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果汁饮品.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56951289 上传时间:2020-1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奶果汁饮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牛奶果汁饮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牛奶果汁饮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牛奶果汁饮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牛奶果汁饮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奶果汁饮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奶果汁饮品.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案号:36 S2010Q/JMW江西明旺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JMW 001S2010牛奶果汁饮品2010 - XX - XX发布2010 - XX - XX实施江西明旺食品有限公司发布Q/JMW 001S2010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要求14食品添加剂25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26试验方法37检验规则38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5附录A(规范性附录)的检验方法6附录B(规范性附录)的质量要求7附录C(资料性附录)配方和生产工艺8前言本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为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明旺食品有限公司

2、。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洋、张海。8牛奶果汁饮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牛奶果汁饮品的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浓缩果汁(苹果、草莓、菠萝、椰汁、凤梨等)、奶粉为主要原料以白砂糖、水、甜味剂、酸味剂、稳定剂、食用香料等为辅料,经混合、搅拌、均质、杀菌等工艺制成的牛奶果汁饮品。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17-2006 白砂糖G

3、B 2760-200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4789.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 4789.1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 5009.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749-2006

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2143-2008 饮料通用分析方法GB 17325 食品工业用浓缩果蔬汁(浆)卫生标准GB 19297-2003 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GB 1964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JJF 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要求3.1 原、辅料要求3.1.1 浓缩果汁应符合GB 17325的规定。3.1.2 白砂糖应符合GB 317-2006的规定。3.1.3 奶粉应符合GB 19644-2010的规定。3.1.4 饮料用水应

5、符合GB 5749-2006的规定。3.1.5 甜味剂、酸味剂、稳定剂、食用香料 应符合GB 2760-2007的规定。3.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项 目要 求色泽色泽均匀,符合该产品相应的色泽滋味及气味具有该品种应有的滋气味。香气协调、滋味柔和,酸甜适口、无异味组织形态均匀状乳浊液,久置后允许有少量沉淀杂质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3.3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可溶性固形物(20折光计法),%2蛋白质,g/100ml0.2食品添加剂应符合GB 2760-2007规定3.4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微生物指标项 目指 标菌落总数/(cfu/

6、g) 100大肠菌群/(MPN/100g) 5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3.5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3.6 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4 食品添加剂4.1 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4.2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2007的规定。5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 19297-2003规定。6 试验方法6.1 感官6.1.1 气味与滋味 开启包装容器后,立刻嗅其香气,品尝其滋味,检验有无异常气味与滋味。6.1.2 色泽、外观及杂质 将包装容器内的样品摇匀后,倒入无色透明的

7、容器内,置于明亮处,观察其色泽、外观及杂质。6.2 蛋白质按GB 5009.5-2010规定的方法测定。6.3 可溶性固形物按GB/T 12143-2008规定的方法测定。6.4 卫生指标按GB 19297-2003规定的方法测定。6.5 微生物指标6.5.1 菌落总数按GB 4789.2-2010规定的方法测定。6.5.2 大肠菌群按GB 4789.3-2010规定的方法测定。6.5.3 致病菌按GB 4789.4-2010、GB/T 4789.5-2003、GB 4789.10-2010、GB 4789.11-2003规定的方法测定。6.6 净含量按JJF 1070-2005规定的方法测定

8、。7 检验规则7.1 组批同一次投料、同一班次、同一生产线生产的同一规格包装完好的产品为一批。7.2 抽样随机抽取1.5L样品供交收检验,或4L样品供型式检验。每批样品不得少于6个包装。7.3 检验分类7.3.1 出厂检验7.3.1.1 每批产品须经检验,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方可出厂。7.3.1.2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可溶性固形物、微生物、净含量。7.3.2 型式检验7.3.2.1 型式检验为本标准的全项目检验。7.3.2.2 正常情况为每半年进行一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a) 停产3个月以上再恢复生产时;b) 原、辅料来源发生变化时;c) 本次检验结果与上次检验结果发生较大差异时;d

9、) 更换主要生产设备时。7.4 判定规则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应在同一批产品中重新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若仍有一项不符合时,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微生物指标不合格不得复检。7.5 仲裁在保质期内,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经双方协商,可申请相关机构进行仲裁检验。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8.1 标志、标签产品标志、标签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GB/T 191-2008、GB 7718-2004的规定。8.2 包装8.2.1 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软饮料包装标准的规定。8.2.2 包装要求:封口严密,不得透气。8.3 运输8.3.1 运输工具应清洁无污染,且备有防雨、防晒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8.3.2 装卸时应轻放、轻搬,防止包装破损。8.4 贮存仓库必须干燥、清洁,有防潮、防鼠、防尘设施,并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共存放。8.5 保质期本产品保质期为9个月。AA附录A (规范性附录)的检验方法 备注:若某些成分的检测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则企业应该将自行制定的成分检测方法在此进行详细说明)附录B (规范性附录)的质量要求 备注:若某些原辅料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则应该将其应符合的质量要求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在此进行补充说明)附录C (资料性附录)配方和生产工艺C.1 配方C.2 生产工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