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作品研究部分重点》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56987701 上传时间:2020-12-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部分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部分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部分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部分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部分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部分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新闻作品研究部分重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研究新闻作品应遵循哪些原则?一、要有正确的知道思想;二、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掌握新闻作品特点;四、了解和把握新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五、将新闻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2、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及要求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对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和白然界的 各种客观事实的如实反映。先有事实,后有新闻。真实是新闻与生 俱来的属性,是新闻的生命和力量所在。新闻的真实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新闻中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完全符合客观事实。二、新闻中概括的事实必须准确,不呢功能夸大缩小,以点代面, 以偏概全,要实事求是地概括事实的全貌,完全同事实一致。三、在总体上和相

2、互联系上符合客观事实,不仅要注意具体事实的 真实准确,还要注意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 真实性。3、如何分析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洁 净,是它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体现。分析新闻主题,要注意把握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意义, 看其是否正o确和深刻。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统帅和灵魂。 分析新闻主题,还 要注意它是否鲜明和集中。分析新闻主题,还可以与新闻作品所选 择的角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有些新闻作品反映同一新闻主题,但 由于它们各有其不同的新闻角度,而未让人们感到千文一面,相互 雷同。4、书写手法常见的基本表现手法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3、、说明等。这些 又可由于反映的目的和对象的不同而细分为多种表现手法。如叙述, 有顺叙、倒叙、插叙;描写,有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场 面描写等;而写人物,还可对人物的外貌、行动、心里、语言等方面 进行具体描写等等。为了生动的表情达意,还常用对比、衬托、悬念 等表现手法。5、外国新闻作品研究的方法和要求研究外国新闻作品,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在多个层次上展开, 或对某一类新闻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或对某一个国家某一时期的新闻 作品进行综合研究,或对某一个外国记者新闻作品进行研究。 而具体 分析、研究单篇作品是最基本的方法,其他研究均是建立在这一基础 之上的。要求:在具体研究外国新闻作品时,既要结合

4、作品撰写的历 史背景,又要注意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倾向在作品中的反映,以便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6、外国新闻作品的报道形式(1) 消息:以简洁的文字,简明扼要的方式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最大量、最经常运用的一种报道形式;(2) 特稿:西方新闻写作中的一种特殊文体;(3) 解释性报道:西方传统的客观报道发展到 20世纪初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报道形式;(4) 调查性报道:又称揭露性报道,是一种在积累了充分事实的基础上,以系统的、深入的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7、作品赏析(1) 分析访“葡萄常”一、人物专访的特点1. 人物专访是对读者关心的人作专题采访的一种特殊通讯。以与被采访任务的谈话为

5、主,有机地穿插必要的背景材料和现场情景2. 具有特定性:采访目的、问题、场合、对象、报纸3. 具有人物、现场、作者三要素,现场感很强4. 写作具有灵活性。二、写作技巧:通过软枝葡萄百年兴衰的历史,展示了常家五姑侄的坎坷命运, 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和历史性。前四段:介绍葡萄常的主旨、名声的由来成员基本情况,运用细 节描写因人写事,缘事写人,将现实情境、往昔生活、旧社会的苦难和 今天的幸福连结在一起。题材:“小处着笔,大处着眼”,把一家人的生活与中国百年沧桑 巨变联系在一起,又与合作化运动的现实背景融合,既有历史感又有时代精神。三、语言风格通俗易懂、明白晓畅朴实平易、具体真切准确明晰、形象生动行云流水

6、、娓娓而谈四、穿插的“画堂春”词的特色和作用“画堂春”词鲜明生动,形象具体,寓意深刻既使专访富有文采,又增强新闻色彩提供了新闻事实,艺术地再现常家姑侄和软枝葡萄的命运、经历解释了作品思想,更好表现主题陶冶情操,增长了读者的文学修养(2) 简析春夜一、描写领袖人物的写作特色1. 材料丰富,形象感人。通过具体事例表现总理关心群众的高尚 风格和平易近人的作风。2. 将景物描写融入叙事、抒情之中,烘托气氛,感染力强。3. 选材另辟蹊径,不落俗套,既写了领袖人物和蔼亲切、平易近 人,又展现了领袖人物的高尚伟大。4. 叙说详细,文笔生动。对人物语言、行动、心理及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

7、二、描写的作用使人物形象丰满,具有立体感。抓住周总理的具体、感人的情节来表现,展现其和蔼可亲、平易 近人景物描写使作品更富有形象性,对创造意境起到重要作用三、题目及文中具有浓郁抒情性的景物描写的深刻寓意文中具有抒情性的景物描写与人物的思想、活动构成有机联系优美清晰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描写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为事件 烘托气氛,有助于事件的推移和发展。作者选择特定的场景、环境,在描述中抒发情怀,写景叙事抒情 三者交织在一起在一些事实感人之处及时抒发感情,生动揭示周总理的精神境界、 高尚的品格和平易近人的作风。四、如何表现领袖人物高尚伟大的品格记述的是周总理伟大一生中的一件小事,通过和演员的交谈,突

8、出表现了周总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作风和对文化战线问题的关 心,通过人物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的刻画来展现,表达“人民总理 爱人民”的内涵。(3) 分析为了六一个阶级弟兄一、写事与写人的关系1. 事件通讯以写事为主,但人和事紧密相连,缺一不可。2. 事件通讯不集中刻画某一个人物, 而是写出人物群像,体现时 代精神。3. 围绕求药、找药、送药、接药情节的逐一展开,表现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塑造了一批英雄群像。二、主题报道了首都和山西平陆各方面的干部群众,为抢救61个食物中毒的民工生命,齐心协力做出的感人事迹,充分反应那个了60年代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显示了我们的人们团结友爱,相互协 作的共产主义精神,表现了党和人民政府对劳动人民的关怀,体现 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四、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从1960年2月2日晨7点(平陆事件发生日)写起,一直写到2月5日(食物中毒的民工被抢救脱险)纵横结合式结构,时间顺序与空间的转换以时间的进展为叙事线索,分别记述了北京和平陆两地干部群众抢救阶级弟兄,克服一个个困难的感人事迹。(4)分析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一、主题1.通过报道焦裕禄在兰考县工作期间向“三害”宣战、与病魔 抗争、教育培养干部等事迹,展示了焦裕禄作为党的干部的光辉形 象:坚强的党性、革命的胆略、艰苦朴素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献身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