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备考.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57011693 上传时间:2020-12-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备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1年高考备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1年高考备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1年高考备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1年高考备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备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备考.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高考备考:历史高频考点及复习策略新特点文科综合考试历史试题命题的思路基本稳定、稳中求变、稳中求改、稳中求新的一贯思路。全国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下列各点:1、进一步加大历史学科的能力考查力度。(1)试卷大幅度调整了知识性试题与能力性试题的比例。(2)强调在新情景下分析问题的能力。(3)重视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多层次考查。2、淡化热点内容,突出历史学科特点。3、命题的触角更多地向课外延伸。4、试卷呈现方式出现了新变化。(二)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陕西高考招生文科综合阅卷组的分析报告,陕西考生主要问题如下:1、基础知识掌握薄弱。2、不会利用试题给定的条件和要求审题。(1)忽

2、视试题设置的时空条件。(2)忽视题目的设问要求,随意变更问题方向。3、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较差。(1)文字阅读能力较差。(2)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和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3)不少考生在解读信息时出现价值偏差。4、表述问题较为突出。对文献材料进行筛选与概括,对答案行文进行组织与归纳本是文科考生必备的能力。但是从考生卷面上看,一些学生此类能力相当薄弱。(1)语言组织能力差,不会用学科语言进行规范、准确表述,比较空泛。(2)表达的逻辑性不强,甚至自相矛盾。(3)表达的角度单一,层次性差。(4)错别字较多。(三)高频考点及二轮复习、备考建议一.关于中国古代史部分中国古代史部分约占高考历史内容的30%。中

3、国古代史范围广泛。涉及时间久远,内容相当多,特别是朝代更迭频繁,史实庞杂,学生多反映不好复习掌握。建议按以下几个方法复习,以取得优秀成绩。1、按历史阶段了解时代特点。从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历史的绝大部分年代属于古代历史。古代历史大致可以分为6段,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宋元时期、明清时期。这6段时代特点分别是:中国历史的开端及向封建社会过渡,封建社会巩固和初步发展,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民族大融合,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衰落。要用相应的史实证明这些特点。2.按类别归纳主要史实。中国古代史按

4、大类可以分作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人物6大类。政治类还可以分作中央集权加强.古代改革、对地方管辖、用人制度、平叛斗争、腐败亡国等专题。经济类可以分作经济思想、赋税制度、生产工具、商品经济、土地政策、政策调整、社会生活等专题。民族类可以分作民族演变、民族政策、民族融合、各族经济文化交往等专题。外交类可以分作对外开放政策和史实,陆上和海上交通线,闭关锁国及影响、反侵略斗争等专题。文化类可以分作科学技术成就、思想成就、史学、文化艺术、教育、儒家法家等专题。人物类可以分作开国皇帝,杰出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等专题。应将这些专题下涉及的重要史实罗列出来。了解清楚发展演变线索。也就初步实现于古代史

5、部分的学科内综合。3.注意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五方面问题的相互作用。在不少情况下,5方面问题是互为因果的。例如:17世纪中期19世纪初期,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可从文化政策文字狱上找,也要从政治上封建专制的强化,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延续,民族上民族分化政策和高压政策,外交上的闭关自守封锁政策上找。而如果问经济发展缓慢原因,那么科技落后也是原因之一,其他在政治、民族、外交上的情况也影响经济发展。在复习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的关系时,应对同一历史阶段的情况予以归纳,也就是说在了解某一阶段历史特点时,应从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5个方面着眼思考,以期完整回答问题。4.要重视经济、民族

6、,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历史问题。教材对政治类介绍较多,一般师生在教学中也多重视政治类。近年高考命题有一倾向,即对经济、民族、外交、文化类的问题考查分值加大,占古代史部分分值的一半以上,有时甚至达四分之三多。有时考的是政治与经济、文化的联系问题。5.要注意把世界史中相关内容与中国古代史内容结合复习。明朝以前的历史,只是中国古代史部分涉及到中外关系。一些大事如丝绸之路、佛教传入、汉唐与日本、朝鲜关系、唐与印度、中亚、西亚的关系、中国对外贸易、华侨开发南洋等应了解清楚。明朝及清前期(约1419世纪初)的时候与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介绍的同一时期的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殖民扩张、英法美革命、工业革命,世界殖民体

7、系初步形成等关系极为重要,不能割裂开来,。另外,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如:台湾的失而复得(1624年、1662年)、澳门被侵占(1553年)、雅克萨之战(16851686年)、传教士来华(明末清初)、英使马戛尔尼访华(1793年)、中国科技文化相对落后、鸦片大量输入等,必须从世界史上找一下背景和原因。这样,易于搞好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复习,也可促进世界历史的复习。6.把清朝历史应作为一个整体复习。现行教材把清朝分成前期和后期两段。前期安排在中国古代史教材中,后期安排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中,往往造成学生认识上的障碍。建议在复习时,应注意清朝260多年历史是个完整的朝代的历史,由建立、巩固、强盛,到逐步腐朽

8、、衰落,以至灭亡。注意了解它的政权演变、经济发展、国家兴衰、民族交往、外交关系、文化成果及其原因。另外,清朝由后金建立算起,先后12个皇帝的顺序及在位时间也应基本了解.可记为:努、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三个一组,合辙押韵,两遍就能记下。7.结合政治常识,掌握好历史基本理论。掌握历史基本理论不仅对中国古代史的复习,也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复习有极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例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动也可以促进或阻碍生产力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变动同样可以促进或阻碍经济基础的变动,英雄人物不能离开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的斗争也要杰出人物领导。还有必然

9、事件与偶然因素、绝对与相对、主要与次要因素、内因与外因、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等也应掌握。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约占高考历史内容的40%。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的编写格式与中国古代史教材有很大不同,基本是以中国革命史的面貌出现。教材中涉及不少政治理论问题、重要的典籍、中外关系,还用不少篇幅介绍了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命运、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建立人民民主国家、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等问题,头绪较多。尽管中国近代现代史只有160多年历史,但学生的复习效率往往不佳。遇见考题,往往感觉似曾相识,也能写上一些,但得分不多。建议考生按以下方法复习准备:1.掌握中国近代现代史分期、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变化

10、。中国近代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迄止1949年人民政协会议,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阶段的中国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分作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属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和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起)。这一段的中国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160多年中,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数次变化: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中国革命也发生了三次变化:农民反封建革命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些情况可用下列示意图表示:古代 近代 现 代1.划分年代封建社会 半殖

11、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农民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840 19191949 1956至今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上示意图应记准、理解,并要分析社会性质和革命发生变化的原因、经过及影响,从宏观上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概况。2.划分阶段,掌握阶段特点。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下两册共有2l章内容,课本编者设计章节不够合理,各章内容,多的分4节,少的仅1节。对重要历史事件介绍详略不当。如解放战争4年历史用了2l页介绍,改革开放16年历史仅用了8页介绍,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复习制造了一些障碍。在复习时应按历史阶段,并照应历史发展进程,可分作以下几个阶段:(1)清朝统治

12、后期(上):19世纪中期(18401874年)(2)清朝统治后期(下):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18751911年)(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20世纪初(19121927年)(4)国民政府统治时期:20世纪2040年代(19271949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期(19491956年)(6)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70年代中(19561976年)(7)改革开放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1978-今)归并为7个阶段后,头绪减少,易于掌握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历史特点。3.注意分清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相似之处是:革

13、命性质相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同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这一革命的前后两个阶段)。革命任务相同(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建设独立、民主、自由、统一、富强的中国)。革命动力相同(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主要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理论三民主义,后者是无产阶级理论毛泽东思想)。革命前途不同(前者是资本主义,后者是社会主义)。4.把中国近现代史归纳为三大主题:救国、建国和强国。中国近现代史涉及史实较多,头绪较繁。学生复习时,可按救国道路探索、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和如何使中国繁荣富强3个大类归纳

14、。教材中大致上90%的内容可网罗在其中。例如:救国道路探索下可包括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等大事。建立什么样国家包括太平天国、百日维新、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等内容。革命派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无产阶级要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强国之梦起于近代之初,先进人物要使中国富强,完成近代化和现代化.如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洪仁玕有资政新篇,洋务派要自强求富,维新派要发展资本主义。在完成社会主义过渡后,重要事件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并注意各大事之间的有机联系。注意了解救国、建国、强国三大主题

15、的联系。5.注意重要史实或类别的历史演变过程。复习近现代部分的些问题时,要结合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史实,易于使学科内的综合在日常学习复习中完成.例如:中央对台湾管辖和台湾主权两次失而复得的过程;中央政权机构的演变;明末到近代的西学东渐;资本主义萌芽到发展壮大;历史上的进步思想;历史上重要科技成果;古代以来中日关系;教育思想与教育的发展;沿海城市的出现、发展;历代史学成就等等。复习近现代史时,要考虑近现代史的问题能与古代史的哪些问题联系?最好把相关的史实联想一下,形成一个小的专题。6.注意一些重要的概念的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中有不少新概念。这些概念有历史的,有政治的,也有地理的。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官僚资本主义、左倾机会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君主立宪制、共和制、西学东渐、工农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统一战线、干支纪年、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土地所有制度、江淮、中原、陕甘宁、鄂豫皖、晋察冀、左右江、中国东部、中西部等。从鸦片战争起,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即中国既保留封建制度,又有殖民地性质的一种社会形态。官僚资本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以四大家族建立对全国统治为标志。机会主义是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错误思潮。超越现实,盲目斗争,冒险而不讲科学,不顾现实条件的是左倾错误,如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不敢斗争、落后于群众,无原则地妥协退让,则是右倾错误,如陈独秀的错误。君主立宪是一种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