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局2016年国税工作要点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57117589 上传时间:2020-12-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税局2016年国税工作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税局2016年国税工作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税局2016年国税工作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税局2016年国税工作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税局2016年国税工作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税局2016年国税工作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税局2016年国税工作要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税局2016年国税工作要点国税局2016年国税工作要点 2016/06/24 2016年国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会全和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在税收新常态下,以改革为引领,以绩效为抓手,以联动为方法,围绕组织税收收入中心,全力打好组织收入、征管体制改革、营改增、春风行动、金税三期、数字人事“六大攻坚战”,科技强税、质量兴税、社会办税,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增强纳税人获得感、社会各届认同感和国税干部荣誉感,为国税事业科学发展和市率先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一、依法组织税收收入1严守收入纪律。坚持组织税

2、收收入原则,从算大账向算细账转变。要既从宏观上分析,也要从微观上分析;既强化重点税源管理,又强化小型税源和个体户管理。做好分行业、分类别、分税种、分区域税源能力测算工作,综合考虑基数和经济增减情况。2强化收入考核。坚持新型收入管理要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要从税收征管上,精准找出税收增长点,强化税收收入与税源匹配性、风险管理、第三方信息以及欠税清理等主观努力程度考核与评价,如果因为征管努力程度不够而没有完成任务,要严肃问责。3落实优惠政策。从税收角度认真研究供给侧改革、营改增等国家大的方针政策,从普遍性向精准性转变,不偏不倚、主动依规减免税,执行中不打折扣,涵养税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精准向

3、堵塞征管漏洞、风险应对、税务稽查以及科技应用等方面挖潜增收。4.加强税收分析。运用好税收分析工作机制,强化国地税分析合作,通过经济税源分析、宏观税负分析、收入弹性分析、收入预测预警分析等多种方法,从税种、行业、区域、经济类型以及规模结构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税收收入及经济运行情况,着力打造系列税收分析“拳头产品”,为领导科学决策和组织收入工作服务。要拿出2篇以上有份量的收入分析文章或调研报告。5.强化税源监控。对占区域税收收入80%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实施重点监控,对重点税种、高风险行业、高风险企业实施常态监控,并定期发布税源预警监控分析信息。二、大力推进依法治税6.加强干部学法用法。认真落实总局

4、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指导意见,依据省市局“十三五”依法治税工作规划,制定完善市国税系统依法治税工作规划和“七五”普法工作规划。建立干部日常学法机制,通过会前学法、领导干部集中法治培训、普通税务干部法治轮训、法制干部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切实提升干部职工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税务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7.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加强税务行政审批事项清单管理,坚决取消清单外审批事项和审批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后续管理。按照“谁制定谁清理”的工作原则,全面清理本级权力事项,并向社会并向社会公布权责清单和业务流程图。8.深化法治税务示

5、范基地建设。按照总局、省局、市局创建法治税务示范基地的要求,及时报送法治税务示范基地推荐名单及材料。完善法治税务示范基地建设评价标准,全方位分层级开展“法治税务示范基地”、“法治税务基层样板单位”创建活动。9.全面规范税收执法行为。落实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规范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推行“案例指导制度”,上线税收执法案例指导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同案同办、同案同罚。推行说理式税收执法,拓展到所有稽查案卷,并纳入案卷评查、执法督察和综合绩效考核范围。严格执行省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加大督导考核力度,逐步规范各类税务行政执法裁量权,减少执法随意性。落实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创造性开展工作,推进重大

6、决策规范化、科学化、合法化。加强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认真做好备案审查工作。积极参加省市局案卷评查,力争取得好成绩。10.深入开展执法督察。在省局确定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后续管理、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税收政策落实、代开发票管理4个重点项目基础上,结合国税实际,加强基础执法工作督察。对出国经费、金税运行费及政府采购进行专项审计以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严格执行过错责任追究,梳理督察及审计重点、难点和风险点,形成完善的督察、审计预案。11.加大税收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认真落实随机抽查、案源管理等制度,推行定向稽查、国地税联合稽查,试点“嵌入式稽查管理”,重点加大对发票违法犯罪、骗取出口退税等案件

7、的查处力度。加强税警协作,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有机衔接。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发布2015年度纳税排行“百强榜”,向社会主动公开A级诚信纳税人和纳税人税收“黑名单”。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对失信纳税人实施联合惩戒。三、全面各项落实税收政策12.依法推进税制改革。持续推进“营改增”改革,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实现全覆盖。继续完善和推进“营改增”主辅分离工作。按照上级统一安排部署,认真做好增值税、卷烟及成品油消费税调整、车辆购置税征管改革等各项税制改革的准备工作。13.积极服务发展战略。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开展税收政策服务

8、,定期开展政策效应分析评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争取对国税工作的理解和支持。14.加强增值税管理。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规范增值税减免税管理,完善增值税农产品核定扣除及化肥恢复征税后续管理。用好增值税发票快速预警、金税工程抵扣凭证审核等系统。15.加强消费税管理。做好金银首饰、卷烟、白酒、成品油、汽车消费税管理,加强电池、涂料行业消费税减免税后续管理。推进行业消费税与增值税的联动管理。16.抓好企业所得税管理。全面推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股权转让等高风险事项团队管理,认真落实小微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积极做好外来企业、总分机构所得税管理。抓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极端,全面

9、做好2015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认真做好工会经费代征工作。17.抓好大企业和国际税收管理。组建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专业团队,推行大企业“一户一策”个性化服务,建立健全风险任务统一推送差别化应对工作模式。探索复杂事项和一般事项分类分级管理新模式,强化国际税收征管协作,推动反避税防控体系建设,加强非居民税收管理,做好“走出去”企业管理与服务。18.抓好出口退税管理。认真落实启运港退税、扩大生产企业视同自产范围、“营改增”零税率应税服务扩围等各项出口退税新政。深化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推行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管理试点。四、推进征管体制改革19.深化国地税合作。认真落实国地税合作规范(2.

10、0版),对34项基本合作事项,今年上半年要全部落实到位;对联合网上办税服务、互认数字证书(CA证书)、联合共建咨询热线、协同制定税收风险管理年度合作计划、协同开展风险应对、协同做好对外支付税务管理、协同开展反避税调查、联合开展跨区域税收协作、联合开展干部挂职交流、联合开展干部培训等10项创新合作事项,要在年底前基本落实到位。建立并落实联系会议制度、国地税合作情况报告制度,每月定期向市局报送工作落实情况。20.推进税收征管改革。推行机关实体化管理,按照“做实县局”的思路,进一步压缩管理层级,调整管理职能,做实县(市、区)局机关;同时,对基层“管不住”、“管不了”、“管不好”的反避税、跨区审计、大

11、企业风险应对、重大案件稽查等工作,纳入市局直接管理。21.提高税收风险管理命中率。按照“典型调查、等级确定、风险发布、风险应对、回归分析、成果应用、循环提升”的思路,开展隐形风险分析、行业风险分析以及大企业、高收入高净值纳税人的风险分析,开展行业典型调查,建立纳税人风险账户,实现基于风险管理为重点的分级分类管理。探索市局风险管理实体化运作,推行评估预案管理、主辅评制度,提升纳税评估质效。实施风险回归分析,推进评管查互动,持续加强税源管理。抓好跟踪督导和绩效考评,不断提升风险管理工作质效。22.夯实税源管理基础。认真落实纳税服务、税收征管、出口退(免)税、国地税合作等规范,深入开展“征管质量提升

12、年”活动,通过税收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监控日常征管数据,对出现的征管数据问题要按月进行通报并考核问责,确保在全市数据质量考核中的领先地位。强化户籍管理,认真做好“三证合一”后的税收征管风险防范,积极推进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探索推行“证照分离”以及全市范围内的跨区迁移。五、持续优化纳税服务23.优化办税服务平台。推广省局新版网上办税厅(电子税务局)和移动办税平台,试点推行涉税事项网上办理系统,突出导税、辅导服务,引导纳税人开展网上认证、第三方缴纳税款、网上开具发票、网上预约申请、网上培训等业务,实现“一网通办”。推广手机APP等移动互联办税应用,全面优化网上办税平台功能,努力实现线上线下整体互动

13、,积极构建全天候、多元化的办税体系。24.实行办税服务厅分类管理。打造五星级办税服务厅,推进自助办税区建设,扩大自助办税服务区面积,拓展自主办税功能,增加自助办税设备,逐步实现由窗口办税向自助办税转换。深化服务窗口队伍建设,配强窗口服务人员,深入开展“纳税服务标兵”、“最佳大厅主任”评选表彰活动,组建纳税服务专业人才库。25.试点推行国地税联合办税模式。“共同进驻”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实现联合办税,积极探索“前台一家受理、后台分别处理、限时办结反馈”联合办税服务模式,逐步实现“一窗、两人、两机、两屏”服务。通过联合大厅办税服务、合作征收税款等方式,推动服务深度融合,有效解决纳税人办税“两头跑”问题

14、;通过联合采集财务报表、共享涉税信息、联合开展税收调查等措施,推动信息高度聚合,有效解决纳税人资料“多头报”问题;通过联合开展税收宣传、联合培训辅导、联合共建咨询热线等方式,有效解决政策解答“多口径”问题。加快落实基本合作事项,率先落实创新合作事项,并逐步统一国地税办税服务厅的办税环境、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绩效考评、平台管理、人员管理和培训宣传,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合作经验。26.推进办税便利化改革。按照省局市局统一部署和要求,从4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实施涉税事项省内通办,为纳税人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的办税服务。完善首问责任、限时办结、错峰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二维码”一次性告

15、知、24小时自助办税、取消增值税扣除凭证认证等便民服务机制。规范简并纳税人纸质资料报送,实行纳税人涉税信息国地税一次采集、按户储存、共享公用,并在年底前全面推行办税无纸化和免填单,提升办税效率。推进财税库银联网缴税工作,进一步提高电子缴税比例。27.升级纳税服务规范。以落实纳税服务规范为抓手,做实基本规范,动态清理各规范之间的业务差异,研究解决业务操作流程的统一性问题;做优升级规范,创造条件实现更多的升级规范;做好后续管理,加强服务规范的培训宣传,狠抓前后台服务管理一体化对接联动,在提高服务效能的同时,有效防范执法前置窗口风险。28.构建立体化纳税服务社会协作体系。深入开展“税收志愿者便民办税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强与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高校、商会等组织的合作,构建起以税收志愿者为主导、以便民办税服务站为载体、以纳税人维权中心为保障的立体化纳税服务社会协作新体系。深化与银行、邮政、财政、工商、质检等部门的合作,在更深层次上推广“纳税信用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