应急指挥决策体系、应急监测、方案和预警体 系、应急检测技术支撑系统、应急队伍和物资保障体系,以 及培训演练基地、现场处置能力建设,提升政府应急处置能 力。全面加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督查督办力度,健全食品 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访督查制度和 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完善国家食品安全监 察专员制度。 专栏 6 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要点 应急

14、反应和处理逐步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 反应联动网络平台,加强应急指挥决策体系建设。 食物中毒快速反应建立餐饮业食物中毒举报投诉系统和餐饮 业食物中毒快速反应处理系统,提高食物中毒处理和溯源能 力。 食品加工、流通环节快速反应建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 突发事件应急快速反应处理系统。 7建立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 逐步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制度和体系,研究食品可能 发生的危害后果及其严重性,以及危害发生的概率,且据此 划分食品的风险等级,其动态评估结果作为政府食品安全决 策和管理的基础。 专栏 7 食品安全评价评估 调查评价对畜禽、果蔬、水产品、酒类、乳制品、婴幼儿食 品、粮油及制

15、品、调味品、方便食品、豆制品、饮用水、食 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和企业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建设及落实情况进行调查、评价。 风险评估开展农兽药残留、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食品添加剂、 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加工工艺和设备对食品安全危害程度的 风险评估。 重点食品专项检查每年对 15 大类重点食品组织实施全国专 项检查,对生产加工企业产品开展强制性标准的检测,年度 滚动实施。 8完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 进壹步增强全社会食品安全诚信意识,营造食品安全诚信环 境,创造食品安全诚信文化。初步建立食品安全诚信运行机 制,全面发挥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规范、引 导、督促功能。逐步建立企业食品安全诚信

16、档案,推行食品 安全诚信分类监管。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 企业是食品安全第壹责任人”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建立食 品企业红黑榜制度。 专栏 8 食品安全诚信 食品安全诚信分类监管建立食品生产运营主体登记档案信息 系统和食品生产运营主体诚信分类数据库,广泛收集食品生 产运营主体准入信息、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消费者申诉举报 信息等,完善食品生产运营主体诚信分类监管制度。 量化分级管理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强化食 品卫生许可和监督管理。 9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严厉打击生产运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 安全专项整治,进壹步提高和公众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粮、 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重点品种和种 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重点环节的食品安全水平。 完善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进壹步加强和改进对食品企 业日常监管措施,探索农村小型食品生产加工、运营企业的 有效监管模式,有效遏制使用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 和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进壹步加强食品市场监 管力度,继续整顿和规范食品广告,重点整治中小城市食品 广告。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