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57008540 上传时间:2020-12-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人教版新课标数学作为一门发展性学科,相对于学生,它的意义不仅仅限于对固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包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学习过程来锻炼自己的发展思维。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后者是更为重要的。本文将以此为探讨课题,作出以下研究。一、从数学理论出发生活之中,数学无处不在,二者之间息息相关。数学,一方面来自于日常平凡的生活,另一方面较之生活,它的深度与广度又可以无限延伸。以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师,首先自身必须深刻地理解数学和生活之间的渊源。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即生活中的数学。教师以此为切入点来进行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

2、学习欲求,提高了授课效率,还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发展联想性思维。与此同时,在非课堂时间也要不断地鼓励学生积极地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并且养成善于发现、随时记录的优良习惯。二、从数学授课方式出发数学,对于学生的困难性和复杂性多半归咎于它无可限量的灵活性。虽然只是纸上几笔字画,但脑海之中早已是思绪万千。因此,盲目地学习数学绝对是事倍功半的,而作为教师则更要为学生指明学习之道,切不可茫然而行。就笔者的观点而言,教师应当在授课过程中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做到以下几点学习数学的习惯:猜想、分析以及归纳。首先对于出现的数学问题,对其解答方法和答案进行适当的猜想;然后,通过题目所提供的条件进行有条理、有根据的分析;最

3、后一步,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即是归纳。通过对出现并且已经解决的问题的归纳,可以得到再一次的提升,这也是举一反三的秘诀所在。归纳是一个再理解、再消化的过程。三、从数学实践出发数学已然被广泛地运用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也成为了不可缺分的一部分。培根曾经说过:“浏览使人空虚,谈判使人迅速,写作与笔记使人准确史鉴使人理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致,博物使人深厚,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使得己身的思维得到发展,在实践中再次创新也是学习数学的关键之一。数学,不仅仅只是纸上谈兵,更加需要披靡上阵,在实战中领悟、理解和掌握。四、从数学情景出发“情景教学”是值得一提的教学方式。情景教学可以是

4、人物情景,也可以利用当代的多媒体技术,提前制作出相应的课件作为授课内容的部分。与此同时,再利用情景教学的时候也要注意时间分隔。通过学生的时间以及注意力集中程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来设置课程安排,使其达到最大的利用价值。在情景教学完成之后,要注意由学生来进行概括总结,从情景之中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些都是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环节,教师只是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身份。五、从效率思维出发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算十以内的加减法要掰手指数数。一方面他知道一只手有5个手指,但是在算5+1的时候,还是要把一只手的5个手指再数一遍,这个例子就向我们揭示了思维效率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的学生亦是如此,尽管他们不

5、用掰手指计算算术,但是他们的思维必定存在一些思维曲折,也是这些曲折使得其解决问题的速度大大降低。在小学阶段,学生都已经逐渐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方式,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避免思维曲折,直击要害,避免多做无用功,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数学理论、数学授课方式、数学实践、数学情景以及思维效率这几个方面出发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会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整理能力、联想构思能力、概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升,培养他们积极主动思考学习习惯以及善于发现并且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的思维方面的优良习惯,从而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之中逐渐地将学生所蕴藏的潜能尽可能地开发出来,养成一套思维习惯和思考方式,避免思考曲折,提高思考效率。同时,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数学理论、数学授课方式、数学实践、数学情景以及思维效率这几个方面出发,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这样,在发展过程中,就会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整理能力、联想构思能力、概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