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的中国历史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课件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6965605 上传时间:2020-12-20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的中国历史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世纪的中国历史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世纪的中国历史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世纪的中国历史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世纪的中国历史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纪的中国历史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的中国历史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发展大势(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 周文玖,一、20世纪史学发展阶段之划分,第一个阶段自1900年到辛亥革命。这个阶段是早期“新史学”时期。 从辛亥革命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是中国史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是新史学思想丰富、完善和分化的时期。20世纪众多大师级的史学家也是在这一阶段产生出来的。,20世纪中国史学阶段之划分,从1937年7月到1949年10月,历经八年的抗日战争和三年的国内战争。这一时期,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第三阶段。中国史学,无论哪一个学派,都经受了战争的洗礼和考验。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和前

2、三个阶段相比,有些长,但与前五十年的确有了很大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史学居于主导地位,唯物史观成为历史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一)第一阶段,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史学革命”的口号,高喊“史界革命不起,则我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公开打起了与旧史学决裂的大旗。他对封建旧史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指出旧史学有“四弊”、“二病”;主张用进化史观来改造旧史,建立新史学。,早期“新史学”的理论成果,梁启超:中国史叙论新史学。 章太炎著訄书,其中哀清史第五十九附有中国通史略例,最早提出要编修一部不同于旧史的新的中国通史。 汪荣宝:史学概论(1902年)。 曹佐熙:史学通论( 1909年)。

3、 翻译日本人的史学理论著作。,以新史学理论为指导编撰的历史书,(1)历代史略,约出版于1901年10月至1903年5月,由柳诒徵增辑日本那可通世支那通史而成,江楚编译局出版。 (2)中国历史,曾鲲化著,1903年出版上卷,1904年续出中卷。 (3)中国历史教科书,1903年商务印书馆编印,著者:涉园主人(张元济)。,(4)中国历史,陈庆年著,1904年出版。 (5)中国历史教科书,夏曾佑著,三册,分别于1904年、1905年、1906年出版。 (6)中国历史教科书,刘师培著,出版于1905年至1906年。 (7)中国历史讲义,徐念慈编,1908年出版。,早期新史学的贡献,1、认为历史是不断进

4、化的,不是循环的、退落的。 2、史学的意义是研究历史发展的“公理公例”。 3、坚决摈弃旧史学以王朝更替和一姓兴衰为核心的做法,而主张以“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为主旨,写民史、社会制度史、社会生活史、文化史等等。 4、注意史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认为史学研究要借助他种学科。 这四点特征奠定了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基础。,(二)第二阶段,从辛亥革命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是中国史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是新史学思想丰富、完善和分化的时期。20世纪众多大师级的史学家也是在这一阶段产生出来的。,(二)第二阶段,大批留学生的回国,带来了欧风美雨。胡适、何炳松、李大钊等。 20年代新历史考据学的兴起。王国维、陈

5、垣、陈寅恪、顾颉刚、傅斯年。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社会史大论战。 史学理论著作繁多。,(三)第三阶段,从1937年7月到1949年10月,历经八年的抗日战争和三年的国内战争。这一时期,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第三阶段。中国史学,无论哪一个学派,都经受了战争的洗礼和考验。 抗战时期,中国史学分为三个区域:沦陷区、国统区和解放区。,第三阶段,在沦陷区,爱国史家拒绝日本帝国主义和敌伪政权的威逼、利诱,埋头研究我国历史,将对祖国的炽热情感以著史的形式表达出来。他们在史著中通过表彰古代反对异族野蛮统治的爱国志士,抒发他们不屈的气节,激励一切沦陷区人民不做亡国奴。陈垣先生、钱玄同先生是沦陷区的代表。,(

6、三)第三阶段,国统区汇聚了许多逃亡的大学教授,很多大学和研究所也迁到后方。在战时兵荒马乱的形势下,史学界依然坚持学术研究。他们坚信,只要史学存在,就有民族精神在,就能够将侵略者赶出去。 在理论方面,历史理论日益发达。民生史观(孙中山、戴季陶)、文化形态史观(雷海宗、林同济)、生机史观(朱谦之)、英雄史观(刘掞黎、陈诠)、政治史观(周荫棠)、道德史观(谢幼伟)、函变史观(张君劢)等等都纷纷呈现。,(三)第三阶段,马克思主义史学,在经过社会史大论战之后,发展非常迅速,到抗战时期,已经成为最有影响的一支史学队伍。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并没有停止摩擦。政治斗争也反映到史学领域里来,史学界成为政治斗争的重

7、要阵地。,(三)第三阶段,20世纪中国历史学在第三阶段呈现多元化发展势态,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各种史观,在史学领域都有基地。史学理论的繁荣和史学史学科的发展,标志着中国史学近代转型的基本完成。由于战争的原因,史学分成三大区域,各个区域均有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以其完备的理论形态,求真和致用相结合的学风,积极参与抗战和革命斗争,队伍日益壮大,成为迅速壮大的一个学派,为新中国史学发展到更高阶段,奠定了基础。,(四)第四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和前三个阶段相比,时间比较长,但与前五十年的确有了很大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史学居于主导地位,唯物史观成为历史研究的

8、基本指导思想。历史学在学科建设上取得很多成就,在通史、专史的研究和撰写方面也卓有成就。但在发展中也受到很多挫折,特别是政治与学术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一个时期,史学甚至沦为政治的工具。,(四)第四阶段,后五十年,我们也可以把它划分几个小段: 19501966年,即建国后十七年一段; 19661976年,“文革”十年一段; 1976(1978)20世纪末是一段。 (历史主义史学思潮与教条主义史学思潮的矛盾斗争、“文革”十年史学遭到严重破坏、拨乱反正时期的史学、史学理论热和外国史学理论的大量引进、唯物史观与发扬民族特色的结合、跨学科研究和多元化趋势),二、主要史学思潮及代表人物,思潮,顾名思义,就是

9、思想潮流。 史学思潮: 主要是由历史观、史学旨趣、史学方法为核心内容组成的史学倾向。史学思潮的不同,都是相对而言的。,(一)早期新史学思潮,以历史进化论为指导,活跃于20世纪初至辛亥革命。早期新史学思潮在批判传统史学、介绍外国史学、推进中国史学的近代转型方面,有重要的功绩。奠定了20世纪中国历史学发展的基础。整个20世纪的历史学与传统史学相比,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那就是史学的近代化,受西方史学的影响比较大,与西方史学接轨。 代表人物有梁启超、章太炎、夏曾佑、汪荣宝等。 留日学生是主体。,梁启超(18731929),中国史叙论(1901) 新史学(1902)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 势 (1

10、902) 清代学术概论(1920) 中国历史研究法(1922)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1927)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合集,章太炎,章太炎(18691936)中国通史略例,提出要编写一部不同于旧史的新的中国通史,目的是为了“大端令知古今进化之轨”,“振厉士气,令人观感”。反映了他把新史学与社会革命结合起来的主张,也说明他接受了进化史观。 章氏在东京主编民报,同时开办国学讲习会,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很多学生,慕名听他的课,成为他的私淑弟子。这些人回国以后,大都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力量。如康宝忠、朱希祖、沈兼士、马裕藻、黄侃、周树人、周作人、钱玄同、许寿裳等。其中不少人对史学贡献卓著。,鲁迅对章

11、太炎的评价: “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近有文侩,勾结小报,竟也作文奚落先生以自鸣得意,真可谓小人不欲成人以美,而且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了。”“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夏曾佑,夏曾佑(18631924) 著有中国古代史(初名最新历史教科书 中国历史分三册出版,从远古写到隋朝,是一部未完之作。夏氏生前并不为人所重视,在他去世后,梁启超写了一篇纪念文亡友夏穗卿先生,他的业绩和史学成就才被人认识和称赞

12、)。,(二)新历史考据学思潮,以重视治史方法、进化史观和新史料的发现相结合为基本特征,滥觞于20世纪初,在20年代至40年代获得丰硕成果。重考史而轻著史,重方法而轻史观,以学问为目的,为学问而学问。,王国维(18771927),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 殷周制度论 古史新证 观堂集林 王国维遗书,王国维是一个处于新旧之间的史学大师。20世纪初,他曾留学日本,受到了西方史学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影响。早年治物理学、哲学、文学,先后完成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名著,对美学理论多有研究。辛亥革命后,主要精力用在史学,对甲骨文、金文、简牍及古器物的考释做出了巨大贡献,并总结治学方法,形

13、成著名的“古史新证”理论。(也就是二重证据法),郭沫若曾对王国维在甲骨文、金文方面的成就给予很高的称赞。说“那好像一座崔巍的楼阁,在几千年来的旧学的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大抵在目前欲论中国的古学,欲清算中国的古代社会,我们不能不以罗、王二家之业绩为其出发点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自序),由于王国维与清皇朝错综复杂的关系,所以,在“新史学”对封建史学进行猛烈批判时,他保持沉默,没有响应和投身于这股新思潮当中。但他还是受到了影响,并自觉地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来从事研究。甲骨文、金文、简牍是20世纪发现的新材料,而王氏所用的方法又是最新的史学方法,他的学术自然是20世纪的新史学的一个

14、组成部分。他倡导学术的目的是追求真理,并主张学术独立于政治。这样,他既对清皇朝的文化专制主义不满,也不赞同“新史学”把史学作为救世的工具。,陈寅恪(18901969),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讲师李济)1925年归国,受梁启超的推荐而任职。游学多国,能够运用十几种语言(英、法、德、日、希腊、拉丁、突厥语、波斯语、满、蒙、藏、梵、西夏),具有一般人所达不到的语言文字技能。 代表作: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略稿(后改为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元白诗笺证稿 柳如是别传,为人清高、遗民情节。个性骨傲、俊绝。博闻强记,中年目盲,靠记忆和助手创造了非凡的学术业

15、绩。远离政治。强调学术的自由精神。“对于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说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我认为王国维之死,不关与罗振玉之恩怨,不关满清之灭亡,其一死乃以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对科学院的答复)(摘自陈寅恪的最后20年第111页),陈垣(18801971),元西域人华化考 校勘学释例 史讳举例 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 明季滇黔佛教考 清初僧诤记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 通鉴胡注表微。“竭泽而渔”、“史源学”。,朱希祖(18791944),中国史学通论 明季史料题跋 汲冢书考,在北京大学担任史学系系主任约10年。中山大学文史学研究所所长,史学系教

16、授。中央大学史学系主任。 藏书家。 对明史研究造诣很深,尤重南明史。,顾颉刚(18931980),汉代的方士与儒生 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 主编古史辨七册。提出“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说”,古史辨派的旗帜。1934年创办禹贡半月刊,1935年成立禹贡学会,造就了一批历史地理研究人才。,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1913年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入北大国文门,1919年毕业。同年秋,考取山东省官费留学,先后在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学习。1926年底回国,任教于中山大学。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组建历史语言研究所,一直担任史语所所长,直到去世。1948年以后去台湾,任台湾大学校长。 代表作性命古训辩正、大东小东说、周东封与殷遗民等。,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提出历史研究的三个标准: 一、凡能直接研究材料,便进步;凡间接的研 究前人所研究或前人所创造之系统,而不繁丰细密的参考所包含的事实,便退步。 二、凡一种学问能扩张他所研究的材料便进步,不能便退步。 三、凡一种学问能扩充他所研究时应用的工具 的,则进步;不能的,退步。,他在史学理论上有许多名言,如“近代历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